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大凌国

 第100章 大凌国

 随后两人下山,回到了临关堡。

 此时的临关堡内很拥挤,临时搭建的帐篷挤满了训练场,屯堡内的羊棚、猪圈,全部腾了出来,安置战马。

 至于猪羊和鸡,能杀的都杀了,不能杀的暂时放在了军户家中。

 “大人,这是屯堡内的粮草和物资情况!”杨承泽找到杨正山,将一份文书递给杨正山。

 杨正山走进书房火炉旁坐下,打开文书扫了一眼。

 “应该能坚持一个月!”

 临关堡原本存储的粮草和物资并不多,不过他们来时也带来了不少粮草和物资,坚持一个月还是没有问题。

 “嗯,另外大人让我挑选的青壮也挑选出来了!”杨承泽又道。

 “有多少人?”

 “一百二十三人!”杨承泽回道。

 临关堡有一百家军户,每家军户都有一个正丁入伍,剩余的人或是耕田,或是在屯堡内做些事情。

 十五岁到四十岁都算是青壮,一百户人家中除去一个壮丁外,再挑选了一个青壮,这并不算是难事。

 “嗯,你去准备一下,若是胡族来袭,他们需要帮我们守城!”杨正山说道。

 既然来到了临关堡,杨正山就要做最坏的打算。

 一旦胡族来袭,那必然不是三五百的兵力,最起码也要上千,甚至是数千。

 也可能更多,不过临关堡就这么大,就算是胡族来的再多,也用不上那么多人。

 随后的几天,胡族派出的斥候越来越多,不少斥候来到了临关堡附近。

 同时关城内派出了不少斥候,双方的斥候在关城的周围不停的碰撞厮杀。

 杨正山也有派出斥候,不过他派出的斥候只围绕在临关堡周围三里之外。

 就他麾下的这两百骑兵,真的是折损不起。

 为了避免出现伤亡,他甚至下令一旦碰到胡骑立即撤退回堡。

 毕竟他派出的斥候和关城斥候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关城斥候的任务的打探敌情,而他的斥候只是为了给屯堡预警而已。

 这天,杨正山正在官衙的书房中查看临关堡周围的地图。

 临关堡距离关城只有十里左右,但从临关堡无法看到关城,因为两者之间有一座山峰阻隔。

 而胡族想要进攻临关堡,也要绕过这座山峰,从正北方过来。

 目前可以确定胡族已经知道临关堡的存在,毕竟对方那么多斥候不是吃素的,应该早就将重山关周围的情况查探清楚了。

 至于他们会不会进攻临关堡,杨正山无法确定。

 临关堡不是一座大城,也没有太多的战略意义,按理说胡族完全可以不用理会。

 但话又说回来,卧榻之处岂容他人安睡?

 胡族大营距离临关堡也不过十余里而已,这么近的距离,胡族大军应该也不会忽视临关堡的存在。

 就在杨正山想着胡族会不会过来的时候,忽听到外面响起了一阵铜锣声。

 铛铛铛的声音急促无比,让杨正山浑身一颤。

 不用想了,胡族来了!

 杨正山快步走出书房,正好迎面碰上了杨承泽。

 “大人,胡贼来了,人数在千人以上!”

 杨正山脸色微沉,“明武!”

 “下官在!”杨明武从旁边的房间内一边跑出来,一边整理着身上的衣甲。

 昨夜他亲自外出巡视,这才刚睡了一个多时辰,就被铜锣声给吵醒了。

 “传令下去,准备守御!”

 杨正山吩咐了一句,便快步朝着屯堡后方的塔楼走去。

 登上塔楼,他就看到北方有一阵烟尘滚动,呼啸的寒风携带着沉重的肃杀之气铺天盖地压了过来。

 于此同时,堡内敲响了急促的竹梆声和铜鼓声,兵丁们纷纷集合,按照之前的安排来到自己负责守护的墙头。

 他们人人神情严肃,等了这么多天,敌人终于来了。

 此战将是一场真正的苦战,是生是死,谁也无法确定。

 不过他们心里并没有惧意,因为他们的防守官大人跟他们在一起。

 特别是临关堡内的兵丁,他们比其他的士卒多了一份守护的责任。

 他们经历过胡骑的屠杀,好不容易得到一处安身之地,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且平静的生活,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再摧毁他们的家园,再伤害他们的家人。

 杨正山站在塔楼上,观察着汹涌而来的胡族大军,他们步骑交加,人数大概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再大军前面还有一队队胡骑已经抵达临关堡附近,他们围绕着临关堡奔驰,不时还停下来叫嚷两句。

 “里面的荣狗听着,识相的话跟进出来投降!”

 “懦弱的荣国人,我们大人已经言明,投降者不杀,可保家人平安!”

 “投降者不杀,可保家人平安!”

 一声声叫喊传到屯堡内,却没有引起任何骚动,所有的士卒都好像没有听到一般,紧紧的盯着那些乱窜的胡骑。

 投降!

 屯堡内的军户都是遭受过胡族迫害的,他们与胡族有着血海深仇。

 至于杨正山带来的兵丁,他们的家人不在这里,若是他们敢投降,他们的家人就会论罪处置,全家人都要跟着丧命。

 再说周围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心思,就算是有一两个畏惧怕死的,也不敢提出来。

 大约过了两刻钟,胡族的大军来到了临关堡外,慢慢集中在屯堡北的一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