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小苗苗

    鸟巢冰演之后丛澜休息了大概一周, 开始了下一场冰演。
 

    她自己都觉得很神奇,居然能在鸟巢那么大的场子里一个大失误都没有。
 

    “如有神助。”丛澜事后总结道。
 

    其实当日的彩排里也有不少失误的,特别是荣耀, 难度过高就导致的概率格外之低,2017赛季没怎么过。
 

    这个自由滑也被冰迷们称为“遗憾的神迹”。
 

    幸好,冬奥不再遗憾。
 

    于谨笑着道“你本来就是大赛型选手。”
 

    大心脏,超常发挥, 丛澜之前有一个赛季里o时3a失败次数过多,但轮到接下来的正式比赛,大部分都能成功。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平昌冬奥版本的荣耀,这真的是顶着巨大压力实现的超越。
 

    费奥尔多这个半退役的俄罗斯小仙男, 难得的, 至今还没长残,他是丛澜的脑残粉,也一直叫她“cky gir”,原因就是他觉得丛澜很神秘。
 

    知道了她手腕上那条细细的红绳所带有的保佑含义之后, 他缠着楼翎让给从中国买了一条过去,还专门带了两颗金珠,分别是丛澜和他的生肖属相。
 

    费奥尔多开心我也会成为cky boy了
 

    当然,这就是个美好愿景,抽风的费奥尔多该抽还是会抽, 该被人骂“丛澜脑残粉”还是会被人骂。
 

    但他依然迷信丛澜, 觉得自己冥冥之中其实是有花滑之神在庇佑的。
 

    沐修竹那要保佑也是保我啊你靠边儿
 

    能做到全, 这让“惊澜二十”在原本的厉害之上再加骄傲, 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知道丛澜强,但不知道她竟然这么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丛澜只会回答, 认真训练。
 

    最正确的答案往往有着最朴素的内容,她说的是事实,其他人却觉得她在敷衍。
 

    可这本来就是真的。
 

    只不过她的认真,是很多人都达不到的程度罢了。
 

    于谨放丛澜自己去演出,他交待不要受伤,然后就不管了。
 

    冬奥之后他在忙着构建女单的新梯队。
 

    褚晓彤退役是早就报备过的,加上几年前就知道丛澜想滑到北京,所以队内没有什么措手不及。
 

    有丛澜在,大家的心很安。
 

    不只是对队员,教练们不知不觉的,也是这样的想法。
 

    这也让大家的压力减轻了一半。
 

    新规则下来了,于谨他们人手一份原稿,让这群教练抓紧时间研读,七月份一起开个会。
 

    于谨看见英语就头大,他不是看不懂,这么多年的规则会议里看都看熟了,没什么大问题。
 

    他就是习惯性的,有着学渣面对英语卷子的恐惧感。
 

    于谨“”
 

    烦躁。
 

    但又不得不看。
 

    新规则改变了以后,整个大方向都会有变化,不把握这个,连训练都能跑偏。
 

    有些措辞他不是很有把握,还拍照传给丛澜,让她给翻译翻译。
 

    就这么的,他研究了三天,大致了解了内容。
 

    “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于谨说道,“如果国际滑联照着这个来做的话。”
 

    张简方一口水噎在嗓子眼里。
 

    最后半句加得他真是难受到要命。
 

    鸟巢之后张简方跟沃尔夫一行人有了新的商议,他们代表isu,也代表个人。
 

    于谨问“今年真的能多一个b级赛啊还有晓彤也就这么进了运动员技术委员会我记得堂溪当年忙了很久都进不去。”
 

    张简方扣上杯子“没办法,谁让国际滑联作孽,我们也有丛澜呢。”
 

    平昌冬奥的短道速滑之黑暗是有目共睹的,短道那群人越比越懵,都不敢滑了。
 

    往前冲一定被判罚,落后了就进不去决赛,滑也不是,不滑也不是,不论怎样,最终等着的绝对是判罚。
 

    这是平昌冬奥的主办方设下的局,也是短道规则不完善的后果。
 

    总之很复杂,但明白的一点是,锅绝对在isu这里。
 

    国内的短道冰协一直在抗议,就是抗议得没几个效果。
 

    他们商讨一起拒绝承办isu的赛事,冰雪项目共进退。
 

    张简方觉得也不是不行,但isu显然是不要脸的,你拒绝承办了他们也会找到接盘的,不如抢一点利益过来。
 

    短道规则要修改吧既然花滑都大刀阔斧面目全非了,为什么短道不能
 

    我们中国短道是受害者,得给个监督的机会吧
 

    那我们花滑成绩如此优秀,眼看着c能发大财,我们中国人又一向团结,是不是得给点好处呢
 

    褚晓彤直接进了运动员委员会,张简方申请了两年的b级赛也办了下来,c的自主权也多了一些。
 

    短道那边也是,能往isu送人了。
 

    “他们不答应能怎么办前几年手贱申请了世锦赛,今年刚好在我们这里举办,眼瞅着是最赚钱的一届,谁乐意放弃啊”张简方冷哼。
 

    与g分站赛相比,世锦赛不论规模还是名头,都远胜这个新生没多少年的赛事系列。
 

    就产生的收益而言,g分站如果是10,世锦赛就是50。
 

    自然,这也是要办得好了才行。
 

    2015年的世锦赛是2011年上半年申办的,资料准备已经做了好几年,这份功劳属于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