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缺银子了

 第158章 缺银子了

 想到银钱,杨正山又感到有些头疼。

 这银子还是不禁花啊。

 这段时间杨家的花费可不少,买了那么多下人,每个月要给下人发放月钱,再加上过年送了那么多节礼出去,杨正山手里的银子已经不多了。

 卖店铺倒是能赚几千两银子,可是以后花银子的地方会更多。

 家里的日常花费,孩子们上学或请老师,最最重要的他要娶郁青衣,这彩礼也是要给的。

 其实相比于其他的官员家族,杨家的花费已经算是少的了,最起码杨家的花销都是必要的花销,没有铺张浪费的地方。

 而其他官员呢,吃顿饭就要几两银子,喝瓶酒就要十几两,后院时不时办个茶会、花会什么的,几百几千两就砸进去了。

 官员之间的交际,官员家眷之间的交际,这些都要花费大把的银子。

 杨正山除了送点节礼外,跟其他官员几乎没有交际可言,而杨家内眷更是不参与那些聚会。

 其实来到安源城之后,也有官眷邀请过王氏参加聚会,什么赏梅、赏画、品茶之类的,给王氏发了不少帖子。

 也不怪那些官员总想着贪污受贿,不贪如何维持奢侈的生活,如何能维护自己的面子?

 杨家以后想要过的滋润些,就要多购置产业,多积攒家底。

 知州和守备为一城之文武主官,知州负责民政,守备负责城防,两方有很多公务都会有所联系。

 然而王氏哪里等这些玩意,在她眼里这梅花还不如一棵菠菜好吃,至于画,呵呵哒,她会等才是怪事。

 这也是杨正山对马场如此上心的原因。

 官员之间的交际是不可或缺的,而官眷之间的交际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此,杨正山也是感到非常头疼。

 一旦交际多了,那银子就会花费的更多。

 安源城知州参与了走私案,肯定是做不长了,杨正山可以不理这一任知州,可下一任呢?

 在大荣,没有以文御武的说法,但有以武卫文的说法。

 可是以后呢?

 他不可能一直避着。

 所以王氏很抗拒这些东西,生怕自己去了给杨正山丢人。

 而来到安源城之后,城内有不少官员,按理说杨正山应该主动跟官员们交际一下,只是因为走私案的原因,杨正山一直避着城内的官员。

 可是不去似乎也不好,王氏经常为此感到纠结。

 很多时候守备衙门都要配合知州衙门行事,比如缉盗,维护治安等等。

 以前在迎河堡,杨正山不需要在意这些,因为他们身边也没有什么官员可以交际。

 今日看杨明诚把马场打理的有条不紊,杨正山也就放下心来了。

 如今已经是三月中旬,天气已经回暖,军户们已经开始下地翻地。

 杨正山早晚都要走进官员的交际圈子,而杨家众人也会走进官眷的交际圈子。

 对于这些官员,杨正山自然是避之远之。

 知州,兵备道都有邀请过他,都让他拒绝了。

 又对杨明诚交代了几句,杨正山便骑马带着十几个亲随离开了马场,朝着安源城奔驰而去。

 沿路路过的屯堡周围,可以看到很多身影正在田地里忙活。

 就在杨正山赶回安源城的时候,安源城内福安街上,杨云雪和王云巧两个小姑娘正带着丫鬟婆子在街上逛街。

 其实,杨云雪和王云巧是很少出门的,每個月顶多出来个一两次。

 小姑娘对逛街还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小姑娘也需要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珠花、头饰等等。

 今日天气正好,杨云雪就拉着王云巧出来逛街了。

 两人一家店铺一家店铺逛着,时不时会买一些精致的小玩意。

 当然,贵重的她们是买不起的,杨正山虽然大方,但也没有大方到给两个小姑娘几十两上百两银子的地步。

 杨云雪的小荷包里只有十几两银子而已,这已经是她全部的积蓄了。

 王云巧要少一些,倒不是杨正山偏心,其实杨正山给她们的压岁钱或其他的,都是一样的,只是王云巧会时不时的给弟弟王明哲买些东西,所以花销要比杨云雪多一些。

 “云巧,云巧,你看,这个小木雕好漂亮啊!”

 杨云雪站在一个木雕摊子前,拿着一个用木头雕刻的小马驹说道。

 小马驹雕刻的栩栩如生,就连一双大眼睛都带着几分灵动的神韵。

 “是很漂亮!”王云巧走上前,也是非常喜欢的说道。

 “老人家,这木雕多少钱?”杨云雪向摊位后面的老人问道。

 老人咧嘴笑起,说道:“这位小姐,这些木雕都是二百文一个!”

 这些木雕都是用普通木材雕刻的,算不上贵重之物,不过这位老人的手艺很不错,雕出来的东西都是活灵活现的。

 但这价格还是高了一些,一般百姓可买不起这样的木雕。

 杨云雪歪头看着老人,“五十文卖不卖?”

 “哎呀,小姐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就不要为难我这个老汉儿了,小本买卖真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