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这样啊


  于谨可太知道了。

  不过他知道得也不算早,顶多是昨晚上才从张简方那里听了一嘴。

  距离冬奥越来越近,对女单冠军势在必得的大鹅,加紧了场外的部署。

  花样滑冰是看选手自己发挥的运动,不像是速滑等,会被对手干扰到。

  冰面宽阔,能滑成什么模样,全依赖选手自身水平。

  这个里面,包括技术与心态。

  但场外同样凶狠。

  有人雇凶伤人,有人车祸遇险,有人流感生病,有人水中被投毒……或者是天灾,或者是人祸。

  现在不能这样做了,随着科技的发达,就有了另外的手段。

  张简方不是吃干饭的,于谨提出了国际裁判一事后,他安排了堂溪等人进修考证,也拉了科研组与国内冰协合作,周边售卖情况不错,他又正式组织了文创小组负责管理网店。

  他还拉了一个小组,为冬奥做准备。

  在分析了欧美国家历年来的手段动作之后,目前,张简方手里集成了多达五套的方案,帮助丛澜扫清冬奥之路的人为障碍。

  “你让孩子好好训练,其余的不用管,”张简方跟于谨说道,“你在训练上也加把劲,尽量避免丛澜出现大的伤病。”

  于谨懵逼应下,又听张简方道:“其他的安排我来,放心,只要孩子争气,我们都是她的后盾。”

  不等于谨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就见识到了张简方的初步安排。

  ——夏训时期,外网针对丛澜的讨论一直没有消停,从她的3a有多好看,到她的技术有哪些过人之处。

  ——以及,裁判打分的不公正性。

  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快就引起了国内外冰迷的注意,并迅速地形成了热议中心,到最后,人人情绪激动,骂国际滑联成为了每人每天的日常。

  有冰迷专门制作了表格,来对比丛澜上赛季的分数变化,对象就是娜塔莉、莉莉娅和其他的欧美女单。

  “谁都有新人时期……”这个视频的开头是这样叙述的。

  折线图上,丛澜是缓慢递进,别人是断崖上升。

  然后拉出了丛澜的跳跃片段,与别人的同类型跳跃左右分屏展示,很多时候都是对另一个人的公开处刑。

  尤其是3a,能对比的太少了,她进步飞快,后期的两个比赛稳如老狗,加分不上2都不科学。

  但她的小分表里很少能上到2分,最多就是一点几,有时候还只有0.7左右。

  与此同时,成年组可以跳3a的日本女单、欧美女单,特别是后者,落冰就给分,哪怕是明显的失误。

  视频做得很精良,措辞简练,指向性明显,处处拿数据说话,做到有理可依。

  不只是这一个视频,还有很多其他的。

  比如丛澜的3a为什么能这么好看、丛澜的技术到底高在哪里、丛澜的……

  一两个就罢了,一连串出来,多心的、动脑子的人,很容易就闻着了味儿。

  于谨也发现了,这些视频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而且隐隐有着相似感。

  直到,张简方承认,这是他找人做的,也是他联系人铺到外网的。

  “没什么,就是反向倒逼一下国际滑联。”他轻描淡写地说道。

  于谨:“能有用吗?”

  张简方想了想,道:“按照我对他们的了解,没啥大用。”

  毕竟他们有多狗,脸皮有多厚,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于谨:“……”

  那你这。

  张简方笑了起来:“但一定要做。”

  他把一个文件夹打开,里面是小组的人给他汇总的资料截图。

  “我们不做,丛澜就要被泼脏水了。”

  场外还能怎么做呢?

  还可以污蔑、捆绑、拉踩,一些熟悉的手段。

  他们想推某个人,就会大肆播出各种新闻稿,吹嘘该选手的优势。

  难度高、跳跃强——男单能上三个四周、女单的高级连跳世界第一;

  技术正确,无数人中独一份——别人的都是错的,只有他是对的。

  但这些优势,是被“吹”出来的。

  娜塔莉在去年就被大鹅冰协当做后浪第一人,频频在花滑圈子里刷脸,踩着v、e二人。

  对于v仙,说娜塔莉是她的师妹,是教练在v这个人之上总结的经验教训,给予了娜塔莉最佳的训练,教授出了一个具备高难度技术和绝佳艺术感染力的女单选手,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v仙的技术水准都要高。

  那要怎么体现这个高呢?

  很简单,每个选手在赛场的发挥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3lz,分站赛里可能会错刃,总决赛里是正确的深刃,那就把错刃的这一次拿来宣扬批判,并与娜塔莉正确的技术动图来做对比分析。

  于是就会给大众一种“哦,原来v仙的3lz是不标准的,没有她师妹的好”。

  或者,拿娜塔莉的一个高goe跳跃,来跟某人的低goe做比较。前者高飘远,后者有一定的瑕疵,如此一来,就又是“哦,原来娜塔莉居然这么强”。

  就算是在大鹅内部,选手们的待遇也是分了三六九等,娜塔莉是最好的。

  丛澜横空出世了以后,一时风头无两,比jgp的时候就隐隐地把娜塔莉这个世青赛冠军压在了下面。

  那会儿,她只是个新人,娜塔莉却是破了三个青少女单记录的上赛季世青赛冠军。

  丛澜比赛中没有失误,找op、六练时候的技术动作又会很明显,那也不是没有办法,直接用赛用的视频——找模糊不清的角度,说她的3f错刃但没被抓,说她的3lz是个平刃,说她接的第二跳里3t都踩刃了。

  点冰跳虽然是用刀齿点冰,但不意味着点冰的时候是冰刀垂直冰面,它是有个重心在前方,冰刀与冰面的角度并不算很大。

  冰面反光,找找方位,总能来个分辨不清的画面。

  娜塔莉跳跃错刃的时候,欧美很多选手跳跃错刃、偷周,在转播和回放时,镜头甚至都不敢给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