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叔不是小K 作品

第141章 自在门往事


  神侯府内堂,气氛有点肃穆。

  诸葛先生刚从宫里回府,无情和铁手却已经等候他多时了。

  有一个坏消息要回禀他。

  难办且棘手的消息。

  普通的坏消息,四大名捕是不会去打扰诸葛先生的。

  他太忙了。

  也太累了。

  诸葛先生游走于皇帝,朝廷各党派之间,每日面对的是权谋算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当今大宋奸佞横行,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他们施阴谋,搞诡计,谗上媚贵,混淆视听。

  大多数的朝臣惧怕蔡京等人罗列罪名,无中生有,搞得满朝文武人人生畏。都有本不敢奏,有话不敢说,明哲保身,无心治国。

  普天下之人,只怨当朝,又怨先帝,早就民力已衰,国之不国。

  唯有诸葛先生敢于抗疏力谏,请辩忠奸,倡议廉奉,推举贤士,给危难中的大宋保留着一丝元气。

  可今天的事不同寻常。

  是自在门的事。

  也算是家事。

  诸葛先生是自在门的人,这事不可不管。

  不能不管。

  不得不管。

  铁手把事情大概的经过说了下:大顺钱庄三十万两白银被劫,十九条人命。通宝商号二十万两白银被抢,十七条人命。桃园县命案,捕头刘武及手下捕快,平民二十八条人命。海地村被屠村,上上下下一百六十三条人命。

  每一桩劫案,血案,都是惨案。

  而凶手就是自在门三代弟子里的沈虎禅。

  他是懒残大师的高徒。

  懒残大师是老四大名捕,诸葛先生的大师兄。他心性温厚,淡漠名利,武功高深莫测。

  师父韦青青青因为知道他门下四个徒弟中,要以诸葛正我的天性、根基、遇合、才干最为翘楚。

  他生恐有朝一日诸葛正我误入魔道,殆害人间,那便无人可制了。故而创下“六合青龙乾坤大阵”,交给了首席弟子叶哀禅,用来制衡诸葛正我。

  叶哀禅因与唐门未来的衣钵继承人唐乃子有过一段惊世情缘,只可惜最后无果而终。后来他又犯了重罪,为避祸选择度牒出家,自号“懒残大师”。由于事业,感情的种种波折,使其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迹山林,消声遗迹。

  懒残大师已不问世事多年,终日青灯古佛,晨钟暮鼓。与几位师弟也早就不相往来,甚至连书信也没有过。

  就连当年自在门的重大变故,诸葛正我,天衣居士,元十三限在甜山同门互斗时,懒残大师都没有出手阻止或者参与。

  他知道那是自在门的劫数。

  劫数是逃不开,避不了。

  只有应劫。

  去渡劫。

  诸葛小花和元十三限从拜入自在门后,其实就是对手了,一直在较劲。

  有明争。

  有暗斗。

  元十三限虽是惊才绝艳的人物,可心高气傲,总是妒忌诸葛小花。

  老四大名捕时期,二人表现最为出挑和抢眼,不论是惩奸除恶,破案缉凶,都展现了极强的干劲和好胜心。

  江湖上无论怎么风云变幻,诸葛正我总是略胜一筹。

  元十三限不服。

  神宗,哲宗时期,二人从政。

  诸葛正我受到王安石的越次赏拔,与王韶策上平戎三策,积极推动变法革新,仕途大好。

  哲宗时期司马光拜相,他主张无为而治,趁机开始对新党清算打击,王安石失势。诸葛正我作为新党本该受牵连,却因与苏氏三父子交好,依然为司马光重用。

  徽宗时期司马光死后,蔡京得势拜相,位居太师。诸葛正我作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又几次救过皇帝的性命,还是被赵佶留用,地位不坠。

  相比起来,元十三限可谓是凤泊鸾飘,仕途上郁郁不得志。

  在王安石越次入对、大权在握之际,他投效皇弟赵颢,而遭王安石弃而不用。到司马光上位之时,报复新党,他因受蔡确之连累,被贬戎川。直至蔡京任相,因要节制诸葛正我,所以才调他回京师,但又忌惮元十三限的能力,防他坐大,闲置不用。

  二人截然不同的命运,又再次加剧了师兄弟之间的矛盾。

  元十三限仍是不服。

  最造化弄人的是,二人在爱情上也是对手。

  他们同时遇到智小镜,都爱上了她。

  这一次元十三限赢了,也输了。

  小镜姑娘嫁给了他,元十三限认为自己终于胜了一回时,发现其实小镜深爱的是诸葛小花。

  他在感情上还是没赢。

  外表,才情,武功,志向都出色的元十三限却自始至终差了那么一点运气。

  懒残大师看在眼里,心里明白这是二人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