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自由滑弥补


  话虽如此,但丛澜依然很气。

  面对着于谨的时候,丛澜安慰他没关系,实际上回到了酒店房间里,她对着枕头捶了五分钟。

  宋茗茗:“澜澜你是把它当成icu了吗?”

  丛澜发丝凌乱,pu地吹了下沾到脸上的头发,恨恨地道:“对!就那群瞎眼就业的!”

  goe也压了,压得太明显了。

  她跳跃比其他人要好,但给分极少,别人加0.71她这里就是0.54,综合下来损失了不少分数。

  丛澜:“这批裁判是跟我有仇吗?”

  搞这么狠?

  那张简方把coc的九个正常人搜来,真是费了大力气哦。

  宋茗茗:“也不是跟你有仇,可能……跟我们大家都有仇。”

  丛澜:“……你说得很有道理。”

  其实他们队里不怎么交谈裁判评分一事,都知道会被压分,所以中国队出去的选手技术动作是最标准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挣到自己的分数。

  偶尔会骂两句国际滑联和裁判什么的,但大家不会将心神浪费在埋怨上,自怨自艾为什么我没有个好国籍,为什么裁判看国籍下菜碟……

  主要是因为没用,不如出去跑两圈,再不济压压腿开开筋也行。

  教练们扯着扯着骂两句,那是说顺口了,等拐回来,还是老老实实地商讨要如何制定赛季训练计划,落脚点还是训练。

  为什么一样的动作,我的分数这么少,别的人那么高?

  ——不是没有人这样想。

  也会抱怨,也会吐槽,说完就认命加练,争取将技术动作做得更好。

  就像是丛澜,今天气急了才这样做,平日里她多给icu那群人一个眼神,就算她输。

  出了一通气,她随便扒拉了一下头发,找个皮筋给扎了起来。

  不能再想这件事,越想越气,她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发呆。

  晚上吃饭有些晚了,这会儿不饿。

  明天还有比赛,不用早起,所以也不担心起不来。

  宋茗茗也是,她俩的赛程都靠后,就连op也是下午才开始的。

  不像男单和双人,大清早就得分组去场馆里op。

  丛澜闭上眼睛,进入了意念空间。

  她打算今天多练二十分钟。

  宋茗茗见丛澜没动静了,轻轻地喊了她一声:“澜澜?”

  没听见回音,估计对方睡着了。

  宋茗茗:“睡眠质量真好。”

  她把床头的灯关掉,裹着被子睡了过去。

  半晌后,丛澜自意念空间醒来,累得要死,扭头看了眼另一个床上安静睡觉的宋茗茗,她笑了笑,翻个身,也睡了。

  ·

  对法国站丛澜短节目得分不满的,又何止是她呢?

  熬夜看比赛的人在三四点的凌晨跑上网,慷慨激昂地送去了他们对于本次分站赛裁判组的忠心问候。

  于谨还算贴心,张简方大半夜没有被吵醒,但第二日一早,他就得知了此事,当下也是气得直跺脚。

  coc的分数还在那儿摆着呢,虽说那几位裁判和技术人员确实都是他们自己邀请的,毕竟自己主办方嘛,承办了赛事,就有着一定的权利。

  但是,他们也是在规则之内做的这一切啊!

  没有让人刻意给丛澜水分,也没有明确要求或者暗示技术组压别人的分数,一切都光明正大,全都是按照规则来的。

  只不过,冰协选好的人里,t裁和j裁都不会带着明显的国别偏见,要严抓规范动作就全部都抓,谁都别放过。

  按理说,接下来的赛事,裁判打分会参考选手之前的赛绩,一向都是这样做的,不然为什么欧美国家的选手p分会那么高?高的没有天理?

  现在轮到丛澜了,就例外了?

  张简方:“妈的。”

  coc是丛澜第一站gp赛事,其实也相当于是个标准,告诉大家,你看,她应该有这样的待遇。

  teb表示:去你大爷的。

  张简方:“匕首还没备好啊!”

  做不到图穷匕见啊!

  只能苟住啊!

  他起身去冰协,准备直接以协会成员的身份向国际滑联施压,要求正视对丛澜的打分。

  马上要索契了,再这么搞,孩子心态都得搞崩掉。

  张简方风风火火:“妈的肯定是故意的。”

  ·

  江乐心、邱司桐他们,正在对外撕逼。

  准确来讲,应该是出墙送温暖。

  运动项目虽然说是无国界,热爱的是项目本身,但其实颁奖典礼中的升国旗仪式这一点,本身就有着明显的代表性。

  江乐心他们因为丛澜的技术好喜欢她,但在最初,是因为她是自家崽子,所以才喜欢的。

  后来更偏爱了而已。

  这也就说明,很多人是会因为国籍关系,对某个、某些运动员天然产生好感或者恶感。

  讨厌丛澜的不在少数。

  她的第二站短节目分数一出,瞬间就有人仿佛抓到了把柄一般,扬眉吐气起来。

  

  

  

  江乐心:“啊啊啊啊啊啊你大爷的你才是猴子你全家都是猴子!睁着眼睛说瞎话!她技术就是女单第一!你有本事你上四周跳啊垃圾!”

