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予 作品

第 169 章 《我即是我》


  比赛场地比较小,虽然准备了副馆作为训练馆,但因为两日内要比完青少组和成年组的项目,还是太紧张了,所以选手们就算当天要比赛,也不一定会在主馆里op。

  昨天丛澜就是在副馆做的短节目合乐,不过今天的自由滑倒是在主馆。

  与此同时,青少组的男单也在副馆进行他们的自由滑op。

  可能是因为时间太早,有点不太适应,丛澜一开始的op不是很顺利。

  “嗙——”的一声,她摔到了冰面上,因为靠近围栏,顺着滑到了栏板上,又多了一声“咚”。

  丛澜半边身子都麻了。

  于谨趴在对面的围栏上无奈摇头:“太紧了。”

  都没展开。

  花滑比赛基本上都安排在十二点之后,除了上午要留时间给选手们op以外,另一个原因也是考虑到了大家的状态,下午和晚上会更好一些。

  茱迪看着她的滑行姿态也是眉头紧锁。

  丛澜爬起来,扒拉掉腿上的冰屑,吸了吸鼻子。

  摔的那一下可真疼,她揉了揉自己的屁股。

  慢慢吞吞地滑到教练跟前,丛澜抽了纸巾擦了擦鼻子。

  于谨:“做些热身,别直接上三周。”

  真够虎的。

  丛澜:“知道了。”

  她也不想摔,砸一下可疼了,冰面比地板都疼。

  丛澜觉得自己的肉的强度说不准有一部分还是摔摔打打给夯实的,一浮现这个想法,她就幻视了一坨手打牛肉丸。

  劲道,好吃。

  她饿了。

  丛澜:“……”

  不能再想了,继续想下去的话,真就是要下了冰面进食堂了。

  她拍拍自己的脸,转身向后,压步提速跳了个2lo。

  “当——”

  成功落冰后丛澜稳稳滑出,她放下手臂,笑得特别开心。

  于谨看到了:“嘚瑟的。”

  状态逐渐回升,慢慢地,丛澜开始了她的三周跳,以及一些连跳。

  自由滑op的跳跃种类一般都是马上要比赛的技术,所以很多时候,看赛前训练就能知道选手今天要上什么跳跃。

  没有开放观众入场,不过现场还是有不少的人,都是些工作人员,还有来看丛澜的选手们。

  有时候他们会把现场的情况转述出去,这也是外界冰迷能够得知一些内幕消息的渠道。

  丛澜最近的四周跳是没戏了,成功率可以说是零,偶尔成一个,落冰还晃得跟要摔了似的,不足周太常见了,足周摔倒都能算她超常发挥。

  毕竟,花滑讲究宁摔不空,足周摔倒是有基础分的,哪怕扣了goe,也有一点余下的bv。

  现在练四周太难不说,还容易让丛澜受伤,于谨已经把她的四周跳训练压箱底了,至少她的发育关没过去之前,四周是不可能出现在丛澜训练计划上的。

  自由滑里想再现世锦赛的三个四周,怕是遥遥无期。

  ·3a2t落冰,3a摔,3a前倾,3a成

  ·3f3lo第二跳存周,3lo成,3lo成

  ·3s成,3lz1eu3s成

  ·3a3t摔

  ·目前为止没有练习四周跳

  看到被接连曝出的合乐情况,没有四周跳虽然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但是怎么说呢,他们还是有点小失落的。

  当然想看到丛澜的4t和4s啊!世锦赛上一口气刷新三个世界纪录,还把高度提升到了让人望洋兴叹的程度,大家都说,想再破纪录,怕是只能丛澜自己上了。

  结果现在没有了四周。

  遗憾还是遗憾的。

  

  

  

  大家之所以大早上的就蹲在电脑前刷网页等反馈,就是想知道丛澜现在的技术实力有多少。

  短节目的跳跃太少了,还是自由滑更明显一些。

  于是,等到这场op结束,大家不仅知道了丛澜的自由滑曲目,清楚了她当前的技术情况,还大概了解了她的新自由滑编排配置。

  

  

  

  虽然期间也有练习其他的跳跃,不过考虑到丛澜的成功率以及她的习惯,像是3s和3t肯定不会当做单跳放进节目里的,而找状态的一周跳就更不用说了。

  也是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国内赛给了刷分网址,可以看到小分表,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冰协依然存在不足——他们不给披露选手们提交的技术配置的。

  这就很扎心了。

  这边丛澜合乐完成,拎包走人,那边,冰迷们开始扒她的曲目,询问这到底是哪里来的曲子。

  一进入赛季,委顿的大家都活跃了起来,有不少事情可以做了。

  ·

  这个赛季不知道isu又在搞什么,新的奥运周期,新的气象,大刀阔斧地改了许多规则。

  最显眼的当属解禁了单双人的人声曲目。

  以往只有冰舞可以出现带有人声的音乐,其他的项目是禁止的。

  这一举措令选手们可选择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不少,流行乐都可以进入大家的视野了。

  丛澜的自由滑也赶了个新潮,选了个带人声的曲子,不过不是流行乐,而是来自一个法语的音乐剧——《摇滚莫扎特》。

  这个音乐剧2009年于法国大红,受到了大家的强烈欢迎。顾名思义,它讲述的是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

  但与大家普遍以为的叙述不一样,这个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要更为特别,它摒弃了“真实”,转而构建了一个新的“莫扎特”,深度挖掘了莫扎特的不羁、反叛,给出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剧中有许多古典和原创曲目,音乐将莫扎特的古典旋律与流行和摇滚融合,风格极强,与常规的音乐剧差异甚大。

