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夏训结束啦

    夏训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击训练, 快速将运动员们经过一整个休赛季后稍显懈怠的状态给调整回来,是巩固也是趁着在高原挑战高难度。
 

    国青队是一组,国家队是另一组, 每个组别除了通用的训练方案以外,还有各自教练制定的专项训练, 这部分每个人的都有差异。
 

    丛澜是巩固四周,她今年打算将43连跳放进去, 所以于谨着重练她的这个。
 

    沐修竹的话则是在t、s、z之外,练f,之所以不练o是因为这个难度远超其余三种四周跳, 练这个容易受伤还见效慢。
 

    于谨“分值也不高,暂时先不练这个。”
 

    丛澜练过,摔得很惨。
 

    她对外采访时直言,四周跳里除了4a,最难的不是4z,应该是4o。
 

    有提案建议4o修整难度等级, 将它定为4a以下分值最高,但isu忽略了这条。
 

    男单至今没出4o, 有人练了,比赛里没成。
 

    于谨“勾手四周练习的人会多很多, 这个分值太占优了。”
 

    丛澜“菲利普四周不也一个难度吗”
 

    于谨“bv少。你新赛季自由滑放几个跳跃三个还是两个”
 

    丛澜“三个。”
 

    于谨比个知道了的手势“新跳跃还练吗”
 

    丛澜摸了摸自己的腰,咬了咬牙“练”
 

    索契周期夺冠,平昌周期卫冕,京张周期追梦。
 

    她也有自己的人生阶段, 要在骄傲上,继续向前奔跑。
 

    女单里,sr王萱和苏芯她们, 随着年岁的增长,本就一般的技术逐渐后退,好在队内这几年的训练方针有所更改,她们牢固的滑行和控制技巧维持了基础水准。
 

    周妍宁和洛蓓蓓两人升组也有两年了,她们当时还算那一拨国青队里的佼佼者,但是今年就有点不够看了。
 

    张简方看着手底下的资料,只觉得有了种地老农终于捱到秋季收获的快乐
 

    “女单这边,十二三岁的小女单储备非常不错。”于谨说道,旁边的丁教练也点点头。
 

    三个分组,novice对国家队没有什么用处,花滑部不收年岁过小的,只有十二岁上下适合赶紧去比jr的,才会破格入选国青队。
 

    她们也一般都会跨组去比国内的jr赛事。
 

    novice专业的运动员,一般就是省队和俱乐部的人去比这个层级的赛事。
 

    但今年有了沈韫玉,到时候估计得单独给她安排一下。
 

    jr的话就是国青队了,四个项目的储备都有。
 

    前两年还看不出来的进步,今年就像是爆发了一样。
 

    十二岁的五种三周全练习3a和四周跳,这几乎已经确定是未来争夺领奖台的标配,而这样的jr小女单,他们能找到大于一个巴掌的数量。
 

    于谨“你先看一下。”
 

    丁教练2017赛季收了两个小女单,一个叫做冼初然,一个叫做景筱曼。
 

    她俩的技术有点小问题,所以去年开始跟着在丁教练那边纠正技术。
 

    2017年年初的时候,丁教练就听说有两个不错的小女孩,出了三周,技术方面不太稳定但至少落冰了。
 

    两人都是从哈尔滨出来的,之前在队内也差点为了一个青训营的名额争到头破血流。
 

    很好强的两位姑娘,但说句实话,能走体育竞技道路的都比较好强。
 

    冼初然12岁2005年出生,景筱曼13岁是2004年出生,两人的生日离得也很近,都是五月份的。
 

    所以算下来的话,技术到位的话就能参与2022冬奥会的选拔。
 

    都是很合适的年纪和状态。
 

    丁教练“问题不大,她俩的技术瑕疵好改,孩子也努力,现在调整得七七八八了。”
 

    丁教练改技术是因为两人虽然师从不同的教练,但有着差不多的毛病。
 

    一个是t和z容易踩刃,另一个是f跳都错刃。
 

    年岁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整,而且她俩是比着来的,一个跳出成绩了另一个就拼死也要追上。
 

