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予 作品

405. 你来我往 技术分析和技术分析……

    丛澜言辞犀利, 她的新闻热度翻到了第一,对这番混采区的视频记录,网上褒贬不一。
 

    随后, 丹尾千佳在翻身了一个3z的情况下, 得到了她的分数。
 

    6950,目前在出场的10位女单中, 排名第四。
 

    教练对这个成绩还算认可, 赛季初刚磨合的新节目,分上不去算了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丹尾千佳开朗地笑着, 她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一个非常可爱的姑娘。
 

    “我想上70分呢,教练”她说着。
 

    教练点头“好这个赛季我们共同努力”
 

    丹尾千佳“嗯”
 

    之后再出场的两人表现则是不如人意,分到第二组的人要么是已经在sr里比过几场,有不错的排名和成绩,要么是jr时就表现卓越成绩优秀,但这两人却还不如第一组的。
 

    一人摔了个连跳没补上, 空缺被标记了bo减分;另一人则是单跳空成了一周, 损失颇大。
 

    女单最后排名出现,丛澜第一, 桑莹第二,尤朵拉汉森第三,丹尾千佳第四。
 

    当前最新r, 丛澜的8870。
 

    北京时间门10月21日下午,女单赛后五小时, 冰舞赛后三个半小时,于17:00分,在接连不断的技术分析、赛后分析帖子中, 更新了一个综合性质的“sa女单短节目一览”。
 

    这个帖子的名字,叫做从2018年第一场sa女单短节目看20的真实意图。
 

    楼主的id叫做巧克力蓝莓,她同时也是蓝莓酱的朋友,这次的文章分析中用到了不少后者的现场图。
 

    主要是裁判席评分过程的记录性照片。
 

    巧克力蓝莓
 

    我可以明确给出总结,20就是一场来自isu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围剿,受害者包括但不限于丛澜。
 

    我就是丛澜粉丝,这个从id里便可以看出来,你可以认为我的分析偏向丛澜,但你不能否认我所道出的事实。
 

    这个总结过于意简言赅,在放出来以后,尚未更新分析内容的前提下,就已经引起了十几层楼的赞同。
 

    出乎意料的,暂时没有反对的声音。
 

    因为现在活跃的都是观看过比赛的冰迷,她们亲眼见到了isu针对着丛澜的明晃晃恶意。
 

    男单比赛之后就有人提过这些,但因为沐修竹等人不像丛澜似的,粉丝这么多、影响这么大,所以闹起来的范围也不大。
 

    现在,“打分不公”已经上了热搜和各sns的榜单了。
 

    破了花滑的圈子,外界也知道了,一个蝉联两届冬奥冠军的女单,这次的打分有着很大的问题。
 

    巧克力蓝莓
 

    我再简单说一下e是怎么加分的。
 

    新规则20里各个技术动作,除了自由滑里的chsq这个编排步伐以外,其余的技术动作加分,都是按照裁判给分x10xbvbv,来计算的。
 

    唯独chsq,它因为不需要定级,固定分数就是3分一个动作,所以裁判给分1的时候e是05,5的时候是25,也就是每个分段在05分。
 

    另外,今赛季新规定短节目里只能将一个跳跃放在加分阶段,这个区间门里跳跃的e不是按照11倍数bv的乘积来算,而是原bv的10。
 

    简单来说就是,丛澜3a的bv是8,如果九个裁判去掉最低最高分,其余七个的均分在e5,那么她就可以得到4的e,这也是3a最高的e加分。
 

    如果七个人的平均分是32,那么丛澜的e就可以得到32x01x8的256分。
 

    以此类推。
 

    我再重申一下,短节目在现有规则之下,不算加分系数的话,最高的技术配置bv是374分,其中
 

    跳跃3a3z3f3o,是241分;
 

    旋转姿态多,但最后三个也就是353227,是94分;
 

    接续步四级满分39;
 

    这样,按照5的e系数来做乘积,那么短节目七个技术动作的e满分是1625分。
 

    连跳只能是连o,所以3o的bv不算进e的乘数里
 

    是远远超过三分制时代的。
 

    她提到不加系数的tes是因为,新规则之下的e整体而言增加了不少。
 

    10在温哥华冬奥前后分作了两个阶段,之前是三周跳四周跳满分3分,两周跳满分15,一周跳满分1分;
 

