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欣长伟岸的身影(第2页)

 没有寻到有经验的工匠,楼苏叶也不恼,拿着铺子的地契高兴地回家。 

 楼毅骁却带回来好消息,他找到了两位符合妹妹要求的工匠,等休沐那日再把工匠带回来。 

 这下,楼苏叶就更开心了。 

 歇息一晚。 

 一夜无梦。 

 第二天,楼苏叶和孟冬带着昨日取回来的两块匾额去庄子上,马车上,楼苏叶事先放了一个空背篓。 

 马车路过采薇庄子,楼苏叶将采薇庄子的匾额交给吴林,让他寻一个黄道吉日把匾额挂上去,然后马不停蹄地去与秋庄子。 

 到了与秋庄子,她让孟冬先把匾额拿进去,马车上只剩她一人后,方从空间取出足够数量的葡萄放在背篓里面,这才下了马车。 

 李庄头见主子来了,忙迎了上去,楼苏叶让他去马车上取葡萄,那些葡萄是用来做种子的,李庄头得了吩咐后拎着背篓去办事。 

 正事办完,楼苏叶不紧不慢地朝地里走去,远远地就见地里有忙碌的身影,走近后见地里劳作的人正在育苗,育西瓜苗。 

 她转身,去演武场。 

 演武场这边的人更多,众人正在忙着挖地基,建造工坊、库房和工舍。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楼苏叶的日子过得很充实,也很忙碌,看在楼家人的眼里,以为楼苏叶买庄子买铺子,只是想让自己充分忙碌起来,麻痹自己,不去想让她伤心难过的事情,彻底忘了封望泽。 

 这样也好,忙一些,她就没有时间想七想八,伤春悲秋。 

 所以,楼家人都无比支持楼苏叶。 

 日子一晃而过,又到了休沐日。 

 楼毅骁将两名工匠带了回来,楼苏叶把他们暂时安置在天机阁。 

 天机阁的匾额几天前就做好了,取回来之后楼苏叶就命人把匾额挂了上去,因为那天正好是黄道吉日。 

 择日不如撞日。 

 天机阁就这样开门营业了。 

 没有放鞭炮,没有请贵宾捧场,只应景地挂上了喜庆的红绸,她不想在这个时候过于高调。 

 因为,接下来天机阁中即将售卖的东西注定会高调,会张扬,甚至一鸣惊人。 

 坐在天机阁的二楼,窗棂大开,只一转头,就能看到窗外的街景,但是,楼苏叶的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楼毅骁带来的两名工匠。 

 这两名工匠,年纪大一些的是铁匠林老汉,年纪轻一些的是木匠曹老六。 

 林老汉五十岁上下的年纪,面庞黝黑,一脸的褶子,特别显老,不过,他的一双眼睛十分敞亮。 

 林老汉是一名老兵,当了二十多年的兵,中途曾经回过一次家,回家后发现,他的媳妇已经死了,是被他大哥大嫂一家磋磨死的。 

 他听乡亲们说,自他替兄长服兵役离家后,家中的重活脏活累活都落到他媳妇的身上,他的媳妇就是这样被生生磋磨死的。 

 他的大哥,看到离家十多年的弟弟居然回来了,且穿着一身破衣烂衫,就知道弟弟没有混出一个人样来。 

 他自己儿孙满堂,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想多养一个离家多年不能再干重活累活的弟弟,对他这个弟弟是无比嫌弃。 

 林老汉看透了大哥大嫂对他的鄙夷厌恶的嘴脸,父母双亲都已老去,家乡没有自己惦念的人,他又只身回了军营,回军营继续打铁,从此心里再没有家人。 

 曹老六看上去比林老汉年轻十岁,他的遭遇却比林老汉的还要凄惨。 

 曹老六替父从军后,他的父亲和弟妹便陆续病死,家中仅有的田产和破屋子也陆续被贱卖,他没了家人,无家可归,只能留在军营打杂,好在他有一门好手艺,有留在军营的资格。 

 如今两人确实老了,重活干不动,想要一直留在军营是不可能的,军营不会给他们养老,听说有人招积年的老工匠,他们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