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沐然 作品

第20章 杀狼马


  黛丝丽的一番话,宛如晴天霹雳,文道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难道大唐的介入已经如此之深了吗?安禄山都直接插手了,如此说来这背后一定是那个“重色思倾国”的多情天子在操控这一切。

  文道不由得想起一个传闻:高王之所以改变初衷,立大武艺为皇储,而放弃那个曾经潜心培养,寄予厚望的更加聪明练达的大门艺,就是和这位大唐的多情天子有关。

  高王-大祚荣有三个嫡亲儿子,老大大武艺,老二大门艺,老小大嵩麟。

  但是大祚荣偏偏喜欢老二,而疏远老大。

  理由也很简单:这个老二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很会体察老爹的心思,按照现代的说法是情商高。

  这是表面,看得见的理由,对于天家来说,优秀的基因决定了孩子的智商,情商都不会差,如果单凭会说话,会讨父王欢心就可以继承王位,那也太小瞧这位渤海的开国圣王了。

  公元696年(则天万岁通天元年),粟末靺鞨跟随契丹反周,则天皇帝派大将军王孝杰镇压,叔父-乞四比羽,老父-乞乞仲象设伏击溃武周大军,大将军王孝杰被逼跳崖自尽。

  697年武则天派出投诚的粟末靺鞨降将-李楷固,武周中郎将索仇开赴营州镇压。

  乞四比羽被阵斩,乞乞仲象死于逃亡途中,

  危难时刻,大祚荣整合两部残兵败将,在东牟山立栅自守。

  李楷固,索仇十万大军来攻,大祚荣设伏天门岭,阵斩索仇,箭伤李楷固,大败武周讨伐军。

  此战大门艺领老弱残兵三千担任诱敌任务,成功地将李楷固,索仇引入伏击圈,为天门岭之战,也就是渤海的立国之战立下赫赫功勋。

  被射伤的李楷固恰好就是从大武艺的防线逃脱的。

  战后,大门艺告知父亲,李楷固是被大武艺私自放跑的,原因很简单,李楷固是大武艺的老丈人。

  至于到底是不是女婿放跑老丈人,这事是个悬案,反正现场也没证人,就凭着二儿子一张巧嘴,大祚荣就信了。

  二儿子对渤海建国的不世战功,情商高,智谋出众。

  反观大武艺,不善言辞,性子刚直,多次对父王亲近新国的动作出言反对。

  大祚荣为了和好新国,领受其五品大阿餐的高职,大武艺愤怒地当众烧掉新王金法敏的册封诏书,惹得大祚荣将大儿子发配遥远寒冷的上京担任地方刺史,将其排除在朝廷中枢之外。

  到了需要立储时,大祚荣推出的人选是老二-大门艺。

  这人选一经提出,立即遭到以左相乌昭度为首的大部分朝臣的反对。

  说来这个继承人的选择,很多朝代在上面吃了大亏,甚至于丧国。

  中原王朝奉行周礼,有一套成熟的继承人选择,即位制度。

  而那些化外之国的“蛮夷之邦”,在继承人问题上大多处理的不好,要么兄终弟及,要么择贤而立,往往最终都是强者胜出。

  在大唐周边众多藩属中,渤海的王位继承是个另类,完全是中原制度的照搬,实行规范的嫡长子继承制。

  这是在大祚荣立国后制定的国策。

  既然这个继承人制度是你大祚荣亲自御批,朝臣廷议,中台省昭告,宣诏省宣敕全国。

  怎么到了要立储了,你又开始变卦,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废长立幼自古不详,秦朝赐死长子扶苏,立幼子胡亥,二世而亡。

  隋文帝废掉太子杨勇,立杨广,则隋朝二世而斩。

  上国太宗皇帝屡立屡废皇子,晋王上位,被挟于女主,李唐江山三世而断,则天杀尽高祖,太宗子孙,武周篡立。

  “前殷之鉴不远,望圣王三思”,左相乌昭度就此事是多次劝谏大祚荣。

  可是这位开国圣王一意孤行,拒绝接纳众议,执意立大门艺。

  立储之争反复拉锯了两年时间,右姓六大家族和在渤海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粟特商人群体支持大武艺,地方各级头领和王室则力举大门艺。

  大唐的玄宗皇帝得知渤海因立储执政,内部不稳,遂派出使者前往渤海册封大门艺为桂娄郡王,算是给立储之争一锤定音。

  为了给大门艺储备登基的厚重基础,他被遣往唐都洛阳充任质子,这才有了在大门艺临回国时,“圣人”皇帝与其的临行密语。

  回国后,对与“圣人”皇帝的密语,哪怕高王直接问及和多次间接敲打,大门艺皆是守口如瓶,避而不答。

  这成了大祚荣心里的“梗”,自那开始,他就暗暗对大门艺开始防范,一是不断地往他创立的左熊卫掺沙子,不过这个策略没有达到效果,掺进去的人,要么被赶出来,要么以各种合理的借口杀死。

