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打油诗


  徐部长也看过神雕系列的前两部,肯定知道这书是哪里来的,只是懒得说罢了。

  由此可见他是个比较开明的人,不然也不会允许孙女看这种“封资修”的书籍。

  这种侠义小说要较真的话,里边全是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轻功怎么可能让身体变轻,内力又怎么可能做到隔空取物,隔空打人等等,完全不符合科学理论和唯物主义。

  杨阿姨挺喜欢看这种小说,当即拿着前四册就去了楼上,只给徐颖留下了第五册。

  徐颖非常自律,说不看就不看,并不纠缠,只是把第五册拿在手上随意翻着。

  “这书真不错,还有配图呢。”

  翻到最后,突然在文章结尾发现了两行娟秀的钢笔字。

  徐颖认识尤卫东的笔迹,奇道:“这是尤卫东写的?”

  许大茂把头凑过去一看,确实是她写的,是一首诗:

  谨将金针约再聚,女儿心思凭谁诉。

  别时容易见时难,别人骑马我骑驴。

  许大茂看得直乐,这诗前三句挺正常的,也押韵,无非就是说郭襄痴恋杨过,华山一别之后,终其一生也不曾相见。

  可最后一句是怎么个意思。

  诗的最后一句一般都是点睛之笔,这首诗就因为最后一句风格突变,成了打油诗。

  别人骑马我骑驴,出自《增广贤文》,一般都用来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一种比较豁达的心态。

  尤凤霞那小丫头意思难道是说论和自己的感情,她肯定比不上秦京茹,但比徐颖强?

  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小丫头看完了小说,一边感慨郭襄的痴情和执着,一边冥思苦想,写出了前面三句。

  随即想起徐颖居然想截胡,甚至还想比我跟队长的关系还亲,那我可不能惯着你,于是写下了最后一句来调侃一下。

  这小丫头真是古灵精怪,在这暗戳戳地秀优越感呢,可惜只是对牛弹琴。

  徐颖看得一头雾水,前三句她能理解,最后一句就看不懂了。

  许大茂解释道:“这一句是说郭襄骑着毛驴苦苦寻找杨过二十四年,最终却一无所获,后来顿悟以后就开宗立派了。”

  “郭襄真是个瓜娃子,人家双宿双飞,怎么可能让你去当电灯泡。”

  徐颖对郭襄的做法并没有感同身受,反而嗤之以鼻,“有那寻人的功夫还不如多杀几个蒙古鞑子。”

  同样是15岁的女孩,性格不一样,对人物的理解也不一样。

  徐颖对尤凤霞的小心思一无所觉,又把诗读了两遍,突然想起了什么,指着字问:“队长,你这书还是先给尤卫东看了?”

  许大茂理所当然道:“多新鲜呐,她是我妹妹,我当然要先给她看了。”

  徐颖又有点气不顺了,嚷嚷道:“上次我好心好意给你泡茶,就是为了先看小说,你可倒好,居然说话不算数!”

  好一个塑料姐妹情,书都拿到手了还在乎这个,难怪尤凤霞要调侃你呢。

  不知道怎么回事,徐颖一听尤卫东在他心里比自己重要,她这心里就不太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