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妥协


  “因为我朋友不知道是真是假,直到连续几次的梦境都得到了证实,她才下定决心让我跟徐部长说起这事。”

  这话里其实有漏洞,但许大茂有意使用春秋语法,李老一时也无法抓住什么明显的破绽。

  “小许,我姑且相信你,那么请你告诉我接下来的6级以上地震会发生在哪里。”

  许大茂在脑海里翻了一下书,语气十分轻松:“也甭下次了,我直接把下面两次都告诉您吧。”

  “今年5月11号,新僵乌鲁克恰提;8月30号,川省炉霍。”

  李老看许大茂说的这么笃定,心中倒是相信了九成。

  主要是这次河间之行给他的震撼太大了,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又思考半晌,李老抛出了心中最后的疑问。

  “小许,既然你那位朋友是在梦境里看到的未来,那他有没有描述一下那副场景?”

  “实在太过惊心动魄,她不愿意再去回想,只是写过两个很短的句子。”

  许大茂在脑海里打开笔记本上的维基百科,搜出塘山抗震纪念碑的条目念了起来。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城市夷为废土。”

  后面还有关于罹难和伤残人数,还有绝户数量的描述,但许大茂没继续念下去。

  那么巨大的数字,念出来怕吓着这位老人,同时也有危言耸听之嫌。

  即便如此,作为一位资深的科学家,李老完全可以从这几十个字里感受到那种惨烈的景象——堪称旷世奇灾,山河倒悬。

  特别是最前面一句,明摆着就是在说灾难发生的时候人们都在家里睡觉。

  众所周知,半夜发生的灾难才是最恐怖的,从睡梦中惊醒本来就意识不清醒,再加上又没穿衣服......

  想起衣服,忙又问:“小许,那你那位朋友有没有说具体是在哪里,是什么时候,冬天还是夏天?”

  还好那次灾难发生的时候是夏天,如果是冬天,以北方那种天气,动不动就零下十几二十度,罹难人数怕是还要激增。

  许大茂摇摇头,故作遗憾道:“时间跨度太久远,没法确定,只知道是夏天,或许以后就能知道了。”

  李老的脸上突然涌起一团激动的红光,精神突然变得十分振奋。

  “有了你那位朋友兜底,我们科学家就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地进行科学研究,咱们国家的预测预报事业就能更蓬勃地发展,幸甚幸甚......”

  许大茂明白李老的意思,一旦能提前知道哪里会发生,就可以提前去布置各种仪器,获得第一手数据。

  这种在灾难现场获得的经验和资料可谓是千金难求。

  他由衷地说:“我相信华夏地震预测预报事业在您的领导下,一定会取得非常高的成就。”

  这位李老在71年去世的前一天,曾经遗憾地对医生说:如果能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

  只可惜时间不等人,任何人在生命面前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