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飞 作品

第六十四章 后生可畏,青年医家大显身手


  张吾仁接着又治了一人,完成了三人的测试,只是结果一时之间还不能完全出来,每位病者都被嘱咐过,三日后要复诊。

  这也是要看众人疗效如何,当场治愈情况讲师都有记录,也是为了防止病者三日后不来复诊做的准备。

  张介宾正打算回去看看大方脉有没有什么涌现出出众之人时,却见王廷辅走了上去,坐在小方脉诊位上,顿时来了兴趣。

  一位婆子抱着位两三岁的少爷坐到王廷辅面前。

  王廷辅一问刚满三岁,又得知大便干结。小孩周身透见水痘,参差不齐。再一号脉,说道:“两脉弦细而滑,当以清解泄化。”

  说完提笔写下:“净连翘三钱,紫草钱半,粉萆薢三钱,赤苓皮四钱,忍冬藤五钱,地丁草钱半,保和丸布包五钱,建泻三钱,赤芍药二钱,枳壳同炒钱半,白藓皮三钱,焦麦芽三钱,丝瓜络三钱。”

  接着王廷辅嘱咐道:“先开两日量,后日再来复诊。”

  婆子拿着药方去抓药,第二位是被抬过来的。

  病者十二三岁,住南城。喉中肿烂白腐,顽涎甚多,浑身大热,兼有疹子,烦渴饮冷,昏迷不识人,大便闭结,小溲短赤。https://

  王廷辅皱眉说道:“脉象浮洪,舌红苔黄腻。合参各症,因是外受风温入于阳明,上蒸于肺,故咽喉溃烂,兼有疹子,正是温热欲出不得所致。”

  “大夫,我弟为何服药后,反而昏迷不醒?”病者兄长问道,他也听不明白什么风温入阳明之类的术语。着急的问道。

  “前医专用滋阴之药,闭塞外邪,使不得出,故致神昏不识人。”王廷辅解释道。

  病者兄长显然没有听懂,但也明白了一点,是之前的大夫用错了药。恨恨道:“下次若叫我再遇到他,必打他个半死。”

  王廷辅并不理会他,转身对讲师说道:“风寒温散,风温凉散,凡是外感自汗不用表散之理。此乃温症最重之一端,非用大剂清解不足以驱此温邪也。”

  小方脉科讲师是万邦宁,父亲万密斋乃当今公认的医术第一,而万邦宁本人也是三朝御医。

  万邦宁点了点头,开口道:“说说你的用药思路。”

  王廷辅缓缓说道:“内服汤药,外用吹药。葛根主身大热烦渴,用以为君;佐以薄荷、菊花以解其表,再用石膏以清其里,板蓝根、贝母、土牛膝以清理咽喉,鲜苇根以透发疹子;双花、丹皮、芍药以之为使。又因过服滋腻之药,再加瓜蒌以治胸结;又恐喉间肿甚,不能下药,先用《圣惠方》地龙鸡子白法,以开喉闭。外吹锡类散,以治腐烂。”

  万邦宁听着王廷辅的话,不住点头,待他说完,露出笑容,拍了拍他肩膀,虽没说什么,但意思很明显。

  王廷辅让学徒抓来鲜地龙,研烂,以鸡蛋清搅和,给病者灌下。

  张介宾知道这正是《圣惠方》的治喉闭法,用鲜地龙一条,研烂,以鸡子白搅和,灌入即通。

  果然,病者服地龙后,喉肿渐消,饮水也不再呛。

  王廷辅此时已经开好方,递给万邦宁审核。

  只见方子写着:“生葛根五钱,白菊花二钱,板蓝根三钱,土牛膝三钱,金银花二钱,苏薄荷二钱,生石膏捣三钱,川贝母三钱,鲜苇根五钱,粉丹皮二钱,生白芍二钱,全瓜蒌三钱,粉甘草一钱。”

  还贴心的写下煎药方法和服药之法:“用水6茶碗,单煮葛根成5茶碗,再纳诸药煮成3碗,分3次服。”

  药煎熬服后,病者身热渐退,疹子渐消。再吹锡类散后,白腐即随涎而出。

  王廷辅嘱咐道:“我再给你开一副药,回去服用,明日再来复诊。”

  病者兄弟忙连声道谢,取药而回。

  张介宾很是兴奋,比自己治好病还要激动:“可以啊,以前常听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我还不相信,今日信矣!”

  “先前还觉得我们京畿医家还不错,今日方知,人外有人。我这点道行,勉强算是及格吧!”王廷辅却摇了摇头说道,方才他也到处转了转,发现山西、山东、河南医学生明显要比京畿医学生要强上一筹。

  万邦宁并不知道四地医学生的差距,他根本就不管众人来自何地,只论医术高低。此时闻言说道:“别的科房我不知道,我的小方脉科,目前还是你的医术最好,不输于其他医士医生。”

  这话一出,众人哗然,万家可是儿科世家,万密斋更是能和钱乙(宋代医家,儿科的奠基人)相提并论的儿医圣手。他们并不知道,一百年后,万密斋更是会被康熙封为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