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予 作品

442. 18赛季世锦赛 4活该

    好像全世界的比赛只有中国的在进步。
 

    从gs到全直播, 再到今日的超豪华赛场不仅仅指场地超大、设置超多,而是指在用心程度上。
 

    别的国家承办赛事,就是一个在破旧的场馆继续一个几十年的比赛, 不会去把新世界新元素融入到这里,能保持冰面和场馆标准合理, 就已经费了老鼻子劲儿了。
 

    本次花滑世锦赛的举办地在云南, 区别不是在高山基地,而是找了个海拔相对温和的地方。
 

    毕竟高原场地对选手的影响太大了,比完赛就kc区吸氧实在是太难看。
 

    但在云南找一个低海拔的地方,不是多么困难,却也不算容易。
 

    云南是一个承接了很多国家项目的高原训练基地的省份,比如昆明有海埂训练基地,主要负责游泳项目的高原训练;
 

    正在建设的玉溪高原体育训练中心, 则是综合性的超级赛场;
 

    腾冲不必说了, 很早之前就已经是滑冰项目的专项基地。
 

    这里的海拔平均在1600米以上,低的地方也有, 比如几百米的, 但不一定适合建设体育馆。
 

    张简方一开始想在腾冲找块地方,都是老熟人了,当地政府也很支持。
 

    但找来找去, 都没找到合适的。
 

    腾冲的地势太高了,1600米的海拔高度跟1800米左右的亚高原基地没什么区别,参赛选手到时候也够呛。
 

    昆明也有一个红塔基地, 那边的地方还大,但新盖体育场太困难了,就只能作罢。
 

    最后选择了富宁县,这里的海拔很低, 几百米左右,之后也会真正作为“北冰南展”的据点之一,下赛季的全国俱乐部联赛的一站已经暂定这里了。
 

    而且这个位置很早之前就已经被各方专家考察,预备建设低海拔训练基地了。
 

    如此一来,滑冰馆还可以跟其余夏季项目一起,共同建设出来一个完整的综合性训练基地。
 

    到时候也方便不同项目之间门的交流,说不定就又有新进步了呢
 

    富宁县这边的环境好,亚热带低海拔河谷湿热气候,海拔低没有高原反应,氧气含量还充足,对于花滑这样的运动来讲再合适不过了。
 

    娜塔莉到了云南后“这里其实是高原赛场”
 

    这么惨的吗
 

    以前盐湖城冬奥的时候就有人运动员受到海拔影响,那地界的海拔也高。
 

    美国科泉训练基地也举办过比赛,当时的选手都很惨。
 

    得知这边是有高原场地,但世锦赛的场馆不在高原上,娜塔莉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
 

    观众们对海拔的变化没什么太大感觉,但运动员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
 

    娜塔莉这次虽然不是参赛选手,毕竟有伤在身,可她也去过高原基地训练啊
 

    娜塔莉“还是要谢谢主办方的。”
 

    如果按照isu的尿性,人家才不管你选手会不会受到高海拔的影响,你旋转结束吐在冰上他们都不在意的。
 

    来到赛场之前,国家队的人先去了一趟腾冲。
 

    倒也不是要提前训练,夏训是在新赛季开始之前,卡好时间门点对运动员进行锻炼提升用的,不是简单的为了训练而训练。
 

    她们来得早,大概提前了一周多过来的,因为想趁着这个时间门在南方拓展一下花滑。
 

    北冰南展嘛,都是任务。
 

    在腾冲待两日就会转移到富宁去。
 

    丛澜在腾冲基地试了试,她反应还行,就是嗷嗷着“高原基地算什么”的小孩子们,晕乎乎地跑去试了冰,摔得惨不忍睹。
 

    冼初然“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单知道”
 

    碎碎念再度开启。
 

    月初的世青赛女单里,是景筱曼、慕清晖、汪凌得到的名单,一整个赛季成绩都很好的景筱曼这次反而没有之前的发挥好,最后只拿到了第三,其余两人则是一个第四,一个第八。
 

    拿第一第二的是两个俄萝,前者三个四周跳后者两个。
 

    景筱曼的3a失误,自由滑惨败。
 

    况且,sr女单裁判被专注得多,他们作孽比较清晰;
 

