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 作品

第七百零七章 不孝子(第二更求月票)(第2页)

    香味立时扑鼻而来。


    小棠道:“要是福晋觉得辣椒辣了,用煎饼夹着吃。”


    舒舒点着头,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串,入口就是一阵满足。


    上辈子小时候还以为辣跟酸甜苦咸一样是味觉,大了才知晓是痛觉。


    辣椒在味蕾上炙烤的感觉,太过瘾了。


    什么香料也没放,辣椒就足以缓和羊肉的腥膻油腻。


    羊肉串上带了油脂的部分,都是烤成了金黄色,带了焦香。


    舒舒一口气吃了三串,舌头都辣麻了,看着小棠道:“想吃甜的解解辣,糖水桃子还有么?”


    小棠道:“还有好几坛子没开的,奴婢这就去盛。”


    等到小棠走后,舒舒放缓了速度,又干掉了几串羊肉串、两串白菜串。


    这会儿功夫,糖水桃肉也端来了。


    现在吃着冷丝丝的,倒是正好。


    九阿哥在旁,看着肚子都跟着不舒坦了,关切道:“这又是热的,又是凉的,吃着没事吧?”


    舒舒道:“没事。”


    眼见着九阿哥的面都泡的更软了,舒舒道:“再给爷煮一碗吧,这都耽搁了……”


    九阿哥摇摇头道:“爷吃的差不多了。”


    这一餐饭,舒舒吃得心满意足,九阿哥却心疼了。


    他想了想,道:“也不能总是想起来吃什么,这样等着,哪里受得了?要不你回头写个单子,将想要吃的,可能会吃的东西都列出来,叫膳房预备好,这样想吃什么也不用等那么久……”)


    舒舒也觉得这样点菜难熬了。


    每次都等那么久。


    她有什么想吃的?


    水煮鱼。


    毛血旺。


    辣子鸡·


    小酥肉。


    川菜馆的菜谱上有的,她都想吃。


    九阿哥见她意动,道:“想到什么了?就按你想吃的轮着来,反正爷也不挑食,跟着对付两口就行了。”


    舒舒听了,又冷静下来了。


    要是她一个人吃,让九阿哥看着,那也少了滋味儿。


    她就道:“想喝老鸭汤了,下午叫膳房炖上,等晚上喝着正好。”


    九阿哥想了想,道:“你之前涮锅子时不是爱吃炸豆皮么,也可以炸些下里头。”


    这是被舒舒念叨的。


    舒舒说要多吃鸡蛋、豆腐跟肉,奶干也要多吃些,小孩子才长得好。


    舒舒点头道:“那就加一份。”


    等到两人膳桌撤下去,熏炉已经搁在书房的炕上了。


    立秋后收起的羊毛挂毯也拿了出来,重新放在书房的多宝阁上。


    就是屋里用的上等红螺炭都抬了两筐回来。


    不过现在是中午,外头暖和,屋子里也不冷,舒舒就没有叫人点火。


    她跟九阿哥笑道:“用不了两日,爷就是不孝子了。”


    年后康熙清理内务府,清退了好多人。


    尤其是后宫妃主的娘家人,御膳房的几家都清退了。


    要是明白人,自然晓得这是圣命;可要是煳涂的,或者是欺软怕硬的,少不得把这一笔账放在九阿哥头上。


    也就是这半年来,九阿哥成了“爱子”,加上行事也没有出褶子,才没有人敢折腾。


    可是这“不孝”之举出来,那还能便宜了他?


    非议是少不了的。


    九阿哥摸着下巴,道:“爷是给他们挖坑,又不是自己掉坑,也当做个准备。”


    等到下午,去了内务府,九阿哥就打发孙金带了两个笔帖式从宁寿宫开始,挨个宫的请见总管太监,传了九阿哥的话。


    今冬炭火充足,天气冷的早,要是哪个长辈觉得屋子阴凉,可以打发人去内务府提前支取炭火,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再核算超额总数,从下一年的炭火中扣除。


    若是有剩的,也按照内务府账面的价格,折算成银钱支给。


    如今东西十二宫,东六宫的承乾宫、景仁宫空着,景阳宫做了内藏书处。


    剩下九个宫室,都有主位妃嫔在。


    当天下午,就晓得了内务府今年的“新政”


    木。


    延禧宫,正殿。


    惠妃点头道:“有个自己人盯着就是不一样,外官哪儿晓得宫里是冷是热,今年确实冷得早。”


    宫女道:“娘娘,那咱们要提前领炭么?”


    惠妃点头道:“领吧,要不然后头的几个也不敢贸然行事。”


    九阿哥可贵的是,不单单是提了可提前支取炭火,还说明白了炭火核算之事。


    如此,即便提前打发人去领炭,也不用担心被内务府的奴才勒索。


    真要是日子过的拮据的,每年冬天少支些炭,明年开春还能有一笔闲钱。


    至于冷不冷的。


    反正进了十月有地龙,到时候即便屋子不暖和,也冻不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