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未名 作品

第52章 先扶贫,再练兵(第2页)

 不过想想这些人经历过逃亡,有亲人遇难或与亲人走散都很正常,杨正山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杨正山快速的将黄册浏览了一遍,又将杨明志和杨明武等人叫了过来。

 “明天伱们将每户的具体情况了解一下,每户有多少人,年龄多大,有没有读过书,习过武,有没有其他特长,比如针线、厨艺、编制等等。”

 “了解的越仔细越好!”

 “喏!”杨明志和杨明武等人齐声应道。

 来到临关堡,杨正山就明白,他要做的不是练兵,而是扶贫。

 本来他以为有周兰给的那十车粮食就足够了,可现在看来他之前想的太简单。

 周兰给他的一群难民,不是一群招募来的兵丁。

 招募来的兵丁,虽然或许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最少也是一群合格的青壮。

 而难民就是难民,对于难民来说,优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吃饱穿暖。

 这个吃饱穿暖不只是要给他们足够的粮食和衣物,还要给他们找到一门可以维持下去的生计。

 让他们拥有可以安稳生活下去的基础,让他们不需再为家人的吃穿担忧,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如此,他们才能接受训练,才能上战场杀敌。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军户,或许可以通过耕种来解决生计的问题,可这里的田地太贫瘠了。

 杨正山可以肯定单靠耕种,临关堡是无法自给自足的。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杨明志和杨明武他们就开始挨家挨户调查去了。

 同时,杨正山带着老李和杨明浩在临关堡里里外外转了好几圈。

 转完之后,杨正山就待在书房中写写画画起来。

 他首先画的是临关堡的规划图。

 临关堡的外墙建造的非常坚固,但是临关堡内的房屋却是这些难民自己修缮的。

 简陋、破败、杂乱无章,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杨正山觉得堡内除了官衙、仓库、粮仓、马圈之类的建筑外,其他的都要推到重建。

 当然,他要建的不是青砖大瓦房,只是土胚房而已。

 基础可以用石块砌筑,墙体可以泥土建造,屋顶可以木材和茅草搭建。

 刚才他已经看过了,这些普遍的材料都可以在临关堡周围就地取材,并不需要花费银钱。

 杨正山花费了一个时辰,将临关堡的规划图画了出来。

 按照他的想法,官衙前面的空地要更大一些,作为兵丁们的训练场。军户们的住房全部建在官衙后面,每户三间正房,四间厢房,形成一个小院子。

 至于官衙前面,除了训练场外,还可以建造一些功能类建筑,比如厨房、餐厅、作坊、铁匠铺等等。

 先把房子建好,以后做什么用,以后再做打算就是了。

 第三天,杨正山就将自己的规划图丢给了杨明志和杨明武两人,让他们领着人开始建造房屋。

 土胚房屋建造起来并不难,以前在杨家村他就见过村里人建房子。

 都不需要雇佣泥瓦工,村里找些青壮劳力,两三天就能建完三间房屋。

 杨正山估计十几天就能将整个临关堡重建一遍。

 十几天,他等得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