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尤卫东


  稍微打听了一下那个所谓的“尤家二丫头”,又问有没有忌口,

  杨阿姨不疑有他,简单给介绍了一下。

  末了拍拍他的肩膀,故作神秘道:“我这孙女也算个吃家,又是从崇庆来的,你可得拿出真本事。”

  “瞧您这话说的,好像我以前都是敷衍了事似的,没那话,我每次可都是用心做的。”

  “开个玩笑,那你忙,我一会给你拿点西瓜过来。说是立了秋,可这天还是挺热的,到9月就好了...”杨阿姨絮絮叨叨地出去了。

  看来想错了,此尤非彼尤。

  尤卫东?这名字够霸气,挺符合这个年代的风格。

  符合是符合,可一个女孩叫这名字还是听着有些怪怪的。

  说她是徐颖小时候的朋友,那应该是个地地道道的燕京丫头。

  燕京人都爱吃炸酱面,主食就弄炸酱面得了。

  燕京炸酱面需要黄酱和甜面酱,可徐部长是四川人,依照其平时的饮食习惯,厨房并没有黄酱,甜面酱倒是有。

  那就只能用豆瓣酱代替,味道也不会差。

  根据现有食材很快定好了菜谱,许大厨便忙活起来。

  ..................

  杨阿姨跟上次一样切了些西瓜送去厨房,便端着剩余的西瓜来到书房找孙女。

  毕竟一年到头只能见一次面,平时她在家也挺寂寞,丈夫每天都要上班,好不容易孙女来了,那还不得多亲近亲近。

  徐颖正在摆弄留声机,杨阿姨笑呵呵地凑过去:“小颖,你从来没在夏天来过燕京吧,觉得燕京跟崇庆哪个城市更热?”

  “温度倒是差不多,就是燕京太干燥,崇庆空气比较湿润,但是冬天崇庆可就巴适多了,燕京太冷。”

  杨阿姨一听“巴适”这俩字就忍俊不禁:“用国语说川话听着怪怪的。”

  徐颖反应过来,也笑了,“您的川话都忘得差不多了吧?”

  “那哪能忘呢,只是来了燕京说了十几年国语,再说川话有些不适应。”

  “语言只是一方面,我当时可是捱了好几年才慢慢适应这儿的冬天,实在太冷了,感觉那股子冷气直往骨头缝里钻,别提多难受了。来,吃点西瓜。”

  徐颖放好唱片开始播放,在沙发上坐下吃西瓜。

  一阵激昂悲怆的音乐响了起来,杨阿姨一听就笑了:“这是你爷爷今年最爱听的一首曲子,好像叫什么命运交响曲,每次和小许下棋的时候都要放。”

  徐颖有些惊讶道:“许师傅会下围棋?他不就是个川菜师傅嘛,爷爷棋力可不弱。”

  “而且我看他好像还不到30,比咱们崇庆那些国营饭店的大师傅年轻多了,厨艺有您说的那么厉害吗?”

  杨阿姨轻轻拍了拍孙女的腿,笑道:“人不可貌相,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对了,尤家丫头什么时候过来?”

  徐颖嘴里包着西瓜,含糊不清地说:“吃完西瓜我就去找她。”

  ..................

  下午快6点的时候,徐部长下班回来了。

  他也挺喜欢这个最先出生的孙女,只是身为爷爷,又身居高位,肯定不可能像奶奶那样亲昵宠溺。

  到了书房门前就听到里边传出的音乐,他会心一笑推开房门,两个丫头在下围棋。

  其中一个自然是孙女,另外一个女孩长着一张白白净净的瓜子脸,眉眼异常清丽,梳着两根小辫,辫尾像两把小刷子,正是尤卫东。

  两人见徐部长进来,忙站起来打招呼。

  “你们玩你们的,我拿本书去会客厅看,估计饭也快好了。小霞可是好久都没来我家做客了,今天得多吃点,有大师傅炒菜。”

  徐部长十分开心,笑着走过去看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