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予 作品

449. 又一个wr 尘埃落定

    等候在网络前的冰迷叶知疯狂地刷新着话题页, 恨不得下一刻就有关于丛澜4o的新消息出现。
 

    她已经无心学习了。
 

    世锦赛门票太贵,去云南一趟花销也太多,根本不是她这样一个学生能负担得起的, 所以只能看直播了。
 

    说好跟室友来图书馆学习, 结果最后只是拿着手机恨恨地想着, 图书馆ifi真烂啊
 

    室友“”
 

    姐妹儿你这页书看仨钟头了。
 

    叶知随手给一个编辑丛澜战绩的微博点了赞, 又瞅见一条“这女的太瘦了搁我们村都没人娶”, 要不是看到自动带了丛澜的话题,她都纳闷自己到底是作了什么孽居然刷到这玩意儿。
 

    评论区已经把这傻叉骂到七窍生烟了。
 

    叶知顺便也骂了一句“撒泡尿照照你自己”, 退出后意犹未尽,又回去怼了一百字。
 

    室友“”
 

    你这脸上的表情, 真精彩啊
 

    叶知的手指在屏幕上都快搓出火了。
 

    她也明白, 比赛现场的消息都是一窝蜂出来的,媒体们大多有共识,一些东西根本不会分散着发出。
 

    才刚发了丛澜自由滑4o的消息, 那么o这么新鲜的视频, 就一定会随着热度来放。
 

    可能要过半个小时,也可能得等女单开始后临近丛澜比赛。
 

    很快的,就一眨眼的工夫。
 

    叶知“呜呜呜好难捱啊”
 

    她歪着脑袋, 贴脸颊趴在了桌子上。
 

    明白归明白, 也耐不住她这想看的心似箭啊
 

    室友“”
 

    算了我也写不下去了。
 

    期待的情感在焦急中愈发强烈,天南海北, 世界各地,多得是如叶知这样的人。
 

    女单4o,赛事四周跳最难,不知道能否在这个世锦赛中出现
 

    丁教练正盯着桑莹打封闭。
 

    他有些无奈。
 

    很多人都说没必要,桑莹的短节目表现一般, 已经无缘领奖台了,第九追到前三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她没有四周跳而其余人有这个难度跳跃的时候。
 

    桑莹很冷静,有着不符合她这个年纪的清醒“但比赛就是比赛。”
 

    世锦赛一年一次,她不知道这辈子能参加几次这样的赛事。
 

    比赛就这么多,每一场过去,都是她运动生涯的流逝。
 

    不论自由滑是追排名,还是只为了自己,她都想不留遗憾。
 

    丁教练拗不过她,最终选择跟她站在一起。
 

    队医叹着气,心疼又难受。
 

    茱迪在那边抓着丛澜讲她4o放到节目里的衔接问题,语速又快,东北话夹杂着法语,偶尔还有英语,听得于谨一脑袋懵。
 

    丛澜倒是能跟得上,两人聊天的速度令路人震惊。
 

    随着女单比赛一个一个地进行着,很快就到了最后两组。
 

    丛澜在后台蓄势待发,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
 

    沐修竹远远地在一边蹲着,不打扰这里的选手,一双眼睛灼灼地盯着正在折返跑的师姐。
 

    他不太想在观众席,打算一会儿充当后勤队员,跟着去前场周围看。
 

    挡板外才是最佳观众席
 

    有特权当然要用
 

    一同参加比赛的其余女单,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网上有人提出了一个已经被问过许多次的问题
 

    既然注定比不过丛澜,为什么大家还要这么辛苦
 

    因为热爱,因为不放弃,因为这就是竞技体育。
 

    她们知道自己极有可能拿不到冠军、拿不到奖牌,在钦佩丛澜的同时,却也会朝着第一去努力。
 

    褚晓彤在个人采访里被一对一问过,那时候她说,我明白自己与丛澜的差距,比其他人更甚,因为我们是一起训练的。我会因为跟她一起比赛而安心,也会自认第一就是丛澜的,可我还是会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和技术实力,去拼最好的成绩,第一、第二、或者什么。
 

