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七百七十九章 让人期待的孔明(第2页)

 开垦荒地需要投入,需要人口和物资的投入,要等好几年才能有收益,这样的过程豪强地主阶级是不能接受的。

 他们所能接受的,就是把黎庶开垦出来的现成的土地据为己有。

 黎庶们被逼着离开自己的土地,留给他们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开垦其他的荒地。

 但是开垦荒地本身就需要粮食的投入,需要有人组织,古代王朝很少有强大的基层组织力,皇权不下乡,乡中豪强地主谁愿意拿自己的钱去办这种事情?

 失去土地的黎庶们没有更多的粮食支撑到荒地有收成,在这个过程之中要么饿死,要么,就是揭竿而起。

 大量荒地根本等不到开垦的时候,王朝就灭亡了,人就死的差不多了,新的轮回开始了。

 所以,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的开发,那片肥沃的可以一年三熟的土地,没有人开发,没有人在意。

 没有组织力,皇权不下乡,私人不会愿意付出这种成本来搞建设的,愿意办到的能办到的,在这两千年岁月里,只有国家,只有君王。

 可惜在大汉,合格的君王太少了。

 一直到所谓的衣冠南渡,四百年大汉,也没有一位强权帝王可以真正意义上扩大全民族的生存空间。

 可笑最肥沃的地域开发,是因为中原政权几次被逼着南渡,为了生存被逼着开发江南和岭南。

 是被北方游牧民族给逼的。

 多么悲哀的开拓进取。

 江南大开发势在必行,这是刘俭坚决要做到的。

 江南不开发,中华就不会向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不过好在现在的江南情况也并不是那么糟。

 曹操到了扬州之后,虽然没有完全贯彻北方的政策,但他一直在向自己学习。

 江南很多的豪强都已经被曹操打压了,而且曹操在江南大兴屯田,这有利于自己日后从他手中接过江南。

 而且,让太史慈率领大船队从曹操的后方袭击江南内陆,是可以最快速度解决江南的办法。

 不过,船队所拉载的物资终究有限,粮食和马匹只怕都供应不上。

 一旦孤军深入,很有可能被困死在江南。

 不过这一点,诸葛亮当年就已经铺好路了。

 诸葛亮当年与曹操谈妥,与江南进行商贸互市,同时让曹操在江南的岸边开拓港口,与北方进行贸易。

 当时为了达成这项协议,诸葛粮甚至做出了非常大的让步。

 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今天。

 港口往来贸易不是为了让太史慈的船队进行登陆用的。

 而是为了加强江南与北方的联系。

 将北方更多的商品输出到江南。

 将北方更多的商品通过贸易输出到江南,除了会使江南富庶,还会打造出什么?

 那就是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利益链条。

 现在江东六郡很多大士族以及大豪强,他们在被曹操逐步压制之后,其家族靠的就是通过跟北方的贸易来支撑的。

 北方的产品向江南输出,他们就是中间商。

 这当中的利益使他们可以保持在江南的顶级生活。

 这造就的是什么?

 造就的是北方一旦断了像江南的贸易输出,这些顶级豪强就会立马从金字塔的顶尖儿掉下来。

 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人已经被河北商贸协会给捆绑了。

 如果太史慈一旦在江南登陆……那么通过北方贸易协会的利益输送,这些大豪强和大士族将不得不妥协,暗中资助太史慈粮草,甚至是兵器和人口。

 这样就可以保证太史慈在江南的后勤保障。

 想到这儿,刘俭的脸上就不由露出了几分微笑。

 等到天下平定的时候。

 也就是时候将诸葛亮调入朝廷中枢了。

 让历史上的诸葛丞相专心治国,不再为北伐和而忧心忡忡,这样的诸葛亮最终又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呢?

 真是让人期待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