    之后就增加了系数07,3a及以上的跳跃才是满分3,其余的都是要更低一些的。
 

    两个阶段中,总的e是不同的,后者要少一点。
 

    当时,10规则修改后,女单短节目最高配置的满分,七个动作加起来也不过是138的e。
 

    也就等于,丛澜在她过往八年所得到的r,凭借的是被减少后的总es和fs,但她要破的前辈们的r却是在tes总分更多的情况下创下的。
 

    很早之前就有人提过,丛澜这个行为类比一下,就像是在超难的卷子里,学神考了满分100,超越了隔壁学校得分99但卷面分满分是110的学霸。
 

    巧克力蓝莓
 

    20是我们对这个规则的命名,isu并不承认这个名字,但ho cares。
 

    10的所有成绩都被封存,r也早就被高高地捧在历史顶端,哪怕是平昌冬奥之后水到爆炸的全面打分世锦赛,一堆人有了他们的b,但终究没有人能超越丛澜的三个r。
 

    澜神,就是这么来的。
 

    我想说的是,20的e满分,看上去只比10多了245分,实际上,早就有技术粉对之进行深挖,发现这其实是变相扩大了裁判的权限范围,将其左右的区间门都延伸了。
 

    我的总结是它非常有利于压缩优秀选手得分、帮助优势国籍选手。
 

    是的,有人说,大家都增加了,那等于又重新到了同一个起跑线。
 

    然而,事实呢
 

    刚结束的比赛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在10时代,一场g里可能只有两三个人得到5的总e,仅仅一人可以有7的总e,但是现在,我们可以有位7,甚至一般水准的可以9,还有11的。
 

    这又代表什么呢
 

    这表示,运动员的水准在不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裁判给分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我们的印象里,分数高就代表着技术水平佳,节目内容好。
 

    可实际呢
 

    已经结束比赛的jg系列,目前依旧是jr的小女单们,去年sb成绩的短节目和自由滑总e与今年对比如下。
 

    来自欧美组的
 

    1小姐r
 

    去年短节目676,自由滑935。
 

    今年短节目832,自由滑1317。
 

    s增长率2308,fs增长率4086;
 

    2小姐a
 

    去年短节目563,自由滑679。
 

    今年短节目791,自由滑940。
 

    s增长率4050,fs增长率3844;
 

    3小姐
 

    去年短节目825,自由滑1210。
 

    今年短节目1056,自由滑1425。
 

    s增长率28,fs增长率1777;
 

    来自其余国家的
 

    4小姐
 

    去年短节目532,自由滑1044。
 

    今年短节目756,自由滑1025。
 

    s增长率4211,fs增长率182;
 

    5小姐jn
 

    去年短节目530,自由滑711。
 

    今年短节目528,自由滑673。
 

    s增长率038,fs增长率534;
 

    6小姐kor
 

    去年短节目482,自由滑679。
 

    今年短节目825,自由滑1190。
 

    s增长率7116,fs增长率7526;
 

    短节目的官方最高e同比增长1775技术配置3a,如果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为什么有人增长率是40,有人是负数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每个赛季选手们的技术水准不一样,或者她退步了。
 

    所以以上数据,是基于sb和小分表的情况挑选出来的,不存在一场失误过多但是得分赛季最佳、另一场分数高。
 

    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吧
 

    我只列举了少数几人,但有个xxxx网站是我们冰迷自己创建的分数对比分析网站,在里面可以针对每个运动员的所有成绩得到你想要的各种图表,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全面性的数据分析,总不至于是我恶意挑选故意去贴合自己结论做出来的吧
 

    另外,我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赛季末isu裁判给分大放送,很多运动员的b与sb都在世青赛里得到的,那真的是一场极为宽松的给分。
 

    让人害怕。
 

    分数的同比和环比增长率可以看出来这个运动员不同赛季的表现高低,如韩国的6小姐,刨除规则影响的因素,她这个增长率已然是技术动作有了极大的进步,才能拥有的变化。
 

    但恕我直言,很多人是没有这样“极大的进步”的。
 

    可基本上,有名有姓被寄予厚望的这批运动员,在两个规则中得到了大批量的40的进步。
 

    这说明了,至少在20运行中,它是利好运动员得分的。
 

    尤其是在状态下,更有力。
 

    两年都有场次的人不算多,如果以“几乎同等失误”为条件来对比去年和今年的两场比赛,那么,也有大部分人可以得到这样的分数增长。
 

    然而,欧美组普遍的2040的分数增长,放在其余国籍的运动员身上,是少见的。
 

    众所周知,欧美组与非欧美组的参赛人员数量差异极大,一场jg里女单35人,可以有近23人都是欧美组,没办法,欧洲小国太多,积攒起来就是一个可怕的基数。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对比前十名、前五名,范围缩小了,欧美与亚洲选手的比例可以接近1:1。
 

    在这种情况下,欧美选手的40幅度增长,要远远多于亚洲选手。
 

    三个欧美选手,对应的是一个亚洲选手。
 

    这是jr组别,之所以要对比她们,是因为目前结束的a级赛事里,只有jg的数据量还算可以。
 

    g目前只进行了sa这一站,在此次比赛中,有很多刚升组的、今年失误过大的,故而无法挑选出合适的人选来作数据分析。
 

    但在jr的大趋势下,我可以预测,sr应该可以一比一复刻。
 

    我如果用尤朵拉汉森的sr成绩对比她去年的jr成绩,可能会被人说不公平。
 

    尽管在失误如此多的短节目里,她被强硬地拉到了前三中问题又来了,以前的小分表给我看到的是,那有没有一种情况是,这个选手在比赛里其实也是跟尤朵拉一样,被大量水分了呢
 

    isu你的权威性,真的在逐渐下降。
 

    你在搞死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再拐回来,jr的小女单们都有这样的分数增长,身为sr的世界第一,丛澜的成绩变化是什么样子的
 

