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与倫比 作品

第461章 解剖外星人

“不是,这是飞马星人用来挖矿的纳米矿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纳米机器人。”

周一白控制着“银雾”飞到李启星的垃圾桶里,把里面的塑料瓶分解成了树脂颗粒,再把扔弃的玻璃烟灰缸分解成二氧化硅,并把这些分解后的颗粒堆放在李启星办公桌上。

“这......”

办公室里的人都被这些雾气一样的机器人给震惊到了。

玫瑟琳急忙向周一白说道:“你控制一下它们,我看看这团纳米机器人是怎么回事。”

“那你可要看清楚了。”

周一白悬停“银雾”团在空中,任玫瑟琳教授观察。

玫瑟琳教授用肉眼几乎看不到这些纳米机器人的存在。

也就是说,这团“银雾”的单个纳米机器人,起码是雾气级别的。

要不然也不会表现得如此像雾。

而雾气有多大?

最小的雾滴大概就1微米。

1微米也就是1000纳米。

如果这些纳米机器人的最小单位是1000纳米,那么构成这些纳米机器人的零部件起码得是皮米级别的。

在如此微小的尺度创造出拥有智能程序的机器人,玫瑟琳教授越想越觉得有一种天堑一般的差距,带来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对于像魔方体或者时空门这种超级文明遗物,那是她不可想象的神级东西,她可以不去过多考虑。

但纳米机器人这种东西,前阿尔法星文明,包括现在的兔国,都做过相关的研究,并获得一些成果。

这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想象。

比如现在在明星城的医院,就已经在使用一种仿造大肠杆菌外形制造出来体积极小的纳米机器人。

通过一根2毫米的导管对特定部位进行注射,然后利用外部产生的磁场对这种微型机器人进行引导,使它可以在人体内移动到病变部位,完成治疗工作。

在阿尔法星以前的医院里,也有利用纳米机器人对特定癌细胞进行靶向清除的。

现在的尖端实验所纳米医疗研究中心里,科学家们就已经研究出了不少用于体内送药的微型机器,以及人工制造蛋白纳米笼等研究。

但其实认真的说,目前他们研究或者制造出来的,最多只能叫纳米机器,其实和“人”字毫不相干。

因为这些用于医疗领域的纳米机器并不智能,跟“机器人”的概念没有任何关系。

即便在阿尔法星,科学家们在纳米医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究出了大量精准可控的微型机器,实现了精准的纳米医学治疗,也不能说是“纳米机器人”。

因为那其实就是一个药品搭载工具,或者说是纳米载药系统。

距离眼前这种自主飞行,还能进行意识操控的纳米机器人,科技含量相差十万八千里。

更离谱的是,这竟然只是用来采矿用的,还是从采集,分解,提炼一条龙。

要知道这里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极高的智能以及精确到极致的操作。

每一个纳米机器人都必须要有一套智能程序,能量供应系统,物质识别能力,物质分离等等一系列微观层面的操作。

建造几十公里的宇宙飞船,那是宏观层面上的操作,这种反而会简单。

兔国现在就在阿尔法星太空中,建造一个覆盖面积二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太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