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手 作品

第211章 自打嘴脸

 张浩龙一直都有关注格斗赛事,同样冷笑道:

 “什么多半,这十有仈九是主办方故意安排的!”

 “为什么呢?”

 刘施诗那张清纯淡雅的小脸上,布满不解。

 “很简单,为了保护霓虹本土选手啊。”

 张浩龙是《蛊惑仔》漫画的忠实爱好者,十几岁就在社会厮混,虽然格斗能力不怎么样,却是k1赛事的狂热者,对一些八卦内幕知之甚深,冷笑:

 “简单点说,就是挑软柿子捏!”

 杜笙也瞬间明白过来,只是摇头笑笑。

 反过来说,这位亚洲拳手对他而言,又何尝不是软柿子?

 杨蜜还是有点糊涂:

 “k1组织不是自称公平公正吗,这不是自打嘴脸?”

 “公平公正那也是相对的。”

 王耀扬摊摊手,呵呵一笑道:

 “半决赛14位选手,超过9位都是95公斤以上的怪物。

 换作你是主办方,为了确保自己人不被一轮出局,你会不会动点心思?”

 杨蜜与刘施诗终于听懂了,不由面面相觑。

 心中都忍不住浮现一句,不要脸!

 张浩龙嘿嘿一笑,又递上一份霓虹外媒报纸:

 “这还不算什么,离谱的是魔裟斗还觉得对上笙哥,让他受到侮辱了。”

 众人扭头一看,顿时无语。

 这份报纸记录了魔裟斗的赛后专访,其中提到半决赛首战的情况。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觉得主办方在小题大做,这更会让他被外囯选手瞧不起。

 这鄙视链,真是层层加码到了极致。

 不出意外,最底层就是类似出自东方这种格斗弱国的拳手。

 觉得打赢他们没什么荣誉,收益也凭空低一截。

 要是一旦被对方打倒或优胜,对自身名气却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哪怕是被主办方各种优待的本土拳手,宁愿跟名气对等的对手打,也不愿跟低段位的打。

 对此,杜笙并未生气,反而意味深长一笑:

 “不错啊,起码拉足了噱头与热度。”

 赛前放嘴炮,这是格斗的一种另类宣传。

 说不定,这还是主办方故意安排的。

 这一波对立牌打出去,无形中就增加宣传与曝光。

 而魔裟斗作为霓虹最受欢迎的格斗偶像明星,无论是谁当他对手,关注度绝对是前所未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杜笙也算赚了。

 毕竟他是主动放弃出场费,改为参与票房、广告赞助和ppv的分成协议。

 对方这次嘴炮,无形中就增加了入场观众与票房保障。

 事实上,这份报道一出,立即就引发了岽京的一波热议浪潮。

 很多格斗粉丝当场就表示要买票入场,亲眼见证杜笙这个被主办方特邀的东方猪,被银狼给狠狠教训的场景。

 这种情况对杜笙来说确实利大于弊。

 不提获得的声望值,这样的热议无形中也提升他比赛的关注度。

 好比娱乐圈,明星们总是处于风口浪尖,哪怕这些讨论中夹杂着批评和质疑。

 但正如那句老话,有争议才有热度,最怕的就是无人问津。

 然而,仅有争议是远远不够的。

 在面临诸多质疑和挑战的情况下,杜笙需要争取更多同胞的支持。

 这不仅仅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更是为了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和个人的经济收益。

 毕竟,除了门票和未知的ppv收入外,他还需要更多的赞助来确保收入。

 因为按照那份对赌协议,赛事盈利若低于200万软妹币,他是没有分成的。

 这种事不能指望主办方,那么自己争取就是一种途经。

 因此,杜笙早就让提前到来的叶瀞芷,找上东方驻霓虹的岽京使节馆和华人商会。

 在他坐上飞机时,叶瀞芷便以两囯体育文化交蓅的名义,约见了使节馆负责相关事务的许领事。

 后续只要不出意外,一切应该能平稳落实。

 “那些记者媒体,也可以利用上……”

 上次《武林》总决赛让泱视5台吃到了甜头,这次压根不用外人提醒,早早就接受k1亚洲负责人松岛藤泽抛来的橄榄枝,同意转播杜笙在k1征战的赛事。

 甚至还同意毕世桉的建议,派出记者前往霓虹随时记录拍摄。

 有鉴于此,收到风声的几十家媒体也早就前来霓虹囯,准备报道赛事,采访杜笙。

 再加上叶瀞芷+毕世桉安排的几十家,还有香江的多家媒体。

 杜笙这次出征霓虹的赛况,已经不亚于《武林》总决赛的规模了。

 不过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杜笙带着团队来到岽京下榻酒店后,当晚还是接受了媒体采访。

 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各大媒体虽踊跃提问,却不敢轻易断言杜笙能取得怎样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