  丛澜的自由滑不是其中的一首曲子,而是将两首歌剪辑编曲后得到的。

  第一首是《jedorssurdesroses》,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我在玫瑰中沉睡》,盛放的玫瑰哪怕凋零,依然有着浪漫主义的风骨,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美丽。

  剧中,莫扎特在此时陷入了低谷,遭受了背叛。在迷茫与彷徨后,他寻找到了新的方向。

  第二首是《placejepasse》,翻译后是《我走过的地方》,也可以译作《我所行之处》。

  这首歌可以说是紧跟着《玫瑰》的剧情表达,此时是莫扎特的人生新阶段,少了轻狂,多了坚强,依然乐观的成长后的天才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丛澜很喜欢这两首歌,那时候她还在准备高考,确定曲子之后找了编曲师,在考完了以后收到了成品。

  出来的成果很不错,联系到的花滑编舞师也表示了喜欢。

  其实这两首曲目的歌词特别诗意洒脱,全部放进曲目里也不违和,不过最后她还是做了取舍。

  因为,如果自由滑全程都带有歌词的话,丛澜觉得太满了,没有给观众们留下去思考和体会的时间。

  留白是很重要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不该从头至尾都被歌词给框住。

  丛澜保留了几句,在最初以及中间偏后的位置。

  “我沉睡在玫瑰之上,它们为我画十字祈祷。”

  “在夜里,在雨中,在笑声里,在最糟糕的我的生活里。”[1]

  “在我走过的地方,我是我的梦想的国王和自由的支配者,敢于对那个奋起反抗的狂人,给予恩惠。”[2]

  整个曲子的风格华丽且燃还摇滚,与她以往的所有曲目差别甚大。

  也可以说,是她的一个新尝试。

  于谨挺喜欢她这一次的选曲,本身,丛澜的跳跃就是以力量感出名——要做到高飘远和轻盈是很难的,没有力量是做不到的,用不好力量也没办法有丛澜现在的跳跃美感——配合这样的音乐,能更好的展现她的独特和强大。

  有一点于谨没告诉丛澜,他总觉着孩子选这两首歌,有点意有所指。

  像是在对某些阴沟里的老鼠们说,别逼逼了,烦得要死。

  毕竟,丛澜给她的自由滑取名《我即是我》。

  于谨:丛澜这么一冲浪选手,我不信她没看外网的热闹!

  ·

  成年组女单自由滑最后一组最后一位,丛澜出现在场边,上一个选手尚未离场。

  她脱掉外套,露出了里面的考斯滕。

  浅姜黄色的内层纱,外面是薄如云雾的黑色外层蕾丝,有打底的一字领,最上是一层肉色的薄纱。

  深黄、浅灰、深灰在腰侧拼出渐变,彩色管珠交错勾连,银线勾边,网纱打褶构成几何型,裙摆下方颜色由浅至深,星河长明,倾泻一地光波。

  她转身低头,发间那个宛如女王王冠的饰物折射了场馆顶端的光芒。

  妈妈和姨姨的手艺,一如既往的稳定。

  站定在中心点的时候,丛澜轻描淡写地整理了一下黑纱手套,镜头聚焦,简单的动作带起了一阵惊呼。

  现场粉丝之一的孙涵涵大气不敢喘一个,她盯着大屏幕,眼神都呆了。

  “……卧槽!”良久之后,将视线错开到场地里的那个身影上,孙涵涵才得以有喘息之机,“妹妹这气势!”

  这眼神是在拿枪突突我吧!

  她真的很难把昨天那个观众席里软萌签名的丛澜跟现在的丛澜对上啊!

  这块冰的魔力这么大吗?!

  现场的冲击感是要比视频、照片要强烈的,孙涵涵看到过丛澜《魔王》的抓拍照片,这个节目出了不少的神图,那时候她已经觉得震撼了,但都没有此时这么的触目惊心。

  她觉得自己可能会记上一辈子。

  广播介绍了丛澜的名字,以及她的曲目。

  音乐响起,自由滑《我即是我》正式开始。

  开场一个完美3a,人声歌唱的时候,她向前跨出一大步直刀起跳,地面冰痕干净利落,轴正且直,空中旋转三周半,“当”的一声落冰,丛澜浮腿高高抬起。

  “啪啪啪!!”

  “哇啊啊!!”

  掌声热烈,观众们奋力鼓掌。

  丛澜轻笑,左腿没有立刻放下,而是直接来了个高踢腿。强而有力的上踢,接在高飘远的3a之后,简直踢在了所有人的心坎上。

  别人落冰要谨慎,抬起的浮腿也是小小的,特别是3a,男单里也少见如丛澜这般潇洒的,更别说要加一个没什么用的动作了——高踢腿又不加分,纯属嘚瑟显摆。

  最关键的是,这种“多余”的动作衔接在落冰之后,很容易造成重心不稳,摔了是要扣分的。

  但真的很飒气!

  这并不是节目编排中的原定动作,丛澜只是太高兴了。

  昨天那个失败的3a让她扼腕,晚上在意念空间里练了四十个,累得自己躺在冰上起不来。

  完成了这么好的3a,要不是不合时宜,丛澜都想给自己鼓掌。

  高踢腿之后她的身形有些微的晃动,丛澜立刻接了一个捻转,转着圈地调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