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明 作品

第一百七十八章:田地(第2页)

 这些田地之中,好的基本上应该都被侵占了,剩下的应该大部分都中田和下田。


 近年天灾不断,汉中府虽然没有受到多少的灾害。


 但是田地减少,汉中府内又屡遭动荡,汉中卫的卫军们不仅需要服兵役,还需要交纳沉重的租额。


 军饷迟迟不发,就是战死也没有多少的抚恤,大部分的军户都已经是不能湖口。


 “十五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男丁有多少。”


 陈望合上了手中的文册,重新开口问道。


 王元康微微一怔,而后神色骤然晦暗了下来,在沉默了片刻之后,才悠悠道。


 “除去正军之外,差不多只剩下两千多人……”


 汉中卫如今情况极差,大部分的男丁都战死在了沙场之上,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孺。


 这数年以来,各地卫所时常家家戴孝户户披麻,每逢大战,卫所之中哭喊声更是连成一片。


 身为军户,他们没有权力拒绝朝廷的征调……


 他们能够做的,只有接受这一切,然后拿起简陋的武器走上战场,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命运。


 “情况我大致已经明了。”


 陈望锐利的目光从堂中的众人身上一扫而过,众人皆是感觉有些心惊肉跳。


 “对着公桉文册很多东西都看不出来,我想要去各地的卫所走一趟,看一看具体的情况。”


 原本找寻机会坐在远处的谭应凤更是如坐针毡,汗毛竖起。


 陈望的眼神让他感到极为不自在。


 “几位谁有时间,陪我走上一趟?”


 陈望话音落下,谭应凤、李士齐、杨明才三人皆是下意识的将目光放在了王元康的身上。


 “王佥事往日里面一直都负责着屯田、军械还有验军等事务,既然陈大人想要下去视察,有王佥事陪同自然是最好不过。”


 谭应凤想都没有想,直接便凑到了陈望的身侧,低眉顺眼的直接给王元康卖掉了。


 王元康的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这狗攮的谭三愣,就没有做过几件好事。


 每次遇到难办的事情,都是他出来顶锅。


 王元康在心中破口大骂,但是骂归骂,他知道自己多半是逃不过这些事情。


 “卑职在卫中的公务处理了大半,只余下少许可以暂时放在一旁。”


 “大人想要了解卫内的事务,卑职可以陪同大人一同前往。”


 王元康恭敬的低下了头,双手抱拳行了一礼。


 反正都是要去,不如主动一点,还能多多少少的卖个好。


 在天空之上盘旋的飞鸟都能被陈望看的清清楚楚,几人之间眼神的交流自然也是没有瞒过陈望一星半点。


 早在来时,陈望也做过了一点功课,从关启林和杜武刚,还有跟在周遇懋麾下的几名千户的口中得知了汉中卫内大概的详情。


 谭应凤基本只管一些重要的、油水丰厚的事情,为人胆小,极少上阵。


 但是官面之上办事办的极好,所以一直以来不仅没事,反而还因为下属挣来的战功得了几次封赏。


 指挥佥事杨明才,因为主管备御、出哨、入卫基本也是留守在后方。


 指挥同知李士齐倒是上过几次阵,虽然败多赢少,但是起码也有勇气上阵。


 王元康在几人之中处于边缘的位置,他负责的事务看起来重要,油水也很是丰厚。


 但是这一切只是看起来。


 这几项东西如果放在太平时节,自然是油水丰厚的职位。


 掌管屯田,意味着可以给自己名下划分田产,可以操作的空间很多。


 而验军,可以决定正军的名额,自然可以收受钱财。


 掌管军械直做,又可以从中中饱私囊,克扣银钱。


 但是现在的时节,却并非是太平时节。


 这个时节这些事情,现在全都是冤大头需要的做的事情。


 每次到了要上交粮食,交付军械的时候,王元康必定少不了被狠狠的骂上一顿,验军的时候更是折磨。


 朝廷征调卫军,要想法设法要凑到限定的人数,不然责罚下来,他一个小小的指挥佥事哪里能够顶得住锅。


 “既然王佥事没有其他太多的事情,那就先走吧。”


 陈望站起了身来,他要了解的事情已经大致了解的差不多。


 心中对于谭应凤等人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有了应对的方案,当下也不再准备在卫内多待。


 “恭送陈大人。”


 潭应凤最先起身,躬身弯腰,显得极为恭敬。


 而后李士奇、杨明才两人也是站了起来,一起相送。


 王元康慢了一点,最后一个站起。


 “不必再送了,巡抚大人之命是让我整顿屯田、营操、军械等后援之事,你们几人身上的责任暂时不变,至于我这边,我会和王佥事分说。”


 陈望被几人送的一直到了官署的大门,摆了摆手。


 “卫中军士缺乏,军户逃亡死伤严重,此事我已有定计,我会上禀巡抚请求勾军填充。”


 听到陈望所说的话,谭应凤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


 虽说他感觉如果陈望来管这些事情,恐怕会影响他一部分的利益。


 但是陈望是汉中镇的镇守副总兵,这些东西被陈望管后,到时候不需要他们来费尽心力的操练军卒。


 而且陈望还提到了军械,卫中的军械局就是烫手的山芋,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上交不少的军械去往西安府内。


 “全听大人吩咐。”


 谭应凤低眉顺眼,躬身垂首,显得恭敬无比。


 陈望没有在将精力放在潭应凤的身上,只一步便跨上了亲卫牵来的战马。


 一众亲卫也俱是找到了各自的战马纷纷跨上,一时间整个卫指挥使官署之前一阵马嘶人沸。


 “王佥事,上马吧。”


 陈望居高临下的看了一眼王元康,指着一旁亲卫迁来的另一匹战马,对着王元康吩咐道。


 王元康应了一声,也翻上了战马,不过看他骑马的模样,就知道骑术不精,应该是没有多少的经验。


 陈望的目光从站在官署之前的众人身上一掠而过,而后抬起头看了一眼身前萧条清冷的汉中卫城。


 数百年的岁月悄然而过,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事物终究取代旧的事物,而现在正是革新进取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