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予 作品

426. 预备新的直播 上火了

    jgf的快乐掀开了中国冰迷狂欢的第一幕。
 

    前面的三个项目也不是不好, 就是没这么刺激。
 

    小只都是第一次进总决赛,里面有人更是今年第一次参加国家赛,再者, 她们的分站赛确实没有那么亮眼。
 

    赢了, 可是看上去没丛澜当年石破天惊,于是冰迷就觉得缺了点什么。
 

    高要求之下,总是会难免苛刻。
 

    蹲比赛的人表示就是很爽
 

    褚晓彤喜笑颜开,哪怕后面阿丽娜潘科娃上场,她都扬言“景筱曼短节目第一稳了。”
 

    啊啊啊别毒奶求求了
 

    彤姐嗷不要毒奶嗷
 

    反而把观众们给急得一激灵。
 

    可她没说错。
 

    短节目的配置也就那么几个,最高的3a3t之外就是3a3o,问题是余下的那一个人也不会3a啊
 

    哪怕她了这场比赛, isu除非水到给她几个技术动作加满,否则就不可能会比景筱曼的高。
 

    因为景筱曼的e也不算低, 她的各个方面发展得都很平均,不论是技术还是艺术,都可圈可点。
 

    丁教练是用主要时间练和巩固周跳, 看她的训练情况调整练习四周跳的计划。
 

    景筱曼其实也没有不练四周, 相反, 她或许没有阿丽娜潘科娃等人练习四周的时间长,但效率一定比后者高。
 

    就像丛澜的上冰时长, 有的人一天在冰上六到八个小时,但真正高效率的也不过就是一两个小时左右。
 

    她们待在冰上很久,可还是没办法超过丛澜。
 

    花样滑冰是不看努力的运动,任何竞技体育, 看的都是结果。
 

    于谨丁教练等人早就将训练计划压缩得不能再压缩了,景筱曼练一个小时顶得上别人小时,她非常累。
 

    可是, 也非常高兴。
 

    带着自己的3a3t,她接受着蜂拥而至的媒体采访。
 

    也在流畅的英语对答中,将姐妹们的成绩一一肯定。
 

    “我很喜欢我的这次短节目的表现,它是我截止到目前最好的一场比赛。我希望我能是第一,我也会努力成为第一。”她言笑晏晏,虽然才十四岁,但带有大将之风。
 

    褚晓彤已经看着阿丽娜潘科娃跳完了她的33连跳。
 

    “她在发抖,心里在抖。”褚晓彤突然出声。
 

    易奇尾“”
 

