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 《飞天》


  于谨曾经问过丛澜,要不要滑中国风曲目。

  堂溪、卓铮、舒傲白等人,都曾经滑过中国风的曲目,比如《望春风》、《梁祝》、《龙的传人》等等。

  不只是他们,国外选手也滑过。

  08-10两个赛季,奥地利女单pollybertha使用了《黄河协奏曲》来演绎自己的短节目。当时温哥华周期规定了燕式步,《东方红》的旋律一展开,燕式巡场将整个节目推向了高·潮,以《国际歌》的旋律结尾,寓意新的希望。

  而随后10赛季,美国一对双人al也同样使用了《黄河协奏曲》作为配乐,音乐剪辑得很不错,选择的是末尾《东方红》选段。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都将中国风曲目用在了赛用、表演滑、冰演排舞上,反馈也很不错,受到了广泛好评。

  《黄河》、《长江》、《十面埋伏》、《阿兰胡兹》、《霸王别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丛澜默默地看着他,于谨觉着这些好像确实不太适合她这个年纪,也就没有再提。

  但丛澜其实是有点想滑的。

  目前来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里的舞蹈,在花滑赛场上比较少见。

  有时候,少数,也代表着特性过强,其内蕴含的悠久文化不易于被外界所理解。

  因此,对编排的要求就会很高。

  国际编舞师大多是外国人,兔子这边一直没有很好的编舞老师,可是外国人就算喜欢、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也远不如我们自己人。

  上下五千年,这是一座怎么挖都挖不尽的宝藏。

  赛用节目里换民族风太冒险,表演滑却合适。

  丛澜自上个赛季就开始捣鼓,想寻找一个合适的方向。

  她是有些茫然的,不知道自己的这个举动是好还是坏,又会否白费心思。

  但,既然有了这个想法,不做是不是就有点亏了呢?

  老惦记着,犹犹豫豫,瑟缩不前,这不是她的风格。

  于是,丛澜就做了。

  在请来瑞塔之前,她便选好了想滑的内容——敦煌飞天。

  飞天,亦称作飞仙、飞神,是敦煌壁画里的代表文物之一,有着绵长悠远的历史。

  这是佛教与道教的融合,是西域文化、印度文化、中华文化在华夏大地上共同孕育出来的,独属于华夏的集大成艺术。

  虽然源自印度,飞天却早已经烙上了这片土地的符号。

  瑞塔编完短节目以后,丛澜依然没有给她表演滑的曲子,那会儿甚至还没剪辑好,只有之前交给她的一个粗浅de

  之前的几年也有过这样的举动,每一次的舞蹈种类还不一样,国标探戈芭蕾都有的。

  就是吧,虽然请了老师,但对队员们的要求并不高,没有强制。

  然而,张简方今年特意提了要有结业考试。标准可以放宽松,考核到底是个考试。

  丛澜倒是不介意,相反,她还很高兴。

  可以薅羊毛了!

  飞天舞属于敦煌舞的一种,而敦煌舞又是古典舞的流派之一,这不是巧了吗?

  她在意向表里写了想要会敦煌舞的老师,其余同学也没什么想法,不少人都随意,最后,就真的给丛澜请来了一位专业老师。

  蹭了国家队的便利,丛澜欣慰地省了一大笔钱。

  实际上,敦煌舞的历史不是很悠久,它诞生于1979年的舞剧《丝路花雨》,是从敦煌石窟群藏里的大量乐舞资料中总结、吸收、借鉴而来的。

  丛澜要学的是基础,她没打算利用短时间突击成为专业舞者,花滑因为一直在高速运动,在舞蹈方面的要求并不高,又因为速度,导致很多的舞蹈动作没有办法在冰面上复刻,要做的取舍与调整是很多的。

  这也是为什么,编民族特色的曲目会特别的难。

  既要有内核,又要改舞蹈动作,还得糅合了花样滑冰的技术,难上加难再加难,瑞塔头都要秃了。

  堂溪也很疲惫,她第一次接触飞天舞,要学的同样很多。再者,她以前没有编过节目,这也是头一回。

  但话说回来,能跟现今声名鹊起的新一代编舞师瑞塔合作,用心观察,能学到的东西是有很多的。

  堂溪不仅在筹备考裁判证,退役后兴趣使然,她也有点想接触编舞这个工作。

  瑞塔需要一个能顺利理解飞天舞内核的帮手,堂溪想要深入了解编舞,两人各取所需,合作起来也挺顺利的。

  丛澜:哦豁!