    jr里就被忽视了不少,怎么抓、抓得如何、打分情形等,有人关注但热度还不足sr的五分之一。
 

    俄萝摔倒的自由滑分都能上64,而景筱曼3a摔倒却直接拉到了60以下。
 

    不像是jgf,还跟gf在一起比的,裁判换组了没错,赛事关注度是跟sr一起的啊
 

    在这种情况下,三个小姑娘能在46人里得到这样的成绩,确实很不错了。
 

    而且明年的全站分站赛名额都到手了,下一届世青赛名额也是满的,所以没什么好苛责的。
 

    冰迷们还吐槽,裁判顶风作案,都已经自顾不暇了还在这里尽心竭力地水分,真是离谱。
 

    其实按照bv来算,哪怕景筱曼等人的分再多三分左右,也不太可能会得到前二的成绩。
 

    可问题又来了能不能到前二,与现有的不公平大分差,两者是不一样的。
 

    她可以不到前二,但她应该有符合公平的得分,而不是这样的区别待遇。
 

    世青赛看得人挺生气,感觉赛季初的sa在这里上演了。
 

    不过,随着月初世青赛的结束,isu这场丑闻慢慢落幕,人们又幸灾乐祸地发现,这也许是isu能搞出来的最后垃圾评分,一群人都被调查了,可能以后会好许多。
 

    小jr们今年的比赛基本结束,除了还需要刷分的人要去赶个末尾的b级赛,别的人都没什么大型赛事要参加了。
 

    国家队这群干脆直接跟着sr开拔世锦赛,来这边蹭个热闹。
 

    郝静柏人更麻,这体验让她想起来了去年冷不丁就被扔去基地特训的日子。
 

    丛澜挺喜欢这里的。
 

    郝静柏趴在挡板上,看里面的sr们训练。
 

    “师姐好厉害啊”她小小声地跟自己说着。
 

    高海拔的不适应会让运动员的发挥出现小问题,但也同时可以帮助她们快速出难度。
 

    训练到哭的桑莹出去吐了,丛澜还在冰上跟于谨探讨她的4o问题。
 

    沐修竹刚结束他的体能训练,这会儿抱着一瓶补充剂惨白着脸,坐在一边看师姐,外加回神。
 

    还好时间门短,待了两日做了宣传又带着闻讯赶来的冰娃们做了训练,这个活动就差不多结束了。
 

    等到了赛场的地方,趁着参赛运动员们都没来,教练给大家找了场馆,制定了上冰时间门表,该谁的就是谁的,一目了然。
 

    两个场馆随便训练,冰时很宽泛,想要加练的也不用那么委屈,场地想要就有。
 

    主场优势嘛,连带队来看比赛都不用那么麻烦,说开拔就开拔。
 

    不过首钢里也不是没留人,那边的场地才是国内最好的。
 

    胳膊都没好太利索的桑莹跑了回来,上了冰继续练。
 

    她为了赶这次的世锦赛,根本没按照医生的叮嘱好好修养,勉强能上冰的那一天就栽到了冰上。
 

    想训练,想比赛,想拿奖牌。
 

    桑莹就是这样急迫的心情。
 

    做赛事策划的是90后裘晨星,别看刚毕业没两年,但已经有不少傲人的资历了。
 

    这次能带团队负责整个世锦赛的策划,也是因为她本人能力出众。
 

    结合了c的全直播,加上云南当地民族特色,提前半年搜集冰迷们的想法,再将其综合取舍不断修改,最后就是这么一场精彩绝伦的古今文化大融合世锦赛。
 

    裘晨星也是这一年多成功入坑花滑。
 

    “我们的传统文化打入赛场,不是运动员们一直在做的吗那比赛的场地,自然也要如此啦”她的提案在最初得到了广泛好评。
 

    姜意很喜欢这个创意。
 

    云南的民族好客,传统文化兴盛,古镇、风景、水和蓝天,全是这里的特色。
 

    “水天一色,彩云之南”,这场世锦赛的o都是跃动的蓝色火苗透出的燕式姿态。
 

    丛澜收到了不少的礼物,一个抽绳袋子里全是细碎的小玩意儿,还有一个银饰的镯子。
 

    “下血本啦”她开玩笑。
 

    郝静柏好羡慕的“好好看”
 

    不是简单的光面,上面鉴刻了花纹,应当是这边的某种文化图腾。
 

    只有参赛选手有,女性是手镯,男性是一块方形银牌的项链。
 

    用到的银子克重都差不多,不过里面的花纹各式各样的,据说跟这边的多民族相关,这个就是随即赠送的了。
 

    丛澜见孩子喜欢,就送给了郝静柏。
 

    郝静柏“”
 

    她惊喜若狂“真的可以吗”
 

    丛澜拍拍她的脑袋“可以哒师姐给的就拿着。”
 

    还把手里的袋子扔过去,丛澜道“翻吧,喜欢什么拿什么。”
 