  她真的是有毛病,非得来外网上找刺激,还得用词典翻译了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澜澜就算被压分也比其他人强多了!”江乐心愤怒,“一群什么都不知道的键盘侠!就会在网上逼逼!”

  跟这种人生气是气不过来的,但是看着对方得意洋洋的样子,不去争辩,反倒显得她们不占道理似的。

  江乐心一边电脑一边手机,嘴里骂骂咧咧,气急败坏地上线跟人杠。

  论坛里也有人支招,还给了复制粘贴的内容,有讲道理的正常语气、有跟杠精对骂的不讲理逻辑循环、有表情包气死人不偿命……

  深更半夜,空寂的网络世界突然变得活跃了起来,直到黎明初现,太阳升起,热度都没有回落。

  ·

  一觉无梦,丛澜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中午了,她伸了个懒腰,看到时间的时候瞬间呆住。

  “好家伙,这都睡了十个小时了……”可真够久的。

  宋茗茗早就起来了,这会儿不在房间里。

  于谨知道丛澜在睡,就没让人喊她。

  赛前还有一个自由滑的op,女单还是最后一场,所以op也排在了最末。

  像是双人,一大早六点多就去场馆做训练了。

  一般来讲,赛事当天的op安排顺序是依照比赛项目的前后,也幸亏女单在后面,不然丛澜就要错过了。

  但于谨和领队应该会喊人,毕竟是主管这方面事情的。

  “你醒了?刚好,吃点东西,一会儿带你去赛场。”于谨招呼着刚出门的她。

  丛澜:“哦。”

  双人练完了回来睡回笼觉,起太早了他们累。

  丛澜有时候op时间太早,离下午比赛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也会睡一觉,养精蓄锐嘛!

  于谨:“昨天反馈了冰面的问题,人数太多,国际滑联的人就让制冰公司检修了,今天的冰会比昨天好一些。”

  说到这里,他又顿了顿:“但也或者好不到哪儿去。”

  都一群办事不靠谱的人,法国冰协好抠搜搜的,连最重要的冰面都做不好,真是白瞎了那么多人!夶风小说

  丛澜也没抱多大的希望:“去年也没听晓彤说法国站冰面差劲啊?”

  于谨:“哦这个啊,可能确实没今年这么差。”

  丛澜:“……”

  敢情这还自带退步的?

  是制冰公司一家独大没有了竞争对手吗?

  大概是失望越大希望越大(丛澜:等等是这么说的吗),等到真的踩上了冰面,丛澜反而没有那么的难以接受了。

  行吧,总归是比昨天好一点。

  不抱希望,那就真的什么事儿都没了。

  于谨想让她自由滑放弃4t,但又想到这是个点冰跳,未必不能出来,所以丛澜打算趁op时候试试。

  如果全摔了,那就不上了。

  要是能成,就继续上呗!

  丛澜的话很朴素:“你不能说,索契的冰面就不会这样。”

  于谨一噎。

  冰面糟糕,毁自己家运动员,但更毁别家的啊!

  不确定性增加了,万一呢?

  再者,冬奥上一向是花滑和短道共用一块冰,要是出现意外的话,转换不及时……

  行吧就又是一个坑。

  于谨呢喃:“回去还是得多练。”

  争取让丛澜适应各种冰面情况。

  花滑的冰面温度在-3c到-5c左右最为适宜,要滑行也要跳跃,冰面硬了就打滑碾崩,冰面太软就会让冰刀陷进去不好借力。

  但短道速滑不一样,追求速度,要求的是硬冰面,要-5c到-7c的冰面温度,与花滑的差异很大。

  丛澜喜欢硬冰面,也不是说越硬越好,还是有一个区间范围的。

  首体内工作二十余年的师傅们会询问在这里训练的运动员,看看今天的冰是好还是坏。

  他们站在场边,听冰刀滑过,看选手跳跃冰痕,就能明白自己今天制出来的冰是否适合。

  里面学问很多,丛澜脚下踩了两下,只觉得这个制冰公司的团队,真该回炉重造。

  放平心态,已经这么糟糕了,还能糟糕到哪里去呢?

  ·

  如果有时光机,丛澜想回到几个小时之前,扇单纯的自己一巴掌。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更糟糕!

  场馆人多、热闹,这些都会使得冰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也许不多,但对她们这些选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跳跃讲究的就是那几乎看不到的细节。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用在花滑三周四周跳上,真的太合适了!

  上午的op丛澜的跳跃算是七成靠谱吧,试了四个4t也成了一半,所以于谨就打算让丛澜继续放在节目里。

  然而,等到了女单自由滑,完全不是那样的。

  可能是时间过长,也可能是观众们的热情太高,场地里的温度很高,冰面的质量也就变得更加糟糕了。

  自由滑出场顺序是短节目成绩排名的倒序,丛澜第二,也就是倒二出场。

  六练时,她刚到前场就觉得不对劲。

  这里好像,很暖和?

  太可怕了,观众席后排离得远不冷就算了,暖和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