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虹 作品

第54章 银尾禺狨 一(第2页)

  听到银尾禺狨的情况后,任无恶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觉得这个老六只怕比通风猿更难对付,让他出山绝非易事。

  快到清凉山时,他的这种预感是愈发强烈,又因为清凉山和太清山相距很近,为了不引来没必要的麻烦,他便易容成了一个云游四方的道士,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色道袍,赤足草履,三十上下的年纪,结丹初期修为,外表也不算出众,但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气韵神采。

  要去清凉山必须经过太清山,沿途他也遇到了不少太清道弟子,也从一些人口中打听到了一些太清山的情况。

  太清山并非什么禁地禁区,任何人都可以进山游玩,修士常人并无区别,山里唯一的禁地是太清山的主峰凝阳峰,那是太清道掌教居住之所,名为太清宫。

  太清大殿就在太清宫内,太清道的化神期修士也都在太清宫内修炼。

  除了凝阳峰外,太清山其他地方,人们都可以随意进出,但有些地方也会有一些禁制阵法,一般都是有人修炼的洞府周围。

  每年去太清山的人是络绎不绝,很多人是想在山里碰碰运气,期望可以获得仙缘,得到真人的垂青。

  也有一些外地道士是抱着朝圣之心去来太清山的,因为很多道士心里,太清山便是圣地般的存在,此生来一次便是死而无憾。

  任无恶在路上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道士,此人是筑基后期,但年龄已是不小,满头白发不说,容貌已是极为苍老,一看就是寿元将尽之人。

  这位老道真是名副其实的老道了,孤身一人,不远万里从台州来到了阳州,为的就是临死前看一眼太清山,踏入这方圣地,留下一点点印记。

  老道自称一行,出家于白云山白云观,今年正好二百岁。

  任无恶在路上见到白发苍苍,形单影只的一行,不免有些好奇,便上前和他攀谈起来。

  一行道人虽然年老,但也没到老眼昏花的程度,还能看出任无恶是结丹期修士,自然是以晚辈自居。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任无恶听到一行这个道号后,就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应该从哪里听过这个道号,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了。

  正是有这种感觉,他才和一行道人边走边聊起来。

  其实一行道人也在暗暗奇怪,不知道这位前辈为何会对自己这个快死的老道如此……关照,心里多少有些惶恐,但转念一想,自己已是将死之人,身上也没有多少灵石,对方应该不会有什么恶意,也许就是想找个伴聊聊天吧!

  和一行道人闲聊一阵后,任无恶忽然想起一事,便问道“不瞒道友,我也是台州人,只是以前并未听说过白云山,不知道此山具体位置是在哪里?”

  一行道人听到对方也是来自于台州,是甚为惊喜,忙道“原来前辈也是台州人,难怪晚辈见到前辈有种亲切感,白云山是在肃国龙山郡甘谷府的白云镇,是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小山头,名不见经传,前辈自然不知。”

  听到白云山竟然也是在肃国而且还是在龙山郡,任无恶心头一震,那里可是他的故乡啊!

  暗暗感叹着,他随口道“也真是巧了,我也是龙山郡人,但是在天水府。”

  一行道人大喜道“原来前辈也是出生于龙山郡,甘谷府和天水府相邻,晚辈当年也曾在天水府游历过一段时间,我记得那时候晚辈刚刚进入炼气大圆满,应该是五十岁上下……”

  他在回忆,边想边说,却不知任无恶神色陡变,眼睛里精光大盛,明锐无比,闪亮似电,如果他见到了定会骇然失色,惊惧惶恐。

  任无恶终于想到了何时何地在何人嘴里听过一行道人这个名称,正是当年在任家村老家他大伯任崇岳口中。

  他记得很清楚,当年就是一个自称是来自于白云山的一行道人,告诉大伯任崇岳,说那场害死村里很多人包括他父母的瘟疫,就是他这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带来的,就是一行道人说他是白虎星,还告诉任崇岳,在他十四岁时,会有天雷将他轰杀,也就是一行道人仅凭几句话,将他差点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就是这个一行道人改变他的人生命运!

  一行道人,他早该想到才对,这个名字其实早就铭刻在了他心上,可他居然现在才想起来,真是可笑!

  看看还在回忆述说的一行道人,任无恶暗叹道,谁能想到我还能见到一行道人,而且还是时隔这么久,而且还是在他寿元将尽之时,难道这就是天意吗?是老天将他送到了我眼前,让我亲手了结这段……恩怨吗?

  一行啊一行,你真的是那个一行吗?

  默默说着,他又问道“说起家乡,我又想起了一段往事,不知道友可曾听过。”

  一行道人忙道“前辈请说。”

  任无恶想想道“我记得当年在天水府龙山郡大河镇曾有过一场瘟疫,那场瘟疫可是夺取了很多人的性命,受灾最严重的村子……我记得是……”

  他故意在想,一行道人忙道“前辈说的可是那个任家村?”

  任无恶心头一动,故作恍然道“对,就是任家村,原来你也知道那个村子。”

  一行道人叹道“那村子是死了一大半人,晚辈当年还在那村子里待过一段时间,说来惭愧,那时候晚辈本事低微,遇到瘟疫也是少有办法,但晚辈当时随身携带着一些先师炼制的丹药,本着上天有好生之德之心,就尝试着救治了一些病人,算是做了一些功德。”

  任无恶看看他道“那村里人对道友应该是感恩待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