    这又是什么形容词
 

    你们体育界的都这么神奇吗
 

    褚晓彤说得没错,阿丽娜潘科娃的表现确实没有她赛前要好。
 

    o里高调,她当时举起的双手就差把周围的媒体记者们闪瞎。
 

    那时她自信心爆棚,觉得从短节目到自由滑的比赛都是自己领先。
 

    她不是怕景筱曼的3a。
 

    说句托大的话,哪怕景筱曼在自由滑上了双3a,这人也比不过自己毕竟,我可以上个四周跳啊
 

    提交的技术编排里是两个四周,可她能够重复一个,到时候靠着这三个四周跳的bv就能压死景筱曼
 

    她感到压力从而发抖,不是因为景筱曼的3a。
 

    如果娜塔莉、莉莉娅、索菲娅古谢娃等人在这里,她们会告诉这位后辈,你的感受,那种从灵魂里蔓延开来的不安,临赛前的退缩,是见到强大对手自知不敌后的本能反应。
 

    后一个选手可以看到前一个人的大半比赛现场,也能在最近的距离,感受对方带来的压力。
 

    前者表现差,会给后者很多鼓励,让对方油然而生一股自信。
 

    反过来就是无尽的压力。
 

    景筱曼的重点不是3a,甚至不是3a3t,是她愿意在jr的短节目里放这个注定赔钱的连跳。
 

    这是不一样的。
 

    3a3t的性价比没有3z3t高,哪怕真的想追分差,也可以用3z3o,这肯定比3a3t简单。
 

    单跳3a就是一道坎,连跳跟上3a不是难度翻倍,是幂指数级别的提升。
 

    这就像是两人的面前有两条路,其中一条所有人都知道是个“死路”,只有1的生还,但景筱曼偏偏就选了它。
 

    在熟悉可控的环境里,阿丽娜潘科娃一类人是不会有多余感受的,就像是她明白很多人称呼自己为“偷懒者”、“技术毒瘤”。
 

    她不在乎。
 

    也依旧用这样的难度去打败国内的大多数女单,jg分站的几十个手下败将。
 

    为什么会有景筱曼这样的人啊
 

    她“看到了”景筱曼的短节目表达的意思。
 

    因为是运动员,因为练习过各种跳跃,所以深知有些技术的难度是怎么样的,风险有多高。
 

    故而,她会比观众受到的刺激更深。
 

    大家一起偷鸡摸狗不好吗
 

    为什么你就要这么特立独行
 

    而且你还做到了
 

    你凭什么做到啊
 

    褚晓彤“她有着被人骄傲的四周跳,4t和4f,可她的3t,她的3f,我没有看出来有多么的好,多么能称得上是衔接在四周跳之前的高水平跳跃。”
 

    偷懒的re,没有精进的技术,落冰不怎么足周全靠拧,周跳为什么会不足周啊
 

    可能是因为,在一开始练出三周跳的时候,就这样了吧。
 

    翟雅韶“那什么叫做高水平呢”
 

    褚晓彤“景筱曼那样的,她是在路上;你要看最好的,当然是丛澜。”
 

    她再次强调“每个人的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没有人第一次练跳跃就能完美,缺周、存周都很正常。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足之中,一点点将它补足的。你看到赛场上有人的3f不足周,没有关系,裁判正常扣分,她每个赛季正常进步,这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冰迷陪伴着运动员成长,要做的不是去用话术遮掩其不足,非要将一个不那么好的跳跃,夸成举世无双。
 

    re过多就是过多,进入时间长就是长,控轴有问题就是有问题,存周就是存周,不需要去争论“她没有”、“她对的”。
 

    错了就是错了。
 

    等她做好了、进步了,就夸啊
 

    夸她在努力,夸她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追她的比赛看她的现场,为她送花送玩偶,骄傲地将两场比赛的对比剪辑在一句,大声地说出一句“我喜欢的人在体育竞技里永不后退”。
 

    西妮娅库里科娃在前两年也偶尔落冰过四周跳,但这些质量太糟糕,而且发力方式完全不对,所以教练逼着她忘记,重新练习正确的。
 

    现在也能跳出来,姿态与之前的差别甚大。
 

    她在练跳跃的过程里骨折过,加上因为练四周而导致其余的技术动作回退,导致她没怎么参加比赛,也没拿到过什么好名次。
 

    她本人和教练,与阿丽娜潘科娃就截然不同。
 

    西妮娅库里科娃在面对着丛澜时,也不会像是阿丽娜潘科娃看到景筱曼时,这样的慌张。
 

    半瓶水晃荡的人,总是不如满瓶水的。
 

    这样心虚的人,越能从景筱曼的节目里感知到她的态度。
 

    跳跃没摔,倒是在蹲转调整姿态的时候,阿丽娜潘科娃不知道是走神还是力竭,向着右后侧倾倒,核心散了,手臂也称了一下冰面。
 

    场外的教练满脸铁青。
 

    导播有点意思,切了一秒的画面给教练。
 

    哦豁这脸色不是很好的样子
 

    俩教练都有点不开心,你不开心我就放心了
 

    褚晓彤只是淡淡地道“花样滑冰运动员启蒙很早,也放弃了很多童年娱乐时光,教练不只是教授动作的老师,也该是引导运动员成为一个正直向上的人的老师。”
 

    小孩子懂什么呢
 

    不管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十来岁的孩子满脑子只有大人灌输的东西。
 

    “你要赢,不惜代价,不计较过程。”
 

    “技术要正确呀,你看,这样跳出来多漂亮。”
 

    两种不一样的教导,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让我们恭喜中国队景筱曼女单第一”褚晓彤再度站了起来,大力地鼓掌,恨不得让这个声音传遍了演播室。
 

