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捞鱼 作品

第131章 绿林三大匪首


  皇帝出巡,内阁为此规划了一条完整的路线。

  第一站是长安。

  仪天虽然已经禅让,退居上皇,但明眼人都知道,皇帝的实权还是掌握她手中。

  内阁选此为第一站,大有让李潇潇先过去“请安”的意思。

  李潇潇也是聪明人,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洛阳前往长安,走水路是为最佳。

  出发的当日,可谓盛况空前,单单是为皇帝探路的先头战船,就足有接近五十艘,浩浩荡荡几乎挤满了运河的水道。

  而“长洛运河”也因此停摆了几日,严禁非官府商船航行,沿路两岸更有大批禁军把守。

  到了长安码头,唐西作为侧圣,理应跟随李潇潇一同前往皇宫参见上皇。

  仪天一如既往地穿着龙袍,万人之上的姿态,照例接见了“二圣”,但并没有设下繁琐的宫宴,只是稍微客套了几句,略有交代后,便以国事为大的理由让二人赶紧启程。

  趁此间隙,李潇潇顺道去探望了一下自己的父母,而唐少主则约谈了霍长青。

  从霍长青的口中得知,长生蛊的炼制进展并不顺利,恐怕得持续个几年,甚至更久。

  而晋王妃岑岚自从上次欲说出唐府灭门案的线索被仪天打断之后,此番再也不肯透漏半个字。

  稍在长安逗留了一日。

  往后的行程安排,唐西看过之后,却觉有些“避重就轻”。

  内阁设计的路线,圣驾的落脚点,都是些丰饶富庶之地。

  美其名曰,皇帝出巡是为了体察民情,居安社稷。但选点却都是富饶之地,那些素有民怨、贫瘠匪乱的穷苦领地,倒是一个都没被选上。

  在唐西看来,这不外乎是内阁中的某些人故意为之,试图给李潇潇营造国泰民安,万民归服的假象。

  一个再怎么强大的王朝,也不可能处处丰饶。

  皇帝体察巡视,原则上,更应该去一些隐藏在台面之下的贫瘠落后之地。

  唐西点破了这点隐晦,并重新为李潇潇制定了一个路线。

  由长安出发,走陆路,沿着大周与吐蕃的南部边界线走一圈,出了云贵,沿着岭南道邕州郡一带的北海岸线,上至广州府,再达福州、苏杭,最后以幽州为终点,结束巡视,折返洛阳。

  对此,李潇潇虽没有明确表示同意,但见她下令改走陆路,想必即便是作出细微的修改,大致也不会改变太多。

  两个月后。

  皇帝的队伍已经深入了岭南腹地,来到一个叫林县的地界。

  林县县令是一个胖墩墩的圆脸老头,体态臃肿的模样。大周的预制官服,恐怕是没有一件能合他身的。

  得知皇帝进入了林县地界,这位胖县令早早的便在官道上等候,殷勤至极的参拜之后,李潇潇召见了他,并令其交上了述职奏折。

  奏折所言,自然是:岭南富庶,林县太平,万民皆是安居乐业。

  但看在唐少主眼里,却显得有些太假。

  队伍在官道旁的一片空地上暂时扎营,前方的岔路口,有一面是前往林县县城,一面则指向了深山老林处。

  皇帝接见官员,“后宫”不得干政,至少明面上不行。

  唐西身为后宫之主,自然不适合在场,便走出了大营向老林中眺望而去。

  此次出巡,唐少主只带了裴一命一个亲信,其余的都是皇宫大内的随从。

  唐西目光幽远,令宫人后退了数米远后,对裴一命说道:“事情办得怎么样?贵客来了没?”

  裴一命点头,回道:“已然听从少主的意思,以商会之名约见了他们。那一处老林,也确如少主所想,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唐西轻笑:“林县属地皆是山地丘陵,本就物资贫瘠,田地零碎,难以大产丰收。且匪盗横行,民众积怨已久,这县令却说林县治理有方,百姓安乐。怕不是这些年,仗着官府的声势,私下中饱私囊,贪腐枉行,害怕道说实情,引朝廷责罚,这才故作谎报,报喜无忧。”

  裴一命接道:“既是此等狗官,还何堪以用?不如让裴某去取之人头。”

  唐西却摆了摆手:“杀人容易,救人却很难。我们这个皇帝涉世未深,若非亲眼所见,她是不会相信这些地方官居然敢对朝廷阳奉阴违,行搜刮民膏之事...”

  两人正说着话,一名太监忽然向前走来,道:“禀侧圣,陛下有旨,今日摆驾林县府衙。”

  唐西收声,回身,却并未理会太监的话。

  自顾走回了营地,正好遇见李潇潇带着一众属官,正欲登上马车前往林县县城,便开口道:“陛下留步!孤听闻距离此处不远,有一花谷,谷中有一湖泊,山泽水秀,鸟语花香,乃是一绝。孤,心往甚之!”

  “陛下南巡,虽以万民福祉,民察体恤为重。然,也当劳逸结合,适当歇息。孤愿邀陛下前往山湖花谷一走,赏花赏色赏春秋!”

  李潇潇一愣,心中寻思着:这个淫贼是在向朕邀约?还赏花赏色赏春秋...真是够肉麻的。

  那朕该不该答应他呢?现在这个时辰还早呢...

  想着想着,她居然有些脸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