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如初 作品

第74章 第 74 章(第2页)


 “这么急?”


 “嗯。”


 “也罢,”萧韫吩咐人去备马车:“我一会得闲,送你过去。”


 “不用,”阿圆现在有点怕跟他走得近,说:“我自己回就行,免得劳烦沈哥哥来回跑一趟。”


 萧韫似笑非笑打量她,也清楚这种事急不得,需给她时间慢慢考虑。


 少顷,他说:“好,我让人送你。”


 .


 回到梨花巷时已是酉时三刻,褚家夫妻俩正在吃晚饭,听见小厮说女儿回来了,褚大人撂下筷子亲自出来相迎。


 “阿圆回来啦?”他乐呵呵地:“吃饭了没?”


 “还没呢,爹爹吃过了?”


 “我跟你娘正在吃,”褚大人帮女儿接过书箱,往饭厅走:“正好,给你添副碗筷,一起吃。”


 褚夫人听了,吩咐婆子去厨房再添两个菜上来。


 “不是说学业忙吗?”她问:“怎么又突然回来了?”


 “我想爹爹和阿娘了。”


 这话阿圆小时候经常说,但长大后就羞于说出口了。褚家夫妻俩也许久没听过这话,今日见女儿又变成了那个爱撒娇黏人的小姑娘,心里跟吃了蜜似的。


 褚大人顿时就开口道:“别让厨房做了,阿圆不是喜欢吃悦丰楼的水晶蹄子吗?使点银子去买回来。”


 这回褚夫人也不吝啬,当即掏了银钱给婆子让她出去买。二两银子一斤的水晶蹄,不打盹地说:“去称一斤来。”


 婆子拿着钱赶紧去了。


 .


 吃过饭后,小厮来喊褚大人去查看后院屋顶漏雨的情况,阿圆便坐着跟母亲喝茶。


 母女俩聊了会书院生活,然后阿圆停下来。她心里还想着件事呢,此次回家就是为的这个。


 斟酌片刻,她委婉问:“阿娘,我不日就要结业了,往后怎么打算?”


 对于两个女儿,褚夫人早就打算好了。她说:“你姐姐如今在大理寺当值,倒是有好几家想讨她做儿媳妇,不过她死活不肯相看人家,我拿她实在没法子,你可不能学她那样。”


 褚夫人说:“娘已经物色了几个不错的后生,人才极好,家里后宅也清净。回头让你们相看相看,若是合意,就先定下来。”


 “也不急着出嫁,你如今才十五,在家待两三年也不打紧。”


 “你此前忙着学业,娘也没空教你其他,这两三年你就好生跟着娘学一学,免得日后嫁去别人家手脚局促。”


 “还有,这两年娘手里攒了些银钱,前些日去看了几间铺子。铺子虽不大,但想先买下来随便做点营生,以后等你们姐妹俩出嫁了,也有点像样的嫁妆。”


 听到这,阿圆的心像被雨淋过似的,湿漉漉的酸楚感动。


 她窝进褚夫人怀中:“女儿不孝,让阿娘操心这么多。”


 “哪有不操心的?”褚夫人撸她脑袋:“当娘的总有操不完的心。”


 “我以后一定好好孝顺爹娘,也乖乖听爹娘的话。”


 “阿娘,”阿圆抬头:“你上次送信来说相看刘家公子的事,我.......”


 “你想去相看?”


 阿圆不好意思地点头:“反正明天得闲,去看看也无妨。”


 褚夫人高兴:“哎呀,那我得赶紧让人去跟你舅母说,让你舅母给刘家传个信。”


 “这刘公子娘已经打听过,人才样貌都好,家里三兄弟也和睦。刘夫人还说了,若是你们互相有意,届时定下来,她就把宅子扩大,新建的宅子就按你们年轻人喜欢的来。”


 “阿娘,”阿圆害羞:“这八字都还没一撇呢。”


 “是是是,”褚夫人好笑:“不急不急,这事以后再说。”


 “但这刘公子是真不错,娘跟你说..........”


