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梁氏布庄(第2页)

 也就是说你小子是见色起意?

 见了两次就想娶人家,杨正山都不知道该说这小子单纯还是无知了。

 杨正山觉得自己应该亲自去看看那个小姑娘,如果真如他所想的那般,将那个小姑娘娶回家也没有什么。

 想到这,杨正山便让王婆子先回去了,并且表示如果合适的话,会找她做媒人,当然该有的赏钱是不能少的,杨正山拿出了两钱银子作为王婆子跑了好几趟县城的赏钱。

 拿到银子,王婆子脸上的笑容更加慈和了,美滋滋的离开了。

 次日上午。

 杨正山结束晨练之后,便骑着红云去了县城。

 红云是重山关之外的胡马,属于北地的良种,在耐寒上和耐力上都要超过其他品种的马匹,不过它的速度和爆发力要差一些,比不上大荣西域的良种。

 但对杨正山来说,红云存在给他带来了很多方便。

 原本做牛车却县城需要大半个时辰,现在骑马只需要两刻钟就到了。

 而且这还是杨正山马术不熟练的情况,若是杨正山精通马术,大概只需要一刻钟多一点就能跑到县城。

 骑在马背上,感受着迎面吹来的清风,杨正山的心情很不错。

 如今咱也是有车一族了。

 这个宝马可不比那个宝马差多少。

 骑马进城,连看守城门的差役都会多看他一眼。

 进城之后,杨正山找了家客栈,将红云寄放在客栈中。

 城中的客栈也充当着停车场的角色,马、马车都可以停放在客栈中,当然这是要收费的,如果要喂草料的话,还有额外的费用。

 杨正山自然不会吝啬,直接给红云点了一份掺着豆子的大餐。

 安排好红云后,杨正山就闲庭若步的朝着梁氏布庄走去。

 其实他是去过梁氏布庄的,去年入冬前他买的棉布和棉花就是在梁氏布庄买的。

 只是当时他没料到杨明浩这小子会看上人家的闺女,所以他买了东西就走了,根本没有掌柜多聊。

 此时时间尚早,各家店铺刚刚开门营业,没有几个客人。

 梁氏布庄内更是空荡荡的,除了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在拨弄着算盘外,没有其他的声音。

 杨正山走进梁氏布庄内,那中年人都没有发现他。

 “咳咳!!”杨正山轻咳一声。

 梁三爷抬起头来,“客人有什么需要?”

 “我想买一些棉布,不知道你们这里有多少?”杨正山尽量让自己表现的和善一些。

 说不定以后他与这位梁三爷就是亲家了,自然要留下些好印象才行。

 “棉布!”梁三爷诧异的说道:“小店有很多棉布,这些都是棉布,不知道客人要那种?”

 杨正山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随即便上前查看起布料来。

 他真的要买一些布料。

 现在已经入春了,家里也添加一些春夏穿的衣物。

 除此之外,他马上要带人前往重山关,他打算帮那些小伙子也做几身衣物。

 杨家村其他的村民可不像杨家这般富裕,他们的衣服几乎都是带着补丁的,哪怕是过年也舍不得添置一身新衣服。

 这些人既然要跟着他出生入死,他自然要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杨正山在一堆布料中选了三种布料,说道:“这种给我来三匹,这种五匹,这种三匹,有吗?”

 其实杨家还有很多布料,不过都是一些比较贵重的布料,不适合给一群军汉穿。

 梁三爷显然没想到杨正山会买这么多布,又惊又喜的说道:“客人请入后堂稍坐,在下这就去为客人准备。”

 十一匹布可不是一笔小生意。

 一般来说,来布店裁布的客人都是扯个两三米,够做一两身衣服的。

 而一匹布是十三米,杨正山买十一匹布,对梁氏布庄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大买卖了。

 看着梁三爷掀开的门帘,杨正山眼中带着笑意走了进去。

 他的目的就是想去后堂看看,也是想见见那个小娘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