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空城计(第2页)

 三月初三,迎河堡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

 杨正山领着官衙内所有官吏亲自扶棺送牺牲的将士入葬。

 迎河堡的墓地在屯堡西面的山坡上,那里背靠青山,面朝大荣万里河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只是这片墓地有些庞大,从山的这一侧一直蔓延至山的另一侧。

 望着数不胜数的坟头,杨正山满心的沉重。

 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这一座小小的屯堡,又埋葬了多少将士?

 葬礼在哀哭中结束,而迎河堡也在悲哀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胡族主力大军溃败,重山关内的镇标五营也就腾出手来清理入境的胡骑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关城内捷报连连,入境的胡骑不是被围剿,就是被驱赶出境。

 重山镇的百姓们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战乱后,终于再次得到了以往的安宁。

 此战,胡族已是伤筋动骨,虽然还保留了一些实力,但最少三年内,他们都无法侵扰大荣边境。

 战争结束,忙碌的春耕随即而来。

 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的百姓和军户们不得不拿起农具开始耕种。

 而杨正山也陷入了忙碌之中,一边组织军户们春耕,一边计划着重新从军户中抽丁入伍。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缺额的兵员必须得到补充,而补充上来的兵丁还要接受训练。

 他们还要继续守护大荣的边境线,还要为大荣百姓的安危做出牺牲。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间春耕已经结束。

 重山镇也迎来了最好的时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青山绿水盖在了荒凉的大地上。

 这天杨正山将官衙的公务处理完,就来到了养马场。

 养马场可是他杨家最重要的产业,杨家未来能不能发家致富,全在养马场身上。

 “小的拜见大人,拜见大爷,拜见姜四爷!”

 他们刚进入马场,马三就迎了上来。

 大人说的自然是杨正山,大爷指的是杨明诚,而姜四爷是指姜贺。

 没错,姜贺也升级为爷了!

 战争结束之后,姜贺就协助杨明诚打理杨家的产业,他之前来过很多次养马场,马三已经对他很熟悉了。

 “走,带我去看看刚出生的小马驹!”杨正山直接朝着马厩走去。

 春暖花开,马三也不再将马圈在马厩中,马场内的伙计会带着马匹出去遛弯。

 此时马厩中的马匹都是小马驹,还有一匹是两天前刚刚出生的。

 去年买马时,杨明诚就在马三的建议下买了一匹有孕的母马。

 现在养马场有母马十匹,三年的小马驹六匹,两年的小马驹八匹,以及十匹刚刚成年没多久的劣马。

 走入马厩,杨正山来到刚出生的小马驹面前,问道:“它的情况如何?”

 小马驹跟在母马身边,见到杨正山进入马圈,有些不安的向母马身上靠了靠。

 “很健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它可以成为一匹优秀的战马!”马三望着小马驹的眼神十分的温柔,就跟老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

 作为一个马倌,马三是真的喜欢马。

 他对马的照料可谓是关怀备至,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要用心。

 杨正山侧头观察了一下小马驹,见它确实很精神,也就放下心来了。

 这可是养马场第一个出生的小马驹,他自然希望这匹小马驹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然后给他换银子。

 比起马三来,杨正山对马的态度就有些不良善了。

 他养马就是为了赚钱,除了红云外,他对其他的马都没有太多的感情。

 随后杨正山又看了看其他的马驹,顺便还在马场内转了转。

 当然,他不是闲得无聊瞎转悠,他趁机洒了不少灵泉水。

 甚至他还在马场的草地上洒了一些灵泉水,青草吸收了灵泉水会长得格外的茂盛,同时也会拥有灵泉水一部分功效。

 马在吃了青草之后,也会得到灵泉水的滋养。

 不过马场的面积不小,杨正山只是洋洋洒洒的洒了两三碗灵泉水而已。

 “这三匹小马给我带回去!”

 临走时,杨正山还带走了三匹三年的小马驹。

 这是他为杨云雪、王云巧和林展准备的。

 今年杨云雪已经十二岁了,王云巧和林展也已经是十一岁了,他们可以学习骑术了。

 “以后你抽空教一下云雪他们骑术!”

 回去的路上,杨正山对杨明诚说道。

 “爹,你就放心吧,我会好好教他们的!”杨明诚老实的说道。

 杨正山点点头,又对姜贺说道:“云烟也要学骑马,到时候你教她!”

 姜贺的骑术是刚学的,也是杨明诚教的,

 “好的,爹!”姜贺有些腼腆的说道。

 小伙子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依然还是个腼腆的小年轻。

 特别是面对杨正山上,老实的有些过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