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七百一十七章 袁绍总动员

鲁阳是南阳郡的重镇,这一点高干非常的清楚。

 所以,他认为,南阳郡和汝南郡的各大家族,会不断的派遣兵将前来支援鲁阳。

 但是,能不能等到各地的援兵到来,这对高干来说是一大难点。

 故而,高干想出了让甘宁诈降的这个方法。

 他不是想让甘宁真的诈降,而是通过诈降的方法,拖延刘俭的进兵。

 甘宁虽然年轻,但从年轻时开始就是蜀中有名的豪侠,艺高人胆大!

 他一开始虽然有些惊诧,但是很快就回过神来了。

 他冲着高干道:“将军打算让我如何做?亲自去一趟刘俭军中?”

 高干道:“那倒是不必。”

 说罢,高干冲着甘宁勾了勾手指,让他过来,随即轻轻说明。

 ……

 离开了正厅,甘宁赶回自己的住所,就开始写书信了。

 他命人取来纸笔,而后就写起一封信笺。

 这封信笺的内容大致是:

 “宁久仰丞相天威,知丞相平定四方,名震天下,今宁无意与丞相交战,祈求归顺。”

 “然家中老小,目下皆在宛城,若宁归顺,则必祸及家族。”

 “今日丞相大军已至南阳,诸族南迁,宁亦以书信于家人,使其南迁,待家族离开宛城,安居于乡野之间,便即为内应,开城献降!”

 “还望丞相予宁十日之期,十日一至,必开城门,以迎丞相也!”

 “万勿见疑!万勿见疑!”

 在写完这封信后,甘宁马上招来一位亲信。

 他将这封信及自己在袁绍麾下受封的印绶交到他手中,随后他对这位亲信耳语嘱咐一番,便让这位亲信坐在吊篮上缓缓落到城下。

 甘宁站在城墙上看着他的亲信落地后,朝着朝廷军的大营快速而去,心中不由五味陈杂。

 却也不知彼能中计否。

 甘宁的亲信携带着其投降书信,快速的朝着刘俭的大营而去。

 这位亲信还未靠近朝廷的大营多远,就被校事所发现。

 随之而来的,是他很快被捕获。

 但是尽管被捕获,然这名甘宁的亲信却并无惊慌之色。

 他主动言明是校尉甘宁的使者,请求见当今丞相刘俭一面。

 有重要情报向刘俭禀明。

 校事们见眼前这人能够从鲁阳出来,又如此面不改色,自然不会对其加害。

 但是出于谨慎的心理,校事们还是仔细地搜查这位使者的全身上下。

 在搜查过后,却发现他身上除了一封信笺及印信之外并无他物。

 在觉得安全之后,校事们便火速将此事禀明贾诩。

 而贾诩则是亲自去见刘俭。

 不久之后,刘俭下令,着人带此人来见他。

 得到了刘俭的命令后,这些校事方才押解着那使者朝着刘俭所在的大帐走去。

 经过一段路程的行进后,他们已经来到了大帐之外。

 随后,便见一名校事入内禀报刘俭。

 刘俭此刻正在舆图之前,与一众战将们研究今后的战事,听到这之后,随即下令带人进来。

 同时他让帅帐中的人都暂停议事,而是分布与两旁。

 诸将突然听到城中校尉甘宁的使者前来,这不免让一众将领心生好奇。

 刘俭的命令传达出去后,不多时,便见那位使者便被带进了大帐中。

 那使者出身川蜀,昔日亦是随同甘宁为游侠,胆气过人。

 在进入大帐中后,他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座上的刘俭。

 见刘俭正看着他,饶是这样一个游侠人物,其心中也不免紧张起来。

 面对这样一个威名赫赫的人物,使者的内心感到不安。

 “拜见丞相。”

 刘俭用有趣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使者,他笑着问这使者道:

 “甘宁可是派你来请降的?”

 当刘俭的这句话出来后,帐内的吕威璜,马延,张凯等诸将纷纷大笑起来。

 众人的笑声飘荡在整座军帐内,让使者的脸上有些恼火。

 这阵阵笑声体现的是如今朝廷的兵马士气高涨的事实。

 在一众战将的笑声之下,那使者心中的畏惧之心越来越盛。

 这朝廷军大营之中的士气与景象,与鲁阳城之中,真的是完全不同啊。

 但他还是平复了心情,从怀中取出甘宁的印信及信笺向刘俭双手奉上。

 刘俭看到使者取出两物,亦愣了一下。

 印乃是一位官员的身份象征,甘宁将自身印让使者奉送给他,这内中的含义的确值得深思。

 随后刘俭看向一旁的夏侯兰。

 夏侯兰会意,随即上前取过使者手中的信笺及印。

 在众人的注视下,将东西放置在刘俭身前的桌案上。

 刘俭打开书信细细读着。

 信中的内容并不多,刘俭很快就已经看完。

 他的脸上浮现思索之色。

 只是在思索之后,他的脸上浮现些许了然的笑意。

 这是高干和甘宁设谋待援。

 他先让使者退出大帐,而后他命夏侯兰将信笺传递给在场诸将观看。

 不久后帐中的诸将都看完了信笺中的内容。

 在诸将看完信中内容后,诸将的脸上浮现各种不一样的神色。

 有的人脸上浮现相信之色,有的人脸上浮现怀疑之色,还有的人脸上浮现出思索之色。

 帐内诸将有这种反应,是因为甘宁的信笺内容确有可信之处。

 毕竟袁绍损兵折将,面对朝廷的大军难有招架之力,北伐已然不可能。

 而刘俭乘势进兵,陈兵鲁阳,大有鲸吞南阳之势。

 但凡是有些远见之人,就知道此番南阳郡凶多吉少。

 所以甘宁归顺很有可能是真。

 特别是他还以印信相抵,足见其诚。

 毕竟,这东西可不是随便可以给人的。

 但是也有人抱有怀疑态度。

 比如说张辽。

 “文远怎么看?”

 张辽略微沉吟了一下,方才回道:“彼欲待援尔?”

 “哈哈哈哈!”刘俭听了这话,不由哈哈大笑。

 “文远还是个明白人啊。”

 众人听到这,顿时恍然大悟。

 “这些南贼着实可恶,居然想用这种方法,拖延时间,等待援军?”

 刘俭笑道:“问题是,高干却不曾料到,我本来就未曾打算攻城,我在这里,等的就是他们的援军!”

 “如此,正好顺水推舟,卖甘宁一个面子。”

 “让那使者进来。”

 随后,那使者走了进来。

 “回去告诉你家甘兴霸,刘某接受他的投降,也愿意成全他顾念家人之情,你带我的书信回去,让他速做安排,莫要失信。”

 使者闻言大喜过望,连连点头称是。

 随后,刘俭亲自执笔给甘宁回信。

 很快刘俭手中的书信就已经写好。

 刘俭将手中的信笺交到使者的手中,让他带着这封信笺返回鲁阳复命。

 尽管刘俭知道甘宁的那封信是他的诡计,但是刘俭自认为乃是君子,礼尚往来,回信还是应该的。

 使者看着刘俭脸露温和将回信交到他手中,他的心中安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