  总之,丛澜用短时间学会了基础的飞天舞姿,瑞塔在采风中把握住了这种舞蹈的特色,堂溪辅助她,一群人努力地录制剪辑出了曲子,第一版《飞天》出现。

  然后就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实际演练,再请专业的敦煌舞老师来纠正舞蹈细节,花费了无数人的心血,最后,才有了今日的《飞天》。

  ·

  考斯滕还是丛澜给自己设计的,参考了壁画和敦煌舞,结合了花滑的需求,最后出了这么一件。

  中间也是改了数不清多少次,更因为暂时不急着要,半个月之前丛澜才拿到最新版本。

  原想做分体式的抹胸+下裙,最后发现这样设计不太方便,很影响花滑动作,也就作罢。

  颜色选择了深绿、深红、浅黄、橘色,用肉色布料作为打底,远看的话是件抹胸和下裙,实际上是一整条裙子。

  衣领做了中高的高度,上半身接了深绿色的抹胸,往下是貌似露出的腰部和肚脐,下半身是散落的裙子。

  裙子这部分的设计挺有意思的,因旋转、跳跃的需求,导致太长不行,太短又不好看,会失去飞天的特色;思虑良久,改成了最长到膝盖、最短到大腿中部的多层裙摆,里面是深绿色,外层是深红色。

  腰部设计了垂落的长短不一的飘带,最长不足膝盖。颜色有橘红、赤灵、深绿、浅绿,两指到三指半的宽度。

  丛澜本来想在底端缀个珠子铃铛什么的,后来发现打在身上真的很疼,利索地放弃了。

  丛澜:还是小命要紧。

  腰部还压了一条很轻的合金腰链,坠子不长,就一小节,不乱也不打人,很方便。

  除了裙子上有飘带之外,胳膊上也有。

  浅黄和深红两条,中间位置被缝在了抹胸后方脊椎那儿,绕过手臂两侧,固定于胳膊肘上方的大臂臂钏上,再往下继续,留出一定的弧度,穿到了手镯上,最末剩下了不到半米,顺着手腕延伸下垂。

  双手平举的话,有点像是开业剪彩的彩带那种感觉,还是左右对称的。

  于谨:“……不会形容可以不用说话。”

  丛澜:“嘿嘿!”

  郁红叶特别挑了最适合丛澜肤色的底纱,她偏白,冰面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光板,愈发显得丛澜白皙。

  往常穿裤袜还能将就一些奇奇怪怪的颜色,这会儿上半身都要露出肉色底纱了,又有半个高领,跟她脖子和脸离得近,颜色要是深了或僵硬,那不就对比得更明显了吗?

  郁红叶找底布找到心累,好不容易翻出来一个还算可以的布料,轻薄轻透,不离近了看都会忽略底布轻纱的存在。

  壁画上的飞天形象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胸饰璎珞,臂饰镯钏,腰系长裙,赤脚外露。

  丛澜做不到最后四个字,前面仨还是没有问题的。

  后来她发现,前面这个璎珞也不太行。

  脖子里挂着那种金属的夸张首饰,跳跃时候砸到脸和下巴上那可真是疼啊!

  再换别的项链,小的不好看不明显,胸部以上可是没有装饰的。

  大的话又重蹈覆辙,让人惨叫连连。

  要不说孩子打小就聪明呢,丛澜干脆推翻了最初的分体式设计,改了连体的裙子。

  用肉色打底布料做了长袖半领连衣裙,特别做出来一个领子是为了做假璎珞——辛抒怀用金色的水钻、亮片、珠子,在领子上给丛澜拼了一个项链。

  没做成金属璎珞的模样,只是在领子上围了一圈,其余的空白留着给丛澜做别的用处了——

  衣袖、胸前、腰腹部的肉色空白处,用幻彩的深红与金色水钻,做了曲线的流水纹,分布很宽泛,并没有离得太近。

  布料特别的贴近肤色,又想营造轻盈感,所以比较透,远看倒真的像是她皮肤上的绘画似的。

  为了配合整体,手腕间还戴了宽一些的花丝工艺手镯,刚好压住服帖的衣袖,勾带延伸至指尖,固定整个衣袖的长裤,避免大开大合的动作使得袖子缩回手臂。

  没有穿裤袜,因为这样会很生硬。改了条宽松的浅黄偏蜜合色的轻纱宽松裤子,尾端收在冰鞋里面,滑行会有风吹起,能隐约看到腿型。

  整个考斯滕的颜色搭配很和谐,撞色中带着中华文化的美。

  在裙子的布料上其实还绘制了祥云纹、火焰纹,各不相同,是从壁画里截取的纹样,丛澜做了变形。

  原是想绣上去,后来发现太麻烦,没时间了,就直接画在了布料上面。

  发型也简单,没做飞天髻,也没搞复杂需要发包的传统发髻,而是将头发分成了四个部分,上面一左一右地扎了俩马尾,末尾绑好,翻折扭到中间压在头顶,两侧编好的辫子向上缠绕,u卡固定,跟小兔耳朵似的,一个小小的飞天髻就做好了。

  用的还都是自己的头发,不沉,不影响动作。

  簪钗用不了,一个旋转就能把所有的发饰都甩出去,最后定了个花丝镶嵌制作的小发冠。

  中心是比青枣大一点的莲花纹,两侧做了蝴蝶的蝶翅,整体很小,刚好扣在双髻的中间。

  本来就打算在脑袋后面垂三四条细的发带,这下子干脆连在发冠侧边了,还能固定住不让它乱跑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