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争抢


  外面围观的人多,于是老黄带着丛澜到了隔间里。

  熟练地消毒,酒精太疼,就换了碘酒,老黄也是一个很贴心的人。

  “来了?”他抽空瞥了眼后续进来的几人,随口打了招呼。

  郁红叶看着丛澜正在被清理的手心,说实话确实很心疼,但她忍住了,没有说什么责怪教练的话,这也实在不能埋怨人家。

  郁红叶都懂得的。

  “都说了要小心小心,天天毛毛躁躁的。”她走近到了丛澜身边,探头去看,嘴里不饶人,眼睛里却是满满的担心。

  丛澜嘿嘿笑了两声,用空着的右手扒拉了她两下:“没事,不疼。”

  手心不算疼,就是手指上那道现在有点突突的刺痛。

  于谨搁旁边看得也是一脸关怀,皱巴着脸。

  方晨挺欣赏丛澜这个态度的:“小姑娘性格不错。”

  丛澜看了看她:“谢谢夸奖。”

  方晨笑了笑。

  老黄收拾好了,给她包扎好,嘱咐道:“这两天别沾水。”

  丛澜哦了哦,表示知道了。

  但一会儿还要继续去练的。

  趁着在室内这点工夫,老黄点了点跟进来的方晨和于谨,道:“有事现在就说了吧,也别等了,没得麻烦。”

  方晨:“好啊。”

  于谨也没有异议。

  两人来此都是为了丛澜,还都是想让她进国家队。区别在于为的是丛澜跟随的教练。

  方晨之前带出来了两个不错的学生,在美国那边拿了不少的奖项,还曾经拿过世界冠军,也就是世锦赛的金牌。

  2010的冬奥上发挥失常,得了个第六。

  老黄看了眼于谨,直把自己的学生看得憋屈不已。

  于谨也知道,早在07年的时候,国家队这边就有人跟方晨联络,希望她可以回国执教。

  在这几年里,国家队有几个队员外训,就是通过方晨的那个国际运动中心找的教练和团队。

  实际上,这个运动中心的各项配套措施做得是真不错,里面的教练员也都是退役的运动员,全是佼佼者。

  男单、女单、双人滑、冰舞,四项退役运动员他们都有。

  方晨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成绩,对她这个与他人合作的运动中心很是自豪。

  这其实也是她最大的依仗。

  国际上,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基本上每个国家都有一到两个出名的教练员,他们带学生都是出了名的厉害。

  方晨的这个运动中心简写叫做cr,取名current,当下的意思。

  “我即将带队女单组,也将我的整个团队资源带了回来,不论是日常训练还是编舞,都会很方便。”方晨说起这话的时候是谦虚的姿态,同时也是彰显自己的能力。

  她相信,于谨在这方面是比不过自己的。

  但出乎她的意料,听到这么完善的团队后勤保障,面前这个不足12岁的小姑娘一脸淡然,并没有方晨所意料的惊讶惊喜。

  丛澜:不好意思我自己也有,还自带一整个随时随地的冰场,冰面随便我掺牛奶的那种哦!滑起来超舒服的。

  方晨说完后,看到丛澜礼貌地颔首,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

  方晨:是我没讲清楚,还是小姑娘没有听明白?

  她没忍住,直白明了地说道:“我这一次回来,是想为我们国家培养出一位乃至几位优秀的运动员,更希望她能够在四年后站上那三个台子之一。”

  丛澜看向她。

  方晨疑惑:“嗯?”

  丛澜笑了笑,露出了梨涡,坦言:“我只是以为,方教练您会说冲着第一去的。”

  方晨愣住了。

  这一次的温哥华冬奥成绩,让总局对花样滑冰倾注了很大的期待与资源。

  他们希望,双人滑可以继续保持,单人滑与冰舞那也得往前进一进。

  以前冬训中心这里申请外训,还要推三阻四,现在直接给了大量的资金,不仅能将有前途的运动员直接送到国外俱乐部,还可以邀请国外的教练来合作交流。

  方晨早两年其实有过合作意向,但她开价有点高,最后没有谈妥。

  这一次她回来,想必是一些条款比较满意。

  但她是要带出成绩的,可偏偏这一点,看的不只是她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女单运动员本身。

  国家队的梯队建设是有的,成年组到青少年组的人都齐全,就是高度可能跟不上。

  方晨最近在跟总局那边的人商谈合约的内容,其中要下的军令状里,拉锯到最后,确定的是她要将女单成绩提高到冬奥前十。

  她的合约只到2014年索契冬奥会,之后是否还要继续执教、合作,就要另行商议了。

  说得多了久了,方晨在放话上就显得斟酌了许多。

  她刚才在外面也看到了丛澜的表现,那个3a确实没跳好,但丛澜的2a特别漂亮,还有举手的姿态,包括进入、滑出都有难度步法,这说明丛澜在a跳上是有天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