    她去年的sb是冬奥赛场的9187,刚好今年第一场短节目就了,是887。
 

    增长率是345。
 

    拿神级节目风暴来对比皓月,过分吗
 

    我觉得一点都不
 

    皓月是一场丝毫不弱于冬奥风暴的短节目
 

    比过往的丛澜更强的,是现在的丛澜
 

    她没有退步丝毫没有
 

    年龄带给她的不只是伤病,还有对节目的更深入阐述,臻入化境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皓月一露面就已经是完成体了
 

    而这样可以直接成为经典的皓月,它有多卓绝,得分就有多不堪。
 

    就算我拿去年最低得分的c分站来算,那一场风暴是9003,增长率照样是负数是148
 

    为什么我如此愤怒
 

    因为照这个趋势来看,丛澜在成绩上反馈出来的信息是她这一场比赛状态不佳,较去年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这个信息真实吗
 

    看看网络上的热度吧看看大部分人的反应吧
 

    她们沉浸在皓月之中,这个短节目一经露面就已经被人认可是新高度了
 

    所有人都说,今年的e是利好丛澜的
 

    所有人
 

    连isu对外的新闻发布中,都调侃过这样的说法,很多人持着暧昧态度,表示就是会对丛澜这般选手有更多青睐。
 

    他们认为,在总分增加的时候,丛澜的上限也被拔高了,她可以得到的满分区间门更大了。
 

    现实呢现实就是她没有得到增长,在3改作5以后,能够得到大批量3满分的技术动作,没有得到5。
 

    也就意味着,明明是满分的能力水平,被新规则毫不客气地削弱成为了“瑕疵”、“下降”。
 

    毕竟,明面上来看,丛澜得到的还是3,还有4,那么她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有人说可能是因为第一场比赛,裁判组都不敢给分。
 

    哦,所以,尤朵拉汉森那瞎眼的各种4,是怎么来的
 

    她的4跟丛澜的4,能是一个水准吗
 

    她那稀烂的跳跃都可以有几个34了,为什么丛澜也只是34
 

    另一点我要说的就是,裁判给分。
 

    以下的拼接图是我朋友蓝莓酱,在现场拍摄到的。
 

    记录了在赛事后的四分多钟的等分时间门里,裁判组奋力拼搏按计算器,从实时分的一堆45,经过反复调整,最后终于确认了34。
 

    最离谱的是,还有人给了两个1。
 

    让人欣慰的是,里面有两个裁判坚定不移,拒绝改分,他们也是唯一的七个动作全部给了5、分小项基本都在950以上的裁判。
 

    其余的,我想大家关注一下这位j7,他非常离谱,一个技术动作在实时打分中给了5,最后改成了3。
 

    他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美。
 

    但他也明白什么叫做利益,什么叫做权力。
 

    很多人问为什么最后tes能少三分多,就因为这个。
 

    裁判的权限范围在大幅度扩大,这一点我标红加粗,有人说是骇人听闻,看,这就是事实,并非杞人忧天。
 

    因为他们真的敢,且能做出来。
 

    我从e总分的增长率,来探讨新旧规则的区别,为的就是打脸那群自五分制改制出来后,就一直在造谣“丛澜成为isu心肝”、“丛澜以后在花滑可以横着走”、“丛澜随便滑滑都没有人可以追得上”的人。
 

    而我之所说,它围剿的是高水平运动员,在于男单中有人也是这般待遇。
 

    在于女单里有其余人也是这样的待遇。
 

    我痛恨高贵国籍得到的偏待,而在这群高贵国籍中的运动员,照样被再次分作了三六九等,最后选出了天龙人里的天龙人。
 

    所以,支持高贵国籍的人们,你们以为自己喜爱的选手真就是最后的天龙人吗
 

    醒醒
 

    这是一场无人生还的恶劣战斗
 

    巧克力蓝莓给出的短节目最高bv是374,是因为她没有加一个11的跳跃。
 

    丛澜今年的bv是382,她把3a放在了后面,所以多了08分。
 

    而去年,10规则下,一个女单的短节目不加系数后能够达到的最高bv是382。
 

    因为三个跳跃组合涉及到了四个跳跃,按照最高分的三周跳来算,配置跟今年374的一模一样。
 

    丛澜风暴的技术配置将3z和3f3o放在了11中,她这个安排不是最高分,3a替换3z就又能多出025分了。
 

    她去年的bv是3984,理想状态最高值三个跳跃都放后半程可以到4069。
 

    规则更改,最高技术配置的得分从4069降到了382纯bv从382降至374,分差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