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久久 作品

第83章(第2页)

谏宁沉默片刻,又问:“娘娘要我做什么?”

“等我写完之后,你连夜将这些纸送去印刷,明天一早便送去闹市,找几个说书人,让他们照纸说书,将这些事情传得越广越好。”昭蘅道。

说话间,她已经写完一张纸,她揭过纸张放在旁边。谏宁拿起桌上的功过书,有些不解地问:“这个当口,会不会太微妙了,反而引起百姓反感?”

“会。”昭蘅肯定地说:“愿意相信的人会信,不愿相信的人会妄加揣度。”

但谣言从诞生之初便像一盆漆黑的墨水泼在洁白的布上,永远也不可能一下子洗得干干净净,只能一点一点,反反复复地搓洗。

谏宁神情惊讶,抬眸望向昭蘅眼中的坚决,忽然明白她的意思。

天下百姓并非都相信叛徒的一面之词,至少要给这部分人一个交代,争取他们的支持。

“我先去找人。”谏宁将那张纸折好,天亮之前他必须找人誊抄,还要安排人到市井传唱,事情并不轻省。昭蘅道:“好,余下的我写好了让飞羽给你送去。”

*

入了夜的同州衙门,圆圆的灯笼被搁在廊上,昏黄的灯光照见圈椅内李文简的身影。

白日忙完布兵事宜,夜里同州布政使庆贺太子殿下亲临,吵嚷着要宴请他。

李文简坐在上首,身后灯笼投下圆圆一片光影落在他足尖,他微微扬起一点笑,那眉睫看上去温和清淡,温声道:“诸位为国守关隘,数年如一日,百般辛苦,这一杯我敬诸位。”

孙跃原是山野村夫,一把子好力气,跟着太.祖打江山,因不习惯京中的生活,当初特意奏请陛下守关隘,在同州过着自在潇洒的日子。

为官十余年,大字还是不识几个,性情粗豪耿直,吵嚷道:“我们当初辛辛苦苦跟着先帝打江山,肯定要把它给坐稳了。这是我们分内的事,咋就说辛苦了?”

说罢,他嘿嘿笑了两声:“我在这里待得自在着呢,同州酒好,肉肥,女子生得美,又热情奔放,跟别地儿的不一样,我给殿下挑了几个绝色,您尝尝鲜。”

李文简听了皱眉,正要推拒,孙跃一拍手,几个衣着清凉的女子鱼贯而入。

几人在雪天穿得清凉无比,雪白光洁的臂膀罩着轻薄纱衣,在光影下若隐若现,浮动着羊脂白玉般的光泽。

孙跃手撑在下颌上,看得直咧嘴,对李文简说:“上次陛下给我写的信中说,殿下东宫添了个良媛。”

他看了眼李文简,挤着他的浓眉大眼说:“现在知道那种不能自拔的滋味了吧?”

李文简执着酒杯的手轻抖了下,洒出些许酒液,他无甚语气地说:“不知道。”

“不知道?”孙跃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那你睡了个什么?”

孙跃这人,豪爽是真豪爽,粗鲁也是真的粗鲁。先帝和父皇训了几十年,也没把他训好。

“孙叔。”李文简颇为无奈地叫停他,捏着酒盏抬了抬手,屋顶的灯越发照出他如玉的闲雅之气,他笑道:“多谢你的美意,只不过我无福消受春恩,只能辜负你的美意了。”

白玉酒杯抬高,喉结轻轻滚动,那口酒便滑入喉中。

“我不胜酒力,便不奉陪了。”李文简谈笑自若,边说边站起身,系上大氅绦带道:“诸位请尽兴。”

孙跃看着他逐渐走远的背影,嘀嘀咕咕说:“怎么祖孙三代都这个德性?以前没睡过,不要便罢了;尝过滋味了,怎么还是不要?”

顿了顿,他恍然大悟:“我就说嘛,京城那些矜持端庄的高门贵女没什么意趣。还是同州女子好,那花样儿多得……”

他意犹未尽地啧了两声,感叹太子殿下福薄,抬手将跳舞的女子召来身旁陪他饮酒。

李文简回到住处,坐在桌前慢饮姜茶,刚捧起被子,牧归进来禀报,京城内最近发生的事情。

他听后怅然地哦了声:“不必理会,功过自有人心评说。百姓之口如江河水流,宜疏不宜堵,待我回京之后再说。”

牧归道是,领了命出去回信,秦昭正好捧着个匣子往屋子走来,正好跟牧归错身而过。

“殿下。”秦昭到了近前,将盒盖揭开道:“临行前良媛为您备了栗子酥,说您有时候应酬喝酒,要垫垫肚子。”

他捏起一块来,对着灯光仔细审视,看了片刻就着姜茶吃下。

清香熟悉的食物垫饱了空荡荡的胃,令人浑身熨帖。

他转身踱到书桌前,银白的月光铺陈开来,光华流转若银。

他舒展了下筋骨,冲着漫天月华长吁了口气,突然想给她写上一封家书。

援笔舔墨,却又觉得才思枯竭。

有说不完的话,真正提笔又不知该从何写字。

羊毫笔尖承受不住饱满的墨汁,在墨点将要坠落之前,他终于落笔。

最终,眯起一双笑眼,只写下寥寥数字。

——今夜十六,月光甚美。

作者有话说:

阿蘅:我辛辛苦苦熬夜给你做公关,你他喵的熬夜看女团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