    据说小时候启蒙也是一个冰场,后来在俱乐部联赛里都是你第一我第二这样,再之后进入了省队,也是争个高低不休的。
 

    丁教练这一年来,经常都是拦着一个嘱咐赶紧回去休息别练了明天再说。
 

    对面那个就做鬼脸,敲敲冰鞋表示“哎嘿我今天比你进步大哦”,然后丁教练手里的这个就气到冒烟。
 

    有点闹腾,不过非常可爱。
 

    其余的毛病就得靠训练量来纠正了,像是滑行不顺畅、跳跃进出、编排衔接等等。
 

    这些在省队没有人会放在教学主要内容里,导致每年青训营开课的时候很多人都不适应于谨他们设计的训练计划。
 

    另外就是丁教练这个休赛季全国上下地跑,想找找看有没有遗漏的女单。
 

    他是顶着国家队和冰协的名号出去的,丁教练个人比较不太会来事儿,祁寻春就找了个人跟着他。
 

    这才让他又扒拉出来了两个小女孩,省队那边还不乐意放人,其中一个的家长联合教练提了好些难堪的问题。
 

    比如,你带人进国家队,能让于谨收了我孩子吗
 

    孩子以前的这个教练我觉得挺好的,能你们两个一起教吗
 

    你能给我孩子什么前途我觉得能教我孩子的,至少得是于谨那种。
 

    丁教练“”
 

    醒醒,我手下还有个褚晓彤
 

    她没那么弱
 

    每年都有这样的人,于谨和丁教练也算是女单头部教练员了,一见到他俩都觉得自己孩子好,瞬间就抖擞了起来,蓦然生出了“奇货可居”的心态。
 

    丁教练“”
 

    醒醒吧
 

    他不喜欢接麻烦,所以放弃了这个小姑娘。
 

    张简方知道今年教练队伍又进新人了,是跟着学生来的,他让人看了对方的教学水平还行,就归给了教练组。
 

    反正最后也是于谨管事儿。
 

    女单这里的话,丁教练觉得不错的两人里,另一个叫做郝静柏的,小孩子有点文静和怕人。
 

    她教练很想放人,就是省队不乐意。
 

    最后也是祁寻春过去搞定的。
 

    丁教练“她你不知道有没有印象,也是前两年家长自费去了日本学花滑,基础打得比较牢固。”
 

    跟桑莹差不多,她在日本打下的滑行基础就非常好。
 

    中日交流项目这两年还在继续,只是进展一般,像是伊豆川雪绘那样的女单就很少见了。
 

    原因也不全然是异国他乡不适应,更多的在于送来的都是教练组不那么在意、也不想放弃的。
 

    顶尖天赋的不可能送来给于谨他们训练,一般天赋的又练不出来什么太好的成绩,毕竟花滑这件事,还是运动员个人的情况最为重要,教练说到底也就是起个辅助作用。
 

    区别在于,有的教练是正向辅助,有的是反向压榨。
 

    但国内送去日本的大部分都有比较好的进展,张简方也不在意孩子们能不能学好跳跃,本来冲着的就是日本的滑行技巧和基础训练,能练好这些就足够了。
 

    像是郝静柏的家长,是在前面的两三批左右,妈妈直接辞职带着孩子蹭了专机,七岁就在那边学了。
 

    所以她的基础是比较扎实的。
 

    那个时候,于谨还没有搞出来普适性系统性的训练计划呢
 

    丁教练“但日本那边,孩子多老师少,她性格文静不爱表现,就被忽视了。跳跃上一直不见好,不过我非常喜欢她的滑表,特别好。”
 

    就跳跃来说,郝静柏目前是四种三周跳外加两个低级三三,她现在12岁半,这个难度不弱,只是没有冼初然两人那么好。
 

    而且测试的时候郝静柏格外紧张,发挥特别烂,跳跃全摔了不说,滑行都卡了。
 

    丁教练要不是去吃饭遇见了她的教练,对方不好意思地蹭到了他跟前,说了一下自己学生的事情,丁教练还真是不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
 

    对方教练“我这个学生就是胆儿小,但是她的技术是很标准的,跳出来就是跳出来了。唯一的问题是,训练和比赛的发挥不正比。
 

    丁教练,我知道你教的褚晓彤也是这样的毛病,你能不能晚上在训练场角落躲着,看一看。
 

    我们这个孩子是真的好”
 