    小周边也很多,里面七七八八的,能让人玩半个小时。
 

    这些东西一半多都可以在场馆售卖周边的地方买到,策划人深知现代年轻人对周边的热爱,连这种地方都专门做了布置。
 

    有人说感觉回到了惊澜演出,这比赛看上去一点都不严肃,但很快乐。
 

    外国运动员收到礼物后也很惊讶,不少人都拍了照片放到网上,吸引了一大波注意。
 

    花滑世锦赛礼物还上了各大sns的搜索话题。
 

    至于赛前的红毯,这个以前国内赛里搞过并备受好评的环节,也被放在了开幕式之前。
 

    丛澜换了一身银色的小礼服,头发没扎成辫子,而是一个利索的顺滑马尾。
 

    这次有化妆师团队跟来,没礼服的选手他们还可以帮忙去借。
 

    沐修竹几人被按在座位上等着化妆,几人根本没有不适合的尴尬,而是好奇地跟人询问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
 

    东北话占据了这个休息室,笑声从未停止。
 

    考虑到来这里参赛的其余选手不一定都有足够资金支持,主办方也了服化,有需求的人直接找到工作人员就可以了。
 

    这一点很贴心,让一部分确实财力有限的选手们长舒一口气。
 

    裘晨星不是想把谁比下去,而是想让所有的花滑运动员都展现他们的风姿风貌。
 

    “让人们知道知道,我们花滑的靓女帅哥”她很兴奋。
 

    红毯环节多节点直播,还有主要的摄像机进行拍摄,之后也会剪辑成片,作为世锦赛的宣传热点之一。
 

    美貌与实力兼具,这是花滑给大众的一点小小震撼。
 

    选手们排着各自的训练时间门,给一群人指了路以后,丛澜拎着自己的书包和行李箱离开场馆。
 

    外面很热闹,每天都能听见观众们的动静,哪怕此时还没开始比赛,也有不少人来到了现场。
 

    o正式对外开放,票数很少,只有赛场的最靠前区域是放开的,不过也能塞下上千人了。
 

    不单是丛澜的时间门段,所有的o门票都售空了。
 

    “想第一时间门进到赛场,看看这个神奇的场地”
 

    “据说gs直接站到了裁判席上好爽,光看着就已经很爽了。”
 

    “gs还有自己的专属大屏呢,运动员都没这待遇。”
 

    自家比赛,所有的一切都给gs开道。
 

    别说数据设备对接了,gs这次直接被装在了裁判席的那条长桌上。
 

    紧挨着主裁判位置的,就是明晃晃的青蓝色gs外观。
 

    本不会有这样高的关注度,谁让四大洲的时候isu作妖把裁判席给罩住了,加上二月底三月初闹起来的世界范围的大丑闻,这会儿知道张简方硬杠isu到明面上了,谁不想第一时间门凑现场热闹啊
 

    万一打起来了呢
 

    想开点,要是isu的人被气死了呢
 

    那岂不是更爽了
 

    这种现场错过了就是永远啊
 

    抱着这样的想法,本次世锦赛一票难求,更在赛前出现了有人高额十倍求购门票的情形。
 

    有一张票,此时就显得厉害了许多。
 

    便是没有票的人,也有跑来现场的,因为据说这边的周边有很多线上没有的新款,而且场地范围里居然还有nc可以互动
 

    去o的选手们看着场地里低层区域坐满的观众,好些都不太适应。
 

    日常训练的副馆周围是不排位置的,有的话也就是少许几排小区域的范围,但o是在正赛场馆,主要来试冰,是赛前的安排,所以这边就等于是提前感受正赛氛围。
 

    有的选手结束o后还举着手机笑呵呵拍照,说,看,好多人啊
 

    赛前开幕式不再是简单的表演和入场,而是有着层出不穷的各式演出,山歌响起的时候,那份震撼在场内回环。
 

    连祝酒歌都被搬了上来,冰面上是穿着民族服装的舞者歌者,观众席里面是突然冒出来的潜藏nc。
 

    不能喝酒,但可以喝水。
 

    观众沉浸式互动,在祝酒歌里被热情好客的当地人民送上了祝福。
 

    解说待着的地方都有人跑过来,端着几杯水,应和着场地里的歌声。
 

    孙娅然失笑,还不忘她的职责,对着话筒说道“宾至如归,热情好客,让人无法拒绝。”
 

