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三百九十九章 知徒莫若师


  经过了刘俭的一顿搅局,雒阳的太学生群体被分化了。

  原本是一致对新政提出异议的太学生们现在可谓是针锋相对。

  冀州和幽州针对的是三河以及关中的学生,而三河的学生觉的汝颍一系的学生拿了朝廷太多的好处,汝颍出身的太学生觉的中原和徐州的太学生听风就是雨,故意找他们茬子,而中原和徐州的太学主则觉的其他地方的太学生把他们当傻/逼。biqubao.com

  总之就是你不信任我,我不信任你,我觉得你借着这事抢资源,我觉得你借着这事占便宜。

  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还有河北田丰不断安排人在雒阳散布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你说这事还能有个好么?

  很快,雒阳的太学生们彼此之间就发生了一场口舌大战。

  没有人再去关心新政的事了,太学生彼此之间依照地域分成了多个派系,你看不上我我瞧不上伱,唇枪舌剑,互相抹黑,太学生群体中乌烟瘴气。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雒阳太学生的整体势力被分化了。

  消息传到了前线的吕布军中,令吕布大为惊讶!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情况,但吕布还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用担心后方起乱子了。

  但事实上,科举方面的事虽然不起祸乱了,但是太学生彼此之间的的争端在雒阳城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就算是太学生眼下不再攻击官署,但为了保持时局的稳定,还是要让这些太学生老实下来。

  只不过以官属的角度而言。他们已经从事件的参与者,而变成了事件的调节者。

  但是,吕布眼下正在全力应付袁绍与曹操,根本没有闲工夫来处置雒阳城内太学生的事件。

  就算是他有闲功夫,只怕他也处理不明白的。

  吕布思来想去,觉得也只能用一個人回雒阳摆平这些事了。

  这个人就是卢植。

  既然眼下雒阳的事件已经与科举无关,那以卢植的身份地位,以及他在士林中的威望来说,回去处理太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则完全没有问题。

  于是,吕布紧急派遣魏越代表他自己回返荥阳,请卢植回返雒阳主持大局。

  魏越星夜前往荥阳,去见了牛辅,向他转达了吕布的意思。

  在征得了牛辅的同意之后,魏越便去馆驿请卢植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本来以为会挺容易的事情,碰到了难处。

  这难处就是卢植赖在驿馆,不愿意走了。

  任凭魏越好话说尽,卢植也是坚持呆在馆驿一动不动。

  魏越说了一通好话,见卢植不肯响应他,心头不由火起。

  他跟随吕布多年,平日里欺负人欺负习惯了,特别是这些年吕布跟了董卓之后,他的手下们做事更是肆无忌惮。

  魏越本来想跟卢植翻脸,但后来一想到吕布派他来时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魏越就硬生生的将这口气咽下去了。

  以并州军人如今在大汉朝的地位,或许能欺负的了别人,但在海内名儒卢植的面前,多少还是有些直不起腰板来。

  别看你们这些军阀手里有兵,但有些事情以你们的角度就是解决不了。

  不过卢植倒也不是那种瞧不起边郡武人之人,虽说他是士人中的翘楚,但他本身也是边郡出身,最能够理解那些武人想要往上攀爬,却被中原士人瞧不起的心情。

  所以,卢植本身是不会对吕布有什么成见的。

  但问题是,我对你没成见,你也不能随便羞辱我呀。

  上一次吕布当众驳斥卢植倒也罢了,问题是他说话夹枪带棒,暗含讥讽,最后甚至还把卢植给软禁了。

  你别说是卢植这样的海内名儒了,你换成谁也受不了啊。

  这不等于骑在别人头顶上拉屎吗?

  如今你有事儿想起我来了,让我替你处理,你姓吕的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你要弄清楚,我可是天下人皆尊敬的海内名儒,我还是先帝在世时的一朝名将。

  岂是任凭你拿捏的?

  眼见卢植就是待在馆驿不走,魏越无可奈何,求爷爷告奶奶的,请卢植能够给他们家骑都尉一个面子。

  卢植这个人还是有涵养的,他告诉魏越……

  想要面子,也可以让他自己来拿。

  这话的意思倒是说的明白。

  这就是间接的告诉魏越,要请我出山,你还不够资格。

  谁惹的我?让谁来劝我?

  其实吕布现在要是没有别的事儿,让他来给卢植道歉也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是吕布现在忙着呀。

  前线那边,袁绍和曹操都跟吕布对峙着,而且他们的兵力要比吕布强得多。

  吕布上次虽然胜了一阵,但袁绍和曹操并未伤筋动骨。

  吕布现在若是返回荥阳给卢植道歉,派学生那边的骚乱倒是解决了问题,是司州也丢了,解决骚乱还有什么意义呀?

  而且据前线的探报说,河内的东方还有刘俭的数万精锐屯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