    原本bv就没景筱曼高,七个技术动作的质量也一般,isu给分再宽松,终究没超过景筱曼。
 

    最可能被水分的,也因阿丽娜潘科娃的那一“摔”,导致了上限直接降低一个层级。
 

    今天大家的分似乎是从28开始加减的,景筱曼当前算是六人第一,3214,阿丽娜潘科娃得到了不错的3189分。
 

    分降组好像有点影响,但好像也没有。
 

    因为阿丽娜潘科娃是上层打分的,05之间可以给49,但其余人510之间也是可以51的。
 

    这就是权限。
 

    丛澜换好了衣服后,就去热身了。
 

    路遇跟队的科研组技术人员,这个在后台监控运动员的人正在跟人聊前场。
 

    记录上显示,实时跟踪的gs数据推测,景筱曼的分数在正常水平线向下少许偏低的阶段,墨仙和汪凌倒是发挥比前几天好,今天的成绩算是不错,但对比其余的人均分来讲,似乎也是有点严格。
 

    图片上一堆的数字,丛澜只是瞥了一眼没多看。
 

    gs的推测今年新出了一版实时根据赛场情况预估分析的即时输出,主要是简单分析选手赛场表现与裁判打分的关系,并根据已经录入进去的技术手册和裁判多年来的评分习惯,进行拆解数据化,最后导出不太有那么强大的科学性的内部人士可看的结论。
 

    简单来说,a在这三个赛季里都有执法比赛,担任的都是j裁,假如一共13场比赛,那么就根据他对每个选手的评分,对比搜集到的视频资料,总结出他的评分习惯。
 

    也许第一场里,给第一个选手的打分很苛刻,一直到最后一组的最后一人,逐渐变得宽松;
 

    也许第一个赛季整体来讲,要比第二个赛季执法时严苛程度高了那么一点;
 

    也许他在不同项目上,严苛宽松各有差异。
 

    对t裁也是如此。
 

    它可能是真的,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没办法作为佐证。
 

    这些在冰迷那边其实也会谈到的,比如哪个t裁狠抓错刃,哪个人在存周上有独特嗜好,谁会限定选手或者国籍的宽松or严苛。
 

    j裁就更简单了,打分时的表现,都是会被人总结的。
 

    赛后追究九个j裁的给分情况,像是跟均分差别过大怀疑你收了贿赂,或者给分低得不正常是不是有问题。
 

    isu也在查这些,一直在查,每年都有许多裁判落马,但也有很多人处于惩罚期却被放过继续执法比赛了。
 

    混乱,肮脏,这就是isu的现状。
 

    亚洲总是被打压的,景筱曼汪凌墨仙如此,还有很多人亦是如此。
 

    丛澜低头,伸手向后调整自己背部的考斯滕。
 

    这衣服穿脱其实都挺麻烦,布料的舒展性不错,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导致它本身的尺寸很小,每次穿它都要花费好一阵。
 

    脱衣服的时候也是,浑身都是汗,就不那么好脱了。
 

    女单还行,都是裙子和裤袜这类的分体构造。
 

    男单大部分是一体的,沐修竹每次在更衣室穿考斯滕就龇牙咧嘴,感觉在拔萝卜。
 

    萝卜是他自己。
 

    娜塔莉在看这场比赛。
 

    她来到了观众席,然后她发现,自己已经被遗忘了。
 

    索契周期她不论去哪里,总是会引发尖叫,许多人都热切地喊着她的名字,亲昵地叫着“姑娘”、“亲爱的”,情绪热烈外放,仿佛她是她们最熟悉的朋友。
 

    但来到这个场馆,很少有人认出她。
 

    哪怕有的人觉得她面熟,也只是重复看几遍,就再无其他了。
 

    好像有点冷漠。
 

    也就是这样了。
 

    娜塔莉看着场下的开模式,想着刚刚结束的jr组比赛。
 

    很不一样,与她当年的jr赛季差别太大了。
 

    她们的难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只有简单的周跳似乎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追求进步的运动员了。
 

    曾经难得的3z3t,也早就成为了人人掌握的连跳。
 

    娜塔莉可以看出来她们得到的教导比自己的要好,也能明白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