    她觉得丛澜能拿第一,但是她自己也要努力争第一,这是一个矛盾的心理,但又不那么矛盾。
 

    看着最后一组六练出场,震天的欢呼声中,两位解说沉默了一秒。
 

    褚晓彤“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超级明星。”
 

    心态,一向是运动员的必修课。
 

    有人喜欢红磨坊,有人说这剧情太有病了,男主自私自利真不要脸。
 

    如果没有男主,女主就可以追寻自己的梦想,也许她没有所谓的真爱,但是她能达成自己来红磨坊的目标。
 

    出名,有钱,成为她想要成为的演员,而不是连病都治不好、早早离世的可怜人。
 

    爱算什么有命重要
 

    至于男主,他或许根本不爱女主,只是爱那个他构思中的“女人”,所以他愤怒于女主的屈从,又在女主离世后感慨他这短暂的真爱。
 

    写成诗篇,写成剧作,售卖、呼喊、演绎,让世人都知道他的这份真挚爱意。
 

    这是另一种解读。
 

    但故事本来就是被读者观看的,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得到的感想也就不一样。
 

    乍一听闻丛澜要滑红磨坊,很多人以为,她要演这样的悲剧角色。
 

    但被一些人提醒,丛澜哪怕在罗朱里,都不是那个被写出来的“朱丽叶”。
 

    她是她自己。
 

    所以第一次看到红磨坊,沉浸进去的观众们发觉,故事里步步紧逼的反派公爵是isu,红磨坊的老板是isu伥鬼,爱恨情长的男主是这块冰面,丛澜是女主,又不是那个女主。
 

    她将整个故事拆解,融入了她的想法和认知,继而调整变化,形成了独属于她的红磨坊。
 

    有人说,看到丛澜的自由滑,感觉在她的世界里什么都没有滑冰重要,她看冰面的眼神比她看任何人都要温柔缱绻。
 

    还有人调侃,让丛澜演爱情挺困难的,除非对象是块30x60的冰。
 

    她专注地,将花滑视为她的至爱。
 

    而这样一场被gs直接控制的比赛里,短暂地出现了肮脏无处可藏的景象,也宣告着场下斗争的胜利,那么,丛澜会如何表达她的心情呢
 

    皓月既然已成满月,红磨坊会怎样呢
 

    丛澜不是故事的女主,冰面也不是男主。
 

    她是她,她也是他。
 

    从一开始,红磨坊就是幻化出来的自我救赎。
 

    孙娅然在现场的播音之外,熟练地念着属于丛澜的一长串成绩。
 

    褚晓彤在一边听着,突然想起,自己比赛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人这么介绍自己
 

    想一想还挺快乐。
 

    “我们都期待她的4o,不论男单还是女单,这个跳跃一直没在赛场跳出来。”孙娅然笑着说,声音里雀跃满满,“练习这个跳跃的人数不算多,能跳出来的就更是寥寥。希望她今天可以成功”
 

    场地里,丛澜已经站在了场中,等待着音乐的响起。
 

    褚晓彤小心地调整了自己的话筒,检查了一下拾音器的情况。
 

    这个动作算是多余,因为设备一直运行良好。
 

    她只是,想要遮掩自己的紧张。
 

    与场地里的丛澜不一样,场外的人远比即将开始比赛的正主要紧张得多。
 

    可能恰是因为自己无法把控事件的走向,只能看着丛澜去做,无能为力的围观正是这份紧张的来源。
 

    花滑赛场的最佳观看席是裁判所在,编舞师在编排的时候会把最好的效果展示在这个方位,从开始到结束,都会如此。
 

    当然,场地这么大,大家也尽量扬长避短,把不太好的技术动作劣势之处争取在角度盲区藏一藏。
 

    堂溪对这个技能已经驾轻就熟了。
 

    丛澜突然仰头看向了右侧方。
 

    那里有很多观众,但她看的好像不是观众。
 

    场馆墙壁上的大屏幕滚动着世锦赛的全称,以及丛澜的节目信息,每次交替旋转,都有一道金色弧线闪过。
 

    之后就会翻出来gs的动态标识。
 

    丛澜看的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