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审问向芸湘(3)(第2页)

 婆子喘匀了一口气,把她打听到的又说了一遍。 

 向氏听后,脸上的表情凝滞了许久,对婆子打听的事情不置可否。 

 半晌后,她方缓缓松开捏着佛珠的手指,僵硬地放下手里佛珠,神色凝重地起身坐到桌前,拿起笔,沾墨,提起写信,手微微有些抖动。 

 信是写给恒王妃的。 

 恒王妃是大嫂护国公夫人的嫡长女。 

 她写信给恒王妃是有用意的。 

 她将儿子封望泽是护国公的亲生儿子,是恒王妃同父异母的弟弟,以及向芸湘是封望泽是心爱之人,毫无保留一股脑都告诉恒王妃。 

 然后她才写道,向芸湘和她的大哥现下落难,求恒王妃出手去府衙救一救他们。 

 只要把人救回来,是打,是骂,是罚,是卖,听凭恒王妃发落。 

 她只盼望着,整个向家不会受到牵连。 

 向氏写好信,在信的末尾,她又加了一句。 

 “恒王妃以后在恒王府的荣辱,皆系在封望泽一人身上。” 

 向氏面色镇定地合上信。 

 命婆子将手里的信笺以儿子封望泽的名义火速送去恒王府,亲自交到恒王妃的手中。 

 现在,能救侄子和侄女之人,只有恒王妃。 

 莫名的,她便信了陷害李大人之事定是侄子和侄女能干得出来的事情。 

 从小就能看出来,她的这一对侄子和侄女野心极大,时刻不忘往上爬。 

 向氏并没有在信上写明儿子封望泽从边关回来后将要兼祧三房,因为她知道,恒王妃如果打算出手救侄子和侄女,必定会先去护国公府了解一番详情,不会贸贸然出手救人。 

 到了那时,很多事情,恒王妃都将知晓,根本不用她在信中写明。 

 且她认为,大嫂可能已经知道儿子望泽的身世。 

 且她隐隐觉得,是大嫂在背后教唆儿媳妇楼氏同儿子和离的。 

 这封信,明面上是求恒王妃救向芸湘和她的大哥。 

 其实,更深层次的用意是求恒王妃想法子保护望泽,不让大嫂做出对儿子不利的事情来。 

 大嫂的两个嫡子先后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护国公瘫痪,以后的护国公府只能靠望泽延续香火,大嫂知道望泽的身世,必定不甘心望泽兼祧国公府,一定会有所动作。 

 可是,她能断定恒王妃在知晓望泽的身世,权衡其中的利弊之后,一定会选择站在儿子望泽这一边,护着望泽。 

 因此,恒王妃到时候一定会出面,不管恒王妃是出现在大嫂的面前,还是去官府救侄子和侄女,对望泽,对向家都是有利的。 

 半日后,恒王妃收到了以封望泽的名义送来的信,看过后,她呆坐良久。 

 思索一会儿之后,她决定去官府走一趟,但是在这之前,她要先回一趟娘家。 

 她要去确认一下信中写的情况是否属实? 

 堂弟封望泽怎么会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 

 父亲与三婶怎么可能是那种关系? 

 如果情况属实,母亲该有多心痛。 

 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自从两个弟弟战死后,护国公府便后继无人,她这个王妃没有母族兄弟的扶持,迟早要完。 

 还真就像信中所写的那样,她这个王妃的荣辱以后都系在封望泽的身上,不管封望泽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还是她的堂弟,皆是如此。 

 只不过,望泽是她的同父异母的亲弟弟的话,两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牢固一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