  最成功的就是德周掌握了左熊卫的重装骑兵部队,但也是孤掌难鸣。

  二就是在长期的考察和不断地朝野民间的反馈中,长子大武艺在地方上的绩效显著。

  在他的督建下,上京龙泉府规模宏伟,壮观和大唐的东都洛阳不相上下。

  而且相继收服了北部的铁力,弗涅靺鞨,缓解了北部边境的压力。

  拙于言讷于行的长子在大祚荣心中的分量也就越来越重。

  最终促使他做出接班人选择的是在接待流鬼国老王余蚌和王子余志的宴会上。

  余志王子要试骑红鬃烈马,在暴起的烈马马蹄即将伤害余志王子的千钧一发之际,是大武艺拦阻了惊马,一场外交风波被消弭于无形。

  那天开始,大祚荣下定决心立老大为皇储。

  文道在心里进行系统的梳理之后,才意识到,今天这个危险的局面,显然是大门艺早就开始的布局,他临行前,“圣人”皇帝的密语很可能就是一种承诺和交换。

  大祚荣立国本来就让则天皇帝不爽,后来的中宗派侍御史张行岌的招抚,开元元年(713年),鸿胪卿崔忻前往震国,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

  这是大唐在西南有吐蕃,东北西有突厥威慑下的无奈之举。

  在没有军事能力介入的情况下,支持一个亲唐的王子继位为王是最佳选择。

  那么这次定理之战,应该是大唐介入渤海王位之争失败,做出的孤注一掷的决策。

  具体的执行人就是时任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兼押渤海,黑水两藩使的安禄山。

  他们在背后扶持黑水各部,策反大门艺在阵前反水,先联手击败渤海讨伐军,然后黑水,大门艺和安禄山的大唐势力,三方以武力胁迫渤海,将大门艺这位亲唐的王子扶上王位,使渤海彻底成为大唐的藩属。

  这其中的核心要素就是大门艺和他的左熊卫。

  现在大门艺已经被清除,虽然人已逃脱,但左熊卫已经被赵林接管,军中反水的隐患应该暂时被遏制。

  那么从黛丝丽的交待中,透露出的信息是:渤海军中现在的隐患仍在,左熊卫中的内应可以随时策动本部从内部突破,然后外部黑水趁势出击,内外夹击,彻底打败定理的渤海讨伐军。

  “那我问你,左熊卫军中的内应是谁?你和他接上头了没有?”

  “哼哼,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能说的都说了,按着时间约定,左熊卫现在应该发动了,只要左熊卫一动,黑水的十万大军也会同时配合进攻,哼哼,到了那个时候,小哥哥,还有这位漂亮小娘子,你们怕是很难看到初生的太阳咯”。

  黛丝丽嘴里喷出的恶毒话语,惹得鱼儿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贱人,闭嘴,我们死,你也活不了”。

  “哎哟,小娘子,想让我死,可是不容易呢,哈哈哈--”。

  黛丝丽爆发出一阵得意的大笑,笑声未落,就见她如蛇一样扭动起来。

  那双漂亮的猫眼盯着文道和鱼儿,眼中满是蔑视、不屑和嘲笑,好像在说:“小样,就你俩个,还想杀死我,哼哼,做梦去吧”。

  眼前的怪异,简直是超越了文道和鱼儿的认知,曾经听老人和那些大儒,学者说过的奇异,鬼怪之事,今天竟然活灵活现地出现在面前。

  随着扭动,她的身体在迅速地缩小,浑身的骨头好像被抽光,只留下皮肉,捆绑的绳索一层层堆落到地上。

  一息时间,只有短短的四息时间,黛丝丽身上的绳子没了,只有一具满是泥泞,红肿,挺拔的胴体伫立在风中。

  “哈哈哈--”,获得自由的黛丝丽向文道和鱼儿摆摆手:“小将军,小娘子,二位的大恩大德,黛丝丽铭记难忘,日后必当回报”。

  笑声起,一把漫天的银针洒向文道和鱼儿,好在文道的大盾牌一直拿在手里,眼见那黛丝丽手扬起。

  文道盾牌举起,“咄咄咄”银针全部落在蒙着野猪皮的盾牌上。

  待二人从盾牌后伸出头来。

  笑声渐远,人影飞奔,天地间,寒风中,泥泞的冻土地上,一具挺拔,俏丽的身体埋头,屈身向前方的密林和大沼泽狂奔。

  文道大喊:“鱼儿,你留守在此,我和乌龙驹去把她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