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明 作品

第一百四十五章:凯歌(第2页)

 这些事情根本无法在他们心中激起任何的波澜,在辽东、在战场之上他们见过比这更要残忍十倍,甚至百倍的场景。


 陈望的目光掠过了身侧的一众的甲骑看向官道。


 官道之上一众军兵在他的命令之下都已经停下了脚步。


 陈望的目光从官道之上的一众军兵脸上慢慢扫过,仔细的观察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


 时间悄然流逝,陈望收回了目光,重新转过了头来。


 官道之上的一众军兵,他们的脸上表情各异,有恐惧的、有恶心的、有不忍的、有同情的。


 但是更多的,却是漠然还有麻木……


 众生百态,情绪万千,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脸上带着愤恨和悲慨。


 他们的脸上本应当都是愤慨。


 见到这些场景,他们心中应当是愤慨,应当有怒火。


 陈望没有言语,他很清楚是为什么。


 事不关己,自然高高挂起,别人的痛苦终究只是别人的痛苦。


 如今在他的麾下的这些军兵,大部分人都是流寇之中的饥民,也就被裹挟的乡民。


 他们其实其实并不想当兵,并不想打仗。


 他们想要回家,想要返回故里,继续种地,或者是继续做工。


 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多少的志向,他们只想税赋少一些,收成多一些,想要养家湖口,想要和家人团聚。


 之所以现在还在当兵,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


 因为他们就算回去,他们的屋舍也已经被烧毁,他们的田地也种不出庄稼,他们也想不出办法给官府还清积欠的税赋。


 当兵打仗,不是为了什么保家卫国、救济斯民的崇高目标,他们只不过是因为活不下去,为了军饷,为了吃上一口饱饭。


 什么保家卫国,什么救济斯民,什么修身治国齐天下的理想,距离他们太远了,那是另外的一个世界的人应该想的事情。


 陈望重新将目光投向镇外那一具又一具的尸体之上,内心一点一点的变得坚硬了起来。


 现在军中的很多东西都需要改变,本质上他麾下的军队还是一支旧时代的军队,一支彻彻底底的封建军队。


 一直这样走下去,在不断的磨砺之后,他麾下的军队能够成为一支强军,足以支撑天下动乱之后割据一方。


 如果能够不断的膨胀,不断的壮大。


 利用着对于后世历史的先知,利用着对于后世武器战术的熟识。


 就算是一统天下也未尝是什么虚无飘渺的事情。


 但是如果只是这样走下去,一直走下去,那么就算最终战胜,他麾下的这支军队在本质上仍然是一支封建军队。


 陈望抬起头望向远方,远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群山连绵连向天际,宛如一条正在沉睡之中的巨龙。


 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如今,天下将亡……


 陈望目光深沉,缓缓开口。


 “我教你们唱一首歌。”


 现在还是崇祯九年,距离崇祯十七年还有八年的时间,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切都还来得及。


 听到陈望突然开口,跟随在陈望身侧的一众甲骑皆是将目光投向了陈望。


 他们都有些诧异为什么这个时候陈望突然要教他们唱歌。


 不过陈望是他们的主将,他们的将主,他们身为家丁应当无条件的服从命令。


 陈望抬起手,握紧了拳头,唱出了第一句歌。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明嘉靖四十一年,戚家军攻克横屿,凯旋回师。


 当时军中无酒,戚继光即席口述《凯歌》一首,教全军将士一起唱歌,以歌代酒激励士气。


 《凯歌》在后世有人将其改编,但是改编后的曲调却是让它失去了原来应有的味道。


 他要教的众人所唱的正是这首歌原来的曲调。


 是戚家军在东南抗击倭寇胜利之后所唱的曲调。


 也是戚家军在蓟州镇迎战蒙古之时所唱的曲调。


 也是浑河之役那些浙兵在最后的时刻所唱的曲调。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一众甲骑皆是面面相觑,这首歌他们大部分人其实都知晓一二,这是戚家军的军歌


 南军与辽军虽有矛盾,但是一切的矛盾和成见都在浑河之战后烟消云散。


 浑河一战,川兵与浙兵力屈而覆,血染浑河。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陈望没有在意众人的神色,继续唱道。


 度过最初的不适,众人也都已经是回过神来,接着唱道。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陈望抬高了一些声音,慨声唱道。


 风气的转变,思想改变不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最开始的诉苦会使得众人逐渐开始凝聚在一起,同样凄苦的遭遇使得众人团结了起来。


 当时在淳化城时,陈望就已经告诉了他们一些事情,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只有手握着刀剑才能打败豺狼,才能够不被人欺辱……


 在面对不公时应当抗争,应该举起手中的武器,而非是低下头颅,屈下膝盖……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


 ……


 风起旗扬,从东南吹来的春风拂过山冈吹过林海,


 树木摇曳,叶林飘摇,带起无数的飒飒之声。


 “呜——————”


 行军号的号声传遍了整个官道,官道之上一众军兵皆是转身向东。


 他们目视着前方,肩扛着长枪,挺直了嵴背,高昂着头颅,迈开脚步,大步向前。


 只是这一次在官道之上响起的不仅仅是沉重的脚步声,还有一道高昂的歌声。


 那高昂的歌声,从官道之上传向四方,在群山之间不断的回响。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贼虏兮,觅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