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不追穷寇(第2页)

 经过长时间的撤退,曹操一行终于逃出晋阳郡,来到了开阔的野外。</p>

 确定周围安全后,曹操命令士兵暂时休息,然后作为主帅鼓舞士气:</p>

 “兄弟们,你们跟随我多年,眼看就要一统江山,却因我的失误导致连番惨败。</p>

 这一路上你们辛苦了,如果有人想现在离开,我绝不阻拦!</p>

 但如果你们信任我曹操,请留下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扭转乾坤,绝地反击,天下依然是我们的!”</p>

 面对曹操的讲话,周围的士兵虽沉默,却没有一个人提出离开。他们的生命早已与曹家、与曹操紧密相连。</p>

 只是在沉默中,许多士兵流下了眼泪,不是因为恐惧失败或死亡,而是为那些在晋阳郡为他们撤退牺牲的战友感到心痛。曹操看到士兵们的举动,深受感动,但他没有表露出来,因为他是一军之主......</p>

 作为领袖,就得担起领袖的责任,特别是曹操这样的大人物。曹操能在早期夺取大半个江山,全凭他的强硬手腕和坚韧精神。</p>

 即使经历了连串的挫败,他也没想过放弃。他看着于禁、高典等人为保他撤退英勇赴死,他也没有过多表现出悲痛的情绪。</p>

 因此,此刻他的眼神依旧坚定,因为这种坚定能带给手下士兵必胜的信心。</p>

 晋阳郡里,战争已结束。于禁、高典和他们的数万名士兵都站在广场中央。尽管最后只剩下几百名曹军士兵,姜维看不过这些年轻生命就这么消逝,于是极力劝说他们投降。</p>

 然而,不论姜维如何苦口婆心,也不管高远给出了多么优厚的条件,直至最后一刻,没有一个士兵愿意投降。</p>

 清理战场时,高远向姜维提议厚葬所有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双方士兵。接着,他下令全军暂时在晋阳休整,等待下一步的战斗计划。</p>

 就在这时,张飞、关羽等人找到高远,询问是否派兵追击刚刚战败的曹操。然而,高远摇头表示,现在的曹操已走投无路,人处在绝境时往往会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此时追击可能无法取得显着战果,反而可能导致己方重大损失。高远虽喜欢冒险,但不划算的事,他从不做。</p>

 就在这时,前方侦查的士兵带回了消息:“报告陛下,曹操已带领残部逃往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