    灯光,焰火,民歌,这个场馆一下子就活了起来。
 

    一群运动员入场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高高兴兴的。
 

    跟前两天的红毯抽签一样,大家的眼里都映着好奇与欣喜。
 

    有人之前还埋怨着时差,今日就感慨这里真好。
 

    丛澜不知道从哪儿拿了几根大呲花,见其他人想要,就把手里的分了出去。
 

    彩色灯光里,这一小块人群是最靓的崽。
 

    世锦赛参赛者甚多,比四大洲要多不少,女单人数到了40,男单也在36左右,双人和冰舞一个20,一个27。
 

    一看就是激烈的厮杀。
 

    赛前有人弃权退出,有人替补进来,比赛从红毯到开幕式这几日,也有人因为伤病临时放弃。
 

    网上有人想起来了云南的海拔,还问道这次的比赛是不是在高原地区,那运动员们能遭得住吗
 

    有人就骂矫情,不到两千米的海拔算什么高海拔。
 

    于是,“高原训练基地”的含义和作用,又被科普了一番。
 

    然后得到了回答不是高海拔,特意找了个云南的低海拔区域。
 

    这下子不少人都放了心。
 

    随之而来的是“中方的贴心”,告知人们哪怕是在这种随处高原基地的情况下,我们依旧选择了一个低海拔的赛场,看,我们才不是不管你们死活的isu。
 

    这一点他们确实该骂。
 

    詹吟带着宣传部门迅速跟上,他们如今甚至宣传的重要性,营销二字加上舆论引导,等于掌握了话语权当然,根基还是实力和拳头,但只做事不说话,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
 

    要做,更要说。
 

    也是看到了相关的讨论,某些运动员才意识到,艰难与自己擦肩而过。
 

    “吓死我了,这要是在高原赛场,我可能会疯。”这人夸张地说道,“怕是要下了冰面就吸氧。”
 

    也不是没可能,旁边的人脸都白了。
 

    路过的沐修竹“”
 

    谢谢,前几天在腾冲那边刚吸过。
 

    剧烈运动之后氧气的获取本就艰难,高海拔低氧环境里吸氧很正常。
 

    他也不喜欢高原赛场的。
 

    希望以后也不要去
 

    丛澜想在这个赛季里跳出4o。
 

    “世锦赛是最后的机会啊,”她叹气,“要跳出来啊”
 

    当然在训练里成功过的,要不然她也不会放到比赛中。
 

    于谨还在看其他运动员提交的技术编排,有人直接提交了四个四周,还有一个五四的。
 

    于谨“”
 

    前面的说不定还能信一信,五四是不是疯了
 

    就算跳出来了那节目还能看吗
 

    岂不是滑行就蹦哒,再滑行再蹦跶
 

    丛澜“你算什么呢算出声了。”
 

    于谨“算bv高低。”
 

    丛澜的bv还不是最高的。
 

    她“你用电脑拉个顺序不就行了吗用得着自己在这里算”
 

    于谨“我乐意,我喜欢,我就这样。”
 

    丛澜“老年叛逆期。”
 

    于谨“哎哎哎怎么说话呢”
 

    他话题又一转,指着缩小后印在a4纸上的文字“女单比赛危险重重,你上4o不是很明智,如果前面的人发挥更好,我建议你适当地退让一步。”
 

    意思就是别拼4o了,用你的4z吧,bv高还稳定,两个四周加上两个3a的配置,能打过别人的三四、四四乃至于五四。
 

    可要是4o又跟上次似的失败了,就等于一个四周和两个3a,去打别人的高bv配置。
 

    倒也不是打不过,毕竟四周跳多了发挥也是不稳定的,丛澜靠e和分能加回来。
 

    但总归不保险嘛
 

    欢天喜地占据第一名优势,不比苦哈哈担心旁人超过自己要好吗
 

    丛澜“可以啊,到时候看情况呗”
 

    她又不是傻子
 

    优势之上尝试是勇敢和追求,为了这些将自己的优势磨没了,她暂时没这么大度到可以放弃那个金牌的位置。
 

    于谨说出这个建议,也是知道丛澜会答应下来,他的学生没这么傻的。
 

    “行。”他喜笑颜开。
 

    知道归知道,确切地听见丛澜应下,心里更稳嘛
 

    比赛项目的安排是双人男单、冰舞女单这样的顺序,由于参赛人数多,赛程也比较长,一共有四天的比赛。
 

    一日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可以隔开一天,这样的话对运动员恢复和调整状态也比较好。
 

    第五天则是中午开始ga,晚上进行收官的晚宴。
 

    其实ga也算是每一个比赛的闭幕仪式了,盛大又热闹,还非常的“团结”,力争显示出体育项目的友谊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