 .


 次日,阿圆早起梳洗打扮,挑了件最喜欢的衣裙,也戴着那副丁香白玉头面,娇艳明媚地坐着马车随母亲相看人家去了。


 相看的地方约在万寿寺,这里景致好,人也多,两家即便相看不成也没什么,就当过来上香,也不会有人说闲话。


 阿圆跟母亲到万寿寺时,刘家夫人跟刘三公子已经等着了。下马车后,阿圆老远就瞧见站在扶桑花树下的少年郎。


 一身青衣长衫,高挑清瘦,温文尔雅,浑身透着股书生气息。站在树下矜持却也没怎么矜持得住地偷看阿圆。


 阿圆原本没觉得什么,但看刘公子这副腼腆的模样,搞得她不害羞都不行。


 她低下头,也一副娇羞的模样,大人们看了会心地笑。


 刘夫人说:“褚夫人来得正好,今日万寿寺做了梨花蜜,用来点茶喝极好,咱们去厢房说说体己话。”


 “好好好,还是刘夫人雅兴高。”褚夫人附和道。


 两位夫人亲亲密密携手往厢房走,阿圆下意识地跟在母亲后头,结果被她母亲横了一眼。


 阿圆委屈,她也想去吃梨花蜜点茶啊。


 但碍于娘亲来的路上交代了好一通,阿圆只得福身道:“今日天气好,我且在外头赏赏花,回头再去寻阿娘。”


 于是,就这么的,心照不宣地留了下来。


 刘公子在扶桑树下,跟阿圆隔得不远,但中间有座石拱桥。这会儿,刘公子站在桥的那一头,而阿圆站在桥的这一头,两人好半天都不搭话。


 各自“娇羞。”


 阿圆羞了会,实在是羞不下去了。此前她就听刘夫人说三儿子是个闷葫芦,她想,依据这么个娇羞法,估计两人得站到傍晚。


 索性,她抬脚过桥,经过刘公子身边时,福了福身:“刘三公子。”


 .


 这边,礼部官署,萧韫正在跟礼部的人议事。


 “再过半月,豊国六皇子会亲自来访我朝。六皇子乃豊国皇后所生,争储机会极大,且眼下豊国皇帝病入膏肓,此时六皇子拜访,估计是想来结盟的。”


 礼部尚书说:“我朝与豊国素来交好,且彼此相邻,自然要以贵宾之礼接待,免得让人笑话我大塑无礼数。”


 “一个十六岁的毛头小子罢了,且上头还有几个如狼似虎的兄长,储君之位不一定争得过。”


 “非也,六皇子虽年轻,但他终归是嫡子身份,朝中暗中支持的人颇多。”


 “都是些文臣,支持有何用?兵权掌在二皇子岳家手中。我看二皇子争储机会更大,若是此时我们热情接待了六皇子,待日后二皇子登基难免心有隔阂。”


 “这......”


 礼部众人也难以抉择了,往回每年豊国也使人来拜访,但皆是臣子,礼部早有接待惯例。可这回,却是六皇子来,如何接待才不失偏颇实在是令人头疼。


 礼部尚书看向上首坐着的萧韫,问:“景王殿下意向如何?”


 萧韫思忖片刻,说:“以贵宾之礼,本王亲自接待六皇子。”


 “诶?”


 在座之人皆摸不着头脑,一个小国的皇子而已,景王亲自接待,没必要吧?


 有人小声道:“可若是将来登基的是二皇子......”


 萧韫淡笑没说话。


 那他助六皇子登基就是!


 六皇子是嫡子,年纪小且性子敦厚。比起狼子野心的二皇子,六皇子更好掌控。


 萧韫谈完事后,走出礼部大门,就见陈瑜脸色焦急地等在那。


 “何事?”他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陈瑜走过来低声禀报道:“殿下,褚姑娘她......”


 陈瑜眼一闭心一横,心惊肉跳地说:“她去相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