第89章 刚吐露悔意

 汉献帝刚吐露悔意,一阵寒冷的气息便席卷而至。</p>

 回头看见魏军目光紧锁他,汉献帝方知周遭已布满了曹操的耳目。</p>

 每一言一行,皆可能上报,此刻不得不谨慎言语,以免惹出更多的祸端。</p>

 在曹操离开皇宫后不久,便将夏侯惇等人招集起来,谋划大规模清肃行动。</p>

 许昌城尚有诸多势力不安分,比如董诚、马腾,他们从未真心归附自己。</p>

 风声传言,他们意图联合皇帝排挤自己,这时清除隐患巩固势力正是当务之急。</p>

 曹操交代夏侯惇:“元让,立刻率军包围董诚、马腾、车文与吕和的府邸,不论男女老幼,全部逮捕!”</p>

 “记住了,一个都不能漏网!”</p>

 夏侯惇接到指令:“遵命!”</p>

 随即领兵而去。</p>

 此时的李瑜专注于矿石开采事宜,因为他深知士兵的铠甲覆盖面直接影响着全军的整体战力。</p>

 日夜督促,一旦所有士兵都装备完毕,便可一举扫平北方领土。</p>

 忙碌于 府和矿场,李瑜亲自监控铠甲建造进度,日夜不停地催促工人加速赶工。</p>

 现在主要问题是解决粮食之后,就只剩下盔甲建设这一关键环节了。</p>

 才刚离开丞相府没多久,李瑜立刻注意到了城内的军队大规模调动,领头的竟是夏侯惇,这令他深感意外。</p>

 因为他认为夏侯惇应当在外领军作战,并且身在邺城。</p>

 李瑜心中暗惊,此事必定非同小可。</p>

 除非有重大突发事件,否则曹操是不会让夏侯惇擅自回到许昌并集结军队的。</p>

 他对未知的情况产生了疑虑,策马上前欲弄清楚原因。</p>

 他急切地质问夏侯惇:“元让,你怎么突然回来?难道有事发生了吗?你还带士兵四处闯荡?”</p>

 夏侯惇十分尊重李瑜,毫不犹豫地说明了原因:“先生,您最近一直专注于盔甲事务,对许城内发生的事或许不太知情。</p>

 传言当前皇上发布了衣带诏,打算对付曹公!我们知道后,曹操立即下达命令,要我们捉拿那些人。”</p>

 听完这些,李瑜沉默片刻,回想历史,他觉得这不大可能发生在这个时间点,因为主角刘备正在远方,京城里的这些兵力难以掀起 澜。</p>

 李瑜追问:“元让,主公让你捉的是哪些人?能不能告诉我名单?”</p>

 夏侯惇想了想,觉得隐瞒已无用,毕竟事情迟早曝光,便坦诚地说出姓名:“有董成、马腾、车文、吕和。”</p>

 李瑜闻言,眉头微蹙,这个名单透露出一些蹊跷。</p>

 董成本是皇后的舅舅,握有朝廷势力,有一定动机干预,但他并非直接关联者。</p>

 马腾、车文和吕和都是边境将领,原本已经投效曹操,此时与朝廷联手似乎不合情理。</p>

 若没有皇帝亲厚的信任,这样做风险极大,对他们自身利益并无明显好处。</p>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李瑜尽管疑惑,但鉴于曹操的命令,他只能叮嘱:“元让,你需要按主公命令抓人,不过,这些人还未证实有罪,切勿轻易动手杀害,要确保带回,直到查清 ,明白吗?”</p>

 虽然不理解为何李瑜这么慎重,但夏侯惇作为武将是接受指令,反正不是全部杀光就行。</p>

 他答应照做,不会滥杀无辜:“放心,先生,我绝不胡来。”</p>

 望着夏侯惇渐渐远去的背影,李瑜眉头紧锁,他感到此事似乎并非寻常,需要设法调查并加以干预。</p>

 旋即他转身吩咐身边的人员。</p>

 “今天我不去矿场了,你们尽快前去,督促他们的工作进度!”</p>

 官员们赶忙点头,不多言,带着人匆忙向矿场驶去。</p>

 回到丞相府的李瑜立即去找曹操,想探明白这背后到底有何玄机。</p>

 面对曹操,他开门见山询问。</p>

 “丞相,何故兵戈扰攘?我听说您打算逮捕董成等人?”</p>

 闻言,曹操一脸无奈,深叹一口气。</p>

 “唉,身处高位,难免树敌。</p>

 当今之帝岂会安心交予吾如此权力,必有反弹。</p>

 若非如此先发制人,岂非显示了我无能?”</p>

 对此,李瑜深知曹操的心态,身为高层,排除异己乃是必然策略。</p>

 但他仍然提出疑问:“您没觉得这件事古怪吗?或许并不全然是必须消灭的目标。”</p>

 曹操怔了一瞬,反问道:“此又有何古怪?他们图谋害我,被我发现后当然予以惩处!”</p>

 李瑜挥了挥手,进一步剖析:“请想想消息来源,似乎来自街头小巷、民间谣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