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祝寿,谬赞(第2页)

 她们是来祝寿的,来了之后自然要先向侯夫人祝寿。

 很快她们就进了正堂,堂内侯夫人坐在主位上,两侧还有不少夫人和小姐坐着,这些人应该都是贵客,不然可没资格留在这里。

 “安源城守备之妻郁氏祝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郁青衣进入堂中,福身行礼,说了一句很常见的祝寿语。

 按照她的想法她们进来就是走个过场,说句吉利话就可以离开了。

 然后在院子里等到开宴,吃了宴就可以回去了。

 可她没想到侯夫人见到之后,居然笑道:“你就是杨夫人啊!呵呵,来来,过来这边坐!”

 郁青衣是真的没有料到侯夫人会留她坐下。

 不只是她没料到,连堂内的其他人也没有想到。

 郁青衣进来的时候,堂内的其他人根本没有在意,该闲聊的还是闲聊,甚至大部分都没有抬眼看郁青衣一眼。

 这也正常,毕竟越是后边进来的就代表着身份越低。

 郁青衣愣了一下,连忙走上前,在侯夫人的下首坐下。

 “谢老夫人!”

 杨云烟三女则站在她的身后,默不作声。

 侯夫人今天是五十大寿,看她的面相其实并不老,面容红润,目光清明,除了眼角的鱼尾纹外,一点也不显年纪。

 不过她的装扮就显得有些老气了,头戴抹额,身穿藏青色背子,打扮的跟个老太太似的。

 其实在这里五十岁已经算是老太太了。

 杨正山四十岁都能自称老夫了,更何况五十岁。

 “杨大人近来可好?”侯夫人很亲切的拉着郁青衣的手,轻声询问道。

 郁青衣心里有些莫名其妙,她记得杨正山说过自家跟侯府没有太多的交际才对,可为何侯夫人会表现的如此亲近?

 “老爷近来一切都好,倒是劳烦老夫人挂心了!”郁青衣也不知道该说是什么,只能客套道。

 然而侯夫人却轻笑起来,“不是我挂心,是侯爷挂心。”

 “这两年侯爷是经常提起杨大人,说杨大人有领兵之能,有经世之才,侯爷可是很看重杨大人的!”

 郁青衣听了这话,心里忍不住颤颤。

 这是什么意思?

 夸奖?

 听起来是夸奖,但怎么有点捧杀的意思?

 什么样的人有领兵只能,那最少也是个将军吧,显然杨正山还达不到这样的级别。

 什么样的人有经世之才,这治国安民的才能更不能用在杨正山身上,杨正山是武官,领兵打仗还能说得过去,这治国安民就不是杨正山该操心的。

 这样的夸奖在郁青衣耳中显得有些过了,这倒不是郁青衣觉得杨正山没有这样的能力,只是这些夸奖不适合用在杨正山身上。

 “侯爷谬赞了,侯爷才是真正的将帅,我家老爷可担当不起侯爷的盛赞!”郁青衣斟酌着说道。

 侯夫人笑容满面,她没有在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抬起头来看向站在郁青衣身后的杨云雪。

 “你就是云雪吧!”

 杨云雪一愣,连忙施礼,“回老夫人,小女子正是杨云雪!”

 “果然长得周正!”侯夫人满意的点点头。

 杨云雪这时也没有之前的从容和随意,满心紧张的绷着身子,大气都不敢出。

 而堂内其他人则纷纷的看向她,那些眼光中似乎还带着别样的意味。

 “呵呵,周正是周正,就是出身差了点!”

 就在这时,突然有个夫人插嘴道。

 郁青衣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夫人,她自然不认识这位夫人,也不明白这位夫人为何要提出身。

 杨家出身于农户,在这里应该是出身最低的。

 这位夫人的话明显是带着贬低杨云雪的意思。

 郁青衣微微蹙眉,心里有些不悦,但她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

 毕竟这里是侯府,不是她能随便乱来的地方。

 而且她也不想给杨正山惹麻烦,能忍一下就先忍忍吧。

 侯夫人似乎也有些不满,她瞥了一眼那夫人,声音冷硬的说道:“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杨家出身于农户,这出身怎么就低了?”

 “你们正阳伯府百年前不也是农户吗?你们家老爷子当年还在乡下过了十多年呢!你怎么不说你家老爷子出身低!”

 她这话说的是一点也不留情,一点也不给正阳伯府留颜面。

 不过她这话说的一点也没有毛病,论出身,这里谁比得上常平侯府,第一代常平侯府可是开国功臣,至今已经传承了三百多年。

 而在成为开国功臣之前,梁家也是武道世家。

 相比之下,整个大荣所有勋贵其实都是最近一两百年内崛起的,最早的那一批勋贵不是没落断了传承,就是因过被夺了爵位。

 所以别再常平侯府谈出身,谈底蕴,谈传承,因为真的没得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