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如初 作品

第104章 第 104 章(第2页)

 阿圆自己也被自己作的画惊了下,竟不想她发挥得如此好。彼时听萧韫的琴音,她心中涌动的就是这样的场景,这会儿再听老翼王这么说,也忍不住感动。

 她没见过战场,不知金戈何物,铁马何样。但她见过大塑的战马,见过战马奔腾的样子,见过它们雄威的风姿。她想,当年老翼王在战场上应该也是这样的风姿。

 随着老翼王的一番话,大塑皇帝哈哈大笑起来。赞道:“不愧是谢世子看中的徒弟,依朕看,这幅《金戈铁马》与当年谢世子的惊世之作毫不相让。”

 众人皆知谢世子的《纵雪踏梅》乃千金难求,竟不想皇帝给予这幅画如此高的美誉。

 不过,此画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确名副其实。

 此时,众人再看向这个刚刚及笄的褚家女,目光已然不同。或是赞扬,或是敬佩,或是欣慰,又或是别的令人心服口服的东西。

 戴倩也在其中,盯着那幅画看了许久。她自己对作画也有些心得,此时不得不承认,这幅画的水准远远高于她,甚至,是她再练十年也望尘莫及的。

 暗暗地,她视线再次挪到褚家女身上,这会儿褚家女望着太子殿下笑。那笑容明艳得刺眼。

 她袖中的手抠着掌心,抠得都快出血了。

 整个大殿内,但凡看过这副《金戈铁马》的人,心里无不震撼。然而也有人没见过这幅画却同样震撼得说不出话来的。

 那就是阿圆的父亲褚大人了。

 褚大人坐在大殿北侧,跟一群五品小官挤在一处,得知殿下想娶自己女儿为太子妃倒是没多惊讶。但适才瞧见自己女儿在皇帝百官面前镇定自若作画,他一度以为自己瞧花了眼。

 那真是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女儿?

 他使劲揉眼睛,看了又看。旁人笑话他:“褚大人不认得自家闺女了?”

 褚大人心想,你不提醒,我差点都不敢认了。

 乖乖嘞!

 他女儿这么厉害,他怎么不知道?

 过了会,有人大声“咦”了下,说道:“此画还未题字,快快快,题上字盖上印章才算完美。”

 有人问:“此画难得,让谁来题字?”

 皇帝矜持地咳了声,正想说朕赏几个字给这褚家女,结果话还没说出来,就被人截了先。

 萧韫开口吩咐内侍:“端笔墨来。”

 随后,内侍把笔墨端过来。萧韫提笔蘸墨,凝神思忖片刻,在上头写下一句诗。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1

 他写一笔,众人跟着念一句,念完,又是一阵赞扬。

 “此诗此画,果真是绝配。”

 “我看人也绝配,天作之合不过如此。”

 “妙啊!实在妙!”

 待各自归位后,众人意犹未尽。顾景尘起身:“皇上,褚家女德才兼备,与太子看配良缘乃众望所归。”

 “对啊,这婚事实在是天赐姻缘。”有人附和。

 “不可!”

 这时,曹国公再次出声阻止。

 “”

 顾景尘是真不耐烦了,他还等着回家。遂立即转头看向曹国公:“曹国公还有何疑问大可一次说清。”

 他面色隐隐不太客气,大有曹国公今日再多说一句,他绝对堵得他体无完肤,届时可别怨他同朝为官不讲情面。

 曹国公有自己的谋算。大塑拢共四位国公,前有信国公和卫国公两家争辉,再有鄂国公强势,他曹国公只能是个垫底的。

 如今信国公倒台,卫国公快被他熬死了,而鄂国公后劲不足,正是他曹国公发挥的好时机。

 若是自家孙女当上太子妃,那他曹国公将会一跃成为京城四国公之首。能在百年入墓之前看见这等盛世,他岂不动心?

 当然要据理力争!

 想了会,他对上首的皇帝行了一礼:“陛下,即便褚家女子才德兼备符合条件,但太子娶妻干系国运,不知褚姑娘的生辰八字可有算过?”

 话落,殿内又开始低低私语起来。

 曹国公负手而立,暗忖,什么身份、才德都是空话,若是八字不合,也无济于事。

 但萧韫是何人?

 他有意在宫宴上求赐婚便是有备而来,这种事旁人想得到,他也早已想到。

 他不徐不疾转身,道:“父皇,今日宫宴万寿寺住持慧远大师也来了,慧远大师乃得道高僧,何不请他就此算一算?”

 皇帝竟不想萧韫娶妻这般急,此事即便缓一缓也缓得,等算过八字后再赐婚也不迟。

 没想到,连万寿寺住持都让他请来了,他早有准备,还算什么算?无非走个过场罢了。

 但他有求于这个儿子,此时自然得顺他意。便开口道:“去,拿笔记下褚姑娘的八字,与殿下的八字一同交给慧远大师算。”

 “是。”内侍去了。

 大家安安静静等待,这赐婚赐得一波三折,弄得众人也跟着一波三折,竟是下意识地期盼八字能相合,快快结束这场波折才好。

 那厢,慧远大师算了约莫一刻钟。

 最后他上前,先是惊讶地看了眼阿圆,随即道:“皇上,褚家女命格贵重,与太子殿下天干地支皆合,实乃天命注定。”

 此话一落,众人哗然。

 原来如此啊!

 褚家女竟是天生凤命。

 旁人听了不知是何感想,但戴倩听了,摇摇欲坠。褚家女天命注定,那她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了?

 元和十二年,春,皇上于宫宴下旨赐婚:

 “褚家次女,今已碧玉,才貌双全,聪敏贤淑,朕躬闻之甚悦。特赐予太子萧韫为正妃,允其成婚。”

 自此,萧韫养了多年的小姑娘,总算是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