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4 章 一场风暴


  彤姐杀疯了。

  花滑相关账号飞快地发布了这次世锦赛的成绩。

  

  

  

  她以前并不怎么被冰迷看好,为人诟病的就是她的心态问题。

  这在花滑选手中并不少见,很多jr时期出名的明星小选手,因承受不了压力,出了jr就会折在sr。

  当初很多人都以为,褚晓彤也是这样的。

  “呜呜呜我分好高!”褚晓彤边哭边走,带着哭腔说话,一直到混采区都没有忍住。

  领队祁寻春开心死了,哄着褚晓彤稳重点儿,马上就要接采访了。

  “忍不住……”褚晓彤磕磕巴巴地说道。

  来采访的媒体们见状都笑了。

  一组六人,褚晓彤结束了以后,第三个娜塔莉出场,后面挨着的就是丛澜。

  前场的选手在比赛,后台里,褚晓彤控制好自己,开始了她的采访。

  “恭喜你获得了个人最佳成绩,对此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褚晓彤:“谢谢国家谢谢教练和教练组,谢谢所有人,我真的太高兴了……呜,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分数,我希望自己可以保持下去。”

  “这次的世锦赛中,很多选手都修改了自己的节目构成,但反而她们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成绩,你认为这种做法是真确还是不正确的呢?”

  褚晓彤:“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新的学习,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她们试图得到更多的分数,这无可厚非。只是,自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

  “马上就要到你队友的比赛了,有什么想说的吗?”

  褚晓彤握拳:“澜澜加油!我相信你!”

  很多人都在想,前面改构成的几个人都大抽了,卓雅、violetdan、天草梨绘,一个比一个惨,后面的人还会坚持这样做吗?

  可到了这种时候,已经容不得她们做另外的打算了。

  截止世锦赛之前的这段时间,选手们都在练习她们选定的节目编排,比如丛澜在大框架之上对自己的少数细节动作进行调整,褚晓彤深化纠正自己的舞蹈动作,意呆女单直接换了一整个曲子……

  技术编排不是比赛前一刻想换就能换的,简单调换两个动作没有问题,但选手不可能做到将整个结构打散了重新演绎。

  或许可以把花滑看作舞蹈演出,每个动作的衔接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哪怕有的人看上去只是随意地在乱晃,实则也都是有编排的。

  要踩点得分,要构成整个曲目,这不是选手能直接搞freestyle的场合。

  冰演可以试试,比赛不行。

  孙娅然在娜塔莉开始之前,问了搭档一句话:“你觉得她会改吗?”

  堂溪的双人男伴虞悟摇着头道:“不会。”

  日常训练里,短节目练习时长多了、自由滑少了,都会导致两个曲目在比赛中发挥得有差异,更别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选手疯狂练习新编曲目,这压根就不是能随意捡起来旧曲目的!

  孙娅然:“我听说有的选手在一个赛季结束了以后,学习新节目的时候,会迅速忘记他们上个赛季的编舞。”

  虞悟:“是这样的,很常见。”

  不是每个人都有经典曲目,花滑的发展历史这么长,能被人回忆起来的“不容错过”,又有几首?

  当然,也有选手一个节目会用好几个赛季,毕竟编曲和考斯滕都要钱,穷的话只能将就。

  话又说回来,如果编舞那么简单,为什么选手宁愿重复用旧曲目,也不自己改节目换曲子呢?

  因为做不到。

  两人简单地聊了两句,也给大家科普了一下花滑的内幕。

  

  

  

  娜塔莉站在场边,跟教练对视。

  她神情严肃,右手不住地攥紧又展开,连指节关节处都是汗。

  教练:“稳住,跟你训练时一样。”

  娜塔莉:“嗯!”

  她的难点在于节目后半的3a,虽然目前来说自己的3a成功率提高了不少,但也不足一半,赛场上更是艰难。

  如果人被要求在跑三千米的过程中完成三个大跳,还要算这三个大跳的高远度,那么,肯定是放在一开始要轻松些的。等跑到一半之后再做这些动作,想也知道会有多么的困难。

  孙娅然:“她带着一脸的决绝,看来娜塔莉是做好了打算。”

  虞悟:“只能希望她可以好好发挥了。”

  随着节目的进行,孙娅然的声音里带着遗憾:“娜塔莉的艺术表现力其实很好,她自小学过芭蕾和艺术体操,俄罗斯的这两个项目民间基础很好,许多小姑娘在小时候都能找到地方去学芭蕾,比我们国家要方便许多。”

  虞悟点头:“是的,这些对花滑的表演是有帮助的。我们当初也专门上过舞蹈课,芭蕾、恰恰、伦巴、街舞,很多很多。”

  曲子的风格不同,要尝试的舞蹈种类就会多种多样。

  孙娅然:“跳跃全部放在后面,把旋转挪到前面,步法也比较的慌乱,跟她前半个赛季的节目相比,表现力要弱了许多。”

  虞悟:“看上去很慌。”

  孙娅然:“好像她心里藏着事儿一样。”

  心心念念着后期的跳跃,慌张、担心、害怕,体现出来就是脚下步法不干脆,滑行偏慢和平,肢体显得僵硬、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