    说到最后三字,他的声音拉长又变大,像是想借此来形象地说明郝静柏的优秀,以及他的急切。
 

    丁教练在脑子里回忆了一下白天测试赛里郝静柏的情况,他能看出来孩子是有底子在的,但当时表现得确实糟糕。
 

    对方教练急切渴望的神色,让丁教练想起来了曾经的自己。
 

    他答应了,真的躲在了冰场角落的器材后面,透过那个缝隙,去观察了郝静柏的训练情况。
 

    郝静柏不知道国家队知名教练为了她,缩在一个器材柜后面,用别扭的姿势看她训练。
 

    她以为只是自己的教练喊她来做日常练习,尽管心情沮丧,她还是来了,认真地跟着教练的步骤走,将坏心情抛在脑后,去完成每一项训练。
 

    等晚上回去了再哭吧,她想着。
 

    如郝静柏教练所言,孩子在训练里表现得非常好,跳跃的高远度都在,她的稳定性也很优秀。
 

    这与白天的小测里截然不同。
 

    丁教练之后询问,为什么郝静柏这两年没有参加国家队的青训营,选拔赛怎么也不去。
 

    教练只是苦笑,说发挥不行。
 

    队内除了郝静柏还有别的运动员,人家要么是测试赛发挥优秀,要么是走了关系抢名额想去青训营镀金,怎么样都轮不到胆小的郝静柏。
 

    哪怕是今天队内小测,说了一句“成绩计入”,还没讲是国家队的教练来选人呢,郝静柏就慌得不行。
 

    教练很苦恼,家长也忧愁。
 

    有技术难度,可就是发挥不出来。队内竞争不过其他人,全国性质的比赛也拿不了奖,这么一来路全都堵死了。
 

    看郝静柏笑话的也不在少数,竞争有时候不都是光明正大,还有很多其他的。
 

    丁教练“”
 

    啊,熟悉的感觉。
 

    这不就是我们褚晓彤吗
 

    张简方听着丁教练的描述,笑抽过去了快。
 

    于谨在一边调侃“郝静柏的胆子估计全长到了冼初然和景筱曼身上,老丁这些年来的心得我还以为要白费了,没想到还能接着用。”
 

    俩孩子疯得要死,这一年来在国青队卷生卷死的,其余孩子都被自家教练给骂了。
 

    一说要小测,一说有区域赛,不用别人督促,两人自己收拾了行李就能去。
 

    丁教练没时间带队,她俩就扒着祁寻春让找助教带着去。
 

    二人属于那种非常喜欢和享受比赛的人,她俩也有一起做作业的习惯,训练场外还会约着一起在自习室写赛后总结。
 

    哪怕就是首体外面的商冰有个什么小比赛,只发奖状和二百块钱购物卡,她俩都能乐颠颠地跑去凑热闹。
 

    然后被人轰走,说专业的不要来跟我们业余的抢。
 

    冼初然你这是歧视
 

    景筱曼对歧视
 

    如果人们对于运动员有要求,那么,她俩应当是这个模版。
 

    队内没有人不喜欢她俩,小太阳一样,连去食堂打饭都要被人催促多吃点多补补。
 

    食堂阿姨都能听建议,第二天把饭菜做得更好吃一点。
 

    郝静柏这次也来夏训基地了。
 

    丁教练趁着来之前的时间,摸了一下底,好险给搞了一份训练方案出来,细节还要再修正。
 

    若是一个懒政的领导,这样的运动员大概是要走一下流程,明年才编入夏训名单。
 

    幸亏张简方不是,在给运动员们训练帮助上,他恨不得明天要的东西今天就能给到。
 

    现今这个训练基地热闹异常,冼初然景筱曼带着郝静柏,就差拜把子了。
 

    郝静柏每天的神情都是啊啊啊
 

    惊恐状jg
 

    大概就是社恐遇见了社交恐怖症的悲惨模样。
 

    而且后者还是俩,连悲惨都要x2的。
 

    张简方“你好好教给地方队教练的奖励也要落实我回头催一催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