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 半血状态


  沐修竹拿到了第一,对sr的选手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嘿嘿嘿,要有金饼饼啦!”沐修竹兴奋得不行。

  这是很快乐的一件事。

  于谨掰着手指在算小分表,沐修竹在一边蹦蹦跶跶,又被路过的瓜队成员给呼噜了脑袋。

  “竹子不错啊!”

  “小沐棒棒哒!”

  丛澜自前场跑到了后台,她的行李箱等装备都在林悦陈嘉年那里,自己轻装简行,左右乱窜找教练和师弟。

  还没找到人,倒是路过了记者区。

  迟敬涵挺高兴的,毕竟是总决赛里瓜队得到的第一枚金牌,所以见到丛澜的时候,他招招手,问能不能采访她。

  丛澜停下脚步:“不好吧,你该采访小沐的。”

  迟敬涵:“他还要再等等,这不是恰好遇到你了吗?作为他的师姐,你说两句也没毛病。”

  都知道她刚才去看了比赛,导演直接切了丛澜镜头,这会儿比心图已经在网上流传开来了。

  冰迷挺高兴能见到这一幕的,都觉得很可爱。

  迟敬涵是丛澜很熟悉的一个记者,很早之前就认识了,他在冬运会和冬奥的时候还专门给丛澜集过pin,特别好的一个人。

  平常的比赛里也会见到,包括混采和记者会中,如果有不怀好意的媒体对丛澜进行苛刻提问,迟敬涵在之后的提问机会中就会紧跟着引导另一个方向。

  一方面是护短,一方面是他人真的很好。

  “可以接吗?”迟敬涵期待地望着丛澜。

  丛澜是不介意的,她左右看了看:“来,趁着领队不在,我自己做主一回!”

  这偷偷摸摸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要干什么呢。

  迟敬涵被逗笑了,后面的摄像大哥也是忍俊不禁。

  评价其他选手的表现,是很多人都会被问到的一类问题。像是op、短节目之后,或者取得了最终名次,丛澜都被问过xx如何,你觉得xx怎么样。

  赛前也会有媒体问,对这个比赛有没有信心啊,见到了xx对手是否感到有压力,她在训练里表现得很好你觉得怎么样啊?

  丛澜回答的没有上百次也有几十次了。

  对沐修竹的看法,这倒是有点新奇。

  “来吧,想问什么。”她道,“知无不言。”

  迟敬涵做了个感谢的动作:“帮大忙了!”

  能约到丛澜的单采,他回去就足以交差。

  虽然这只是走廊一侧的简单询问,问的还是沐修竹,但是没关系,有丛澜,这就是一个kpi的完成。

  丛澜:“抓紧时间哈!”

  离她比赛倒是还远得很,加上又是关于师弟的话题,丛澜不介意帮帮忙。

  她知道沐修竹的压力,也看见了于谨在接手沐修竹之后遭到的议论。

  这枚金牌和赛季的gp系列三枚金牌,是两人交出来的成绩,也是堵人嘴的武器。

  关注沐修竹的人不多,大部分还是因为丛澜和于谨才知道了他,这个赛季沐修竹的节目编排难度下降,jgp第一站的时候就有人说于谨不会带男单,瞧,这不就马上丢了个四周吗?

  迟敬涵问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关于难度的。

  迟敬涵:“我看沐修竹今年的节目编排难度是没有去年大的,像是去年的总决赛,他的自由滑里就编进去了三个四周跳,可是表现不好,最后只拿了铜牌。今年他就两个四周,拿到金牌了,表现也很好,只是我不理解,他为什么不上三个四周呢?不是更稳妥吗?”

  丛澜:“倒也不能这样说。”

  今年沐修竹的长短曲,短节目一个四周,自由滑两个,用的都是4t,没有放他的4s。

  “小沐的跳跃天赋是很高的,他能在青少年组就出两种四周跳,这是很强的。”

  丛澜思考了一番措辞:“但他的技术有点糙,进入滑出、稳定度、控轴等等,这方面有很大的不足。于教练今年一直在给他打磨技术,所以你也可以看到,刚才的表现特别得好,了自己的自由滑,p分也不错,六个人里排在了第三的位置,有67.14之多。”

  “花滑比赛看的是bv也就是技术分,这个没错。但现在更注重完成度,他今年两个4t,bv少了可是跳跃的质量提高了,算上goe加分,和最后的p分增长,反而是比去年的难度要更适合他的。”

  迟敬涵:“所以是舍弃难度,保完成度?”

  丛澜:“也不能算舍弃难度,两个无失误的漂亮四周,难度不比上三个四周要弱。应该说是,争取多方位进步吧!

  技术上要做得更好,不能跟去年似的八个跳跃炸四个,虽说是上了三个四周跳,实际又降组又存周又摔冰的,还影响到了后面的三周跳和连跳,失误多了p分也上不去,得不偿失。”

  有的选手上难度是要适应赛场,沐修竹不太一样,他的技术打磨不够,节目编排有问题,该要的分没拿到,全靠bv乱撞,p分低到其他人拿70他拿56,就这差距。

  这种情况下非要加难度,方向就错了嘛!

  了解的冰迷们都说沐修竹继承了兔子男单的传统,跳跃第一表现力完全不够格,实打实的p分沙漠。

  他跟丛澜当初被大力压分是不一样的。

  沐修竹是真的,艺术表现力很弱,短节目还稍微好点,自由滑里特别明显,就是为了完成技术动作而滑行、跳跃。

  他很累,他在追编排,而不是合乐。

  这是很明显的一件事,谁都能看得出来。

  丛澜:“花滑不是只有难度跳跃,它是花样滑冰,有很强的艺术性,不然也不会有p分这一部分大分值存在了。”

  迟敬涵:“所以现在是,难度降低了,沐修竹的稳定性却增加了不少。他的自由滑,跳跃没有失误,就不会损失goe,完成度高,节目好看,p分也不至于丢得太多。”

  丛澜点点头:“对,是这样的。”

  迟敬涵:“那他的萨霍夫四周还在吗?”

  丛澜一笑:“当然,跟我一起练的。比我的成功率要高一些。”

  男单跳四周有优势,沐修竹又纤细,他比丛澜好跳四周。

  说到这里,丛澜比划了一下:“就一点点哦!”

  迟敬涵:“这你也要争啊?”

  丛澜:“那是,我是师姐呢!”

  但沐修竹的跳跃没有丛澜好看,他也是超长待机的进入方式,goe加分上就算有男单的先天优势,力度和高远度都有,也不会比丛澜多。

  迟敬涵:“下个赛季会放到节目里吗?”

  丛澜:“这得看下赛季的安排,我目前是不知道的。不过小沐的进步很大,应该可以。”

  说到这里,她看了一眼镜头,又笑了笑。

  “其实我想说,不要只关注跳跃。花滑里的滑行、旋转同样很重要,虽然节目不同,但可以把小沐今年与去年的赛场录像作对比,能看出来,他的滑行和旋转是更好了的。”

  迟敬涵:“你一直在夸他进步大。”

  丛澜:“因为他进步真的很大。”

  迟敬涵:“对这个师弟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丛澜想了想:“说要一起参加总决赛,你到了我也到了,你拿了第一,师姐也会努力拿第一。记得给我加油!”

  迟敬涵:“好的,这一段我一定放在视频的开头。”

  丛澜:“好啊!”

  迟敬涵看了看时间:“谢谢你同意采访,不打扰你了。晚上的短节目加油!”

  丛澜:“谢谢~”

  她挥挥手离开,周围隔着一段距离的其他媒体都很羡慕地看着迟敬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