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面者也 作品

第120章 宣泄讽刺(第2页)

 再加上极致的单一色彩对比,这种感觉更像是杂糅了各种风格后融汇而成的新方向。

 也正因此,才会引起好莱坞的小范围瞩目,在《好莱坞报道》发表了文章后,更多的媒体开始重视起这首mv,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同时,乐坛这边也被这首歌搅成了一潭浑水,一方面是唐德的新mv确实足够好,另一方则是这首歌的听感也确实有够糟糕。

 很多乐评人都对此表示歌和mv不能放在一起,应该分开看,歌曲本身的制作与风格确实难以令人接受。

 但更激进的话他们骂不出来了,因为歌手雷蒙已经死了,还是意外惨死,难道还要将其立起来当靶子鞭尸吗?

 就算是乐坛小报也干不出这种事情,于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在所有报纸上,大家都只讨论mv的话题,似乎无人关心这首歌究竟好不好听。

 比如公告牌音乐就发布的,对这首歌的评论,标题便叫做《讽刺之名,宣泄之作!》。

 “如果说2003年开局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一定是mtv大奖获得者唐,拍摄了一部将所有‘评委’都杀死的新mv。这可真疯狂,有许多报纸说唐和这首歌名一样,目空一切,是在挑战所有乐评人及评审的底线,是获奖后的飘飘然,但笔者看来却不仅如此。

 “因为从这首mv的种种细节中,可以发现这绝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对反对者评委屠杀,反而更多是讽刺了乐坛现在的怪相:新歌手永远伴随着毫无意义的充满揣测和俯视的争议。

 “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来一一解构片中的元素。第一个当然是颁奖舞台,几个小丑登场,很显然就是在说那些评论家们。而随着幕布拉开,我们能看到黑压压的法庭,杰西卡站在受审席上。

 “这代表什么?代表所谓的颁奖舞台给大众展示的就是一场审判,它已经脱离了原本的颁奖语境,反而变成了众人对新生代的围攻。而那些小丑们摇身一变也成了大法官,却不身穿黑袍,反而身穿红袍,说明他们的本心只想变红,至于审判的真相并不重要。

 “之后是审判,把杰西卡的衣服扒光,我们能看到没有人实施了这个动作,这代表法官们只是用‘嘴’就完成了,这很好理解,因为各种评论家们就是靠嘴巴和文章完成了对新生代新风格歌手的围猎。

 “接着是打戏,突破监狱的墙面,当杰西卡来到空手道场后,那群法官们正席地而坐,人群中央还摆着各种名单与头像,就像是通缉单。那些人代表了他们的目标,这也间接证明了我说的,这就是一群以讽刺新风格新生代为生的评论家们。

 “再之后便是酣畅淋漓的打戏,杀戮。那些红袍家伙喷出绿色的血,显然,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人,他们只是一个个怪物。直到杰西卡宰掉这些怪物,砸碎他们的审判席,也可以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平台,毁掉这个滑稽的颁奖舞台,整首mv才落下帷幕。

 “看完整首mv,虽然雷蒙的歌声,说实话并不悦耳,但歌词和mv结合的十分棒,哪怕其中充斥着各种脏话,少儿不宜的黄色笑话。可这就是新生代的态度,就像埃米纳姆,从出道以来他就一直在承受批评,事实上,批评他甚至成为了乐坛的某种正确。

 “因为某些评论家很怕,很怕这种新形式的歌曲,会颠覆自己的审美与认知还有地位。为了守护旧有的秩序,他们就必须要拼命的打压新风格,直到新风格成为大众的选择,新评委替换掉旧评委,再进行新一轮的轮回。

 “所以唐的这首mv我可以给到满分,至于今年的mtv大奖,说实话,如果不给到这首歌,反而更加有趣,因为这证明它成功的讽刺了一切。”

 这篇文章发布后,公告牌音乐杂志销量节节攀升,乐评人们似乎发现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mv,于是纷纷下场,讽刺起那些自命清高看不起一切的旧评论家们。

 而读者也是真支持,但凡有这样言论的报纸统统销量增加,让他们喜笑颜开。

 乐坛内的歌手们也一个个表示支持,尤其是说唱歌手们,jay-z、nelly等人都发表了自己对这首歌评价。

 他们一致不评论歌曲本身,只评价歌词与mv,唯有埃米纳姆表示遗憾,说如果雷蒙没有死的话,或许可以合作一首歌。

 当然,是雷蒙作词,埃米纳姆演唱的那种。

 所有人都在缅怀雷蒙,那些人甚至重新去雷蒙的墓碑前吊唁,在一片对雷蒙的深切怀念中,只有迪伦。

 他的肺都已经快要气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