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予 作品

465.关于自由滑 它很不一样

    在正赛场馆里的o是要比在副馆那会儿, 直播效果更好的。
 

    没办法,用的是官方正式的各种设备,都是最高规格。
 

    从质量到数量再到操作人员,都倍杀副馆。
 

    有冰迷从这里发现了华点, 在网上说道“也就是我们冰协财大气粗了, 一个分站赛还搞这么两块冰, 要是狠一点直接一块只用赛场的,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们喜欢来c的另一个理由。
 

    因为这里,冰面好,训练时长还多,不像是别的国家还要死死地排队, 有时候额外训练还要单独掏钱收费。
 

    入坑晚的冰迷迷茫, 问这不是标配吗
 

    被回复,当然不是啊,你没看蓝莓以前出去参加比赛多憋屈嘛还得协调去商冰训练。
 

    音响设备很强, 尽管没办法做到现场场馆里的效果,也比这两天网上流传的那个手机拍摄的视频要强多了,不少直播间的观众都表示,非常洗耳朵。
 

    而有幸来到现场观看o的, 则表示, 你们太弱了,根本不懂得我们这群人在现场有多么震撼的感受
 

    回溯作为二月十刷了破球的人表示,绝了真的绝了, iax都没给我这感受,这次比赛场馆的音响到底是谁家的太强了三百六十度立体环绕,音效比电影院强好多音浪直接具象化了,我感觉椅子都在晃双厨狂喜
 

    有没有夸张了兄弟
 

    姐妹你多说点我好想听, 下午的赛事门票,我根本没买到o的票为什么只开半场的观众席啊根本抢不到单独的o
 

    我之前还说o单独卖票是不要脸,现在感觉官方赚这份钱依然不要脸,不过他们得跪谢澜神,好歹澜神挽尊了
 

    很值,特别值,我只能说等着看吧,不管乐曲还是编排,这次fs一定比去年红磨坊强
 

    茉莉花绝杀,茉莉花科幻双倍绝杀
 

    o视频在网上流传的时候,瞬间上了热搜,广场里的评论基本都是在问这是谁。
 

    各类新闻媒体也尽情地宣告着丛澜自由滑的一切。
 

    更有人在网上发言你当永远相信丛澜,今赛季的fs能超越她过往的一切节目。
 

    此条点赞两分钟过万,连冰协账号都来了凑了一脚。
 

    也吸引了其他人,疑惑真就这么厉害吗不就是个自由滑么算了我还是不等比完赛再看,我现在就去找视频
 

    郁红叶抽空在刷夸自己女儿的内容。
 

    她“嘿嘿嘿”
 

    开心
 

    自由滑比赛还没开始,郁红叶见到已经有冰迷在说,这次丛澜的自由滑可以直接叫“科幻茉莉花”了。
 

    名字取得太长也不是很合适,因为太长了,大家就会各种起昵称。
 

    o之后丛澜被媒体追着问,为什么要定这样一个自由滑名字。
 

    丛澜老实地回答了她,内容与跟于谨说的一样。
 

    视频发出以后,冰迷笑哈哈,纷纷表示你是丛澜你说得对。
 

    原以为丛澜是在玩梗和偷懒,还有人说那这样的话应当叫“行星茉莉花”或者“茉莉花发动机”,看完了这个cut,就顺从地依着丛澜的说法去称呼了。
 

    昵称小茉莉,大名还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对啊,提到澜澜的自由滑,当然要先夸一句才可以啦
 

    在这一点上,冰迷对丛澜就像是家长看隔壁家孩子,那是怎么样怎么样都好。
 

    将科幻元素用在花滑赛场,丛澜不是第一个人。
 

    isu解禁了人声bg以后,花滑曲目的流行性确实提高了不少,还出现了好些个出圈的赛场。
 

    这也佐证了当年改革的正确性,成为了锐意进取者的成绩。
 

    死水是会腐烂发臭的,不断地引入活泉进行调整,才是维持生命力的正确做法。
 

    但选择权给了运动员,版权isu却是不负责的,反正他们比赛的时候可以无视版权方,只不过后面会麻烦一些。
 

    可是,无所谓啊,没有版权的曲目就消音呗,或者用其他曲子随便替换。
 

    吃亏的是运动员,关isu啥事
 

    丛澜这边早就熟练了,先约版权,签合同,都搞得一清二楚了再联系人来编曲。
 

    茉莉花和行星发动机的两个曲子,前者还好弄,后者的话就得联系版权方要协议了。
 

    好在对方也很爽快,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也非常高兴能够让这首曲子走向另一个赛道。
 

    都是自家人,聊起来非常和谐。
 

    丛澜要是想用环太平洋或者别的电影衍生曲,可能还会稍微麻烦点。
 

    商用权限和改编权限都拿到了,张简方二话不说,直接请来了国家队的民乐团来给丛澜演奏,规格一下子拔到了最高。
 

    她跟于谨还唠呢“张总这水平,怎么前两年不这么搞啊以前好累的。”
 

    给经费报销,但是运动员自己去找老师编曲编舞,虽然不用考虑费用了,可是这个过程也是繁琐辛苦的。
 

    “甩手掌柜”嘛,给钱这个行为很帅是没错,实际执行者付出的时间精力也没少到哪儿去。
 

    不像现在,只需要想法,那边自有专业人士分工合作,给你比对要怎么选曲,选哪个更合适,以前有谁在赛场用过,拟合数据是怎样的
 

    一边是运动员和教练的“我喜欢”,一边是科学的分析计算,后者尚未做到流程化规范化,但已经有了一点点这样的苗头。
 

    而仅仅是这种初期的建立,就已经能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良多了
 

    于谨叹气“张总真是给你们惯坏了啊”
 

    搁以前,别说这什么团队了,就连请大师来编排的费用都给不到位一套节目滑两个赛季是基操,三个赛季和反复重启也不算什么。
 

    丛澜“嘿嘿嘿,这不是有机会了吗要是没的话我还不抱怨呢”
 

    正是因为能“挑剔”了,所以丛澜才唠两句。
 

    真到了于谨说的曾经,那她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丛澜双掌合十“许愿我们张总长命百岁,心想事成”
 

    最后四个字,一半儿都能落在自己身上。
 

    毕竟,张简方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花样滑冰,他心想事成了,不就等同整个花滑心想事成吗
 

    于谨也同样衷心祝愿着。
 

    别的不提,他这些年来执教真的超省心根本不用去跟谁勾心斗角,爽歪歪。
 

    但对丛澜而言,靠山团队有了,却并不代表她能什么都不管,只等着收最后的成果。
 

    以前也会找很厉害的专业人合作,一些还是姜意出面联系的,论起能力来,对方不一定比现在的团队差。
 

    再则,之前合作过的几个老师这次也参与到了编曲队伍里来,连演奏方面的各种乐团名单都有丛澜合作过的。
 

    可那跟现在还是不一样。
 

    类比的话,大概就是以前得要学生自己去找外面的培训班老师补课,而现今则是,学校直接空降了一大批国内都排得上名头的精英教师,要什么有什么,学科全部拉满。
 

    一想到背后有这么多人支撑,丛澜就头皮发麻。
 

    不是害怕,而是按捺不住了
 

    这种配置还用愁自由滑曲子不好吗
 

    他们都已经磨出来短节目的了
 

    一个茉莉花,别的不提,编曲老师们绝对个个都能来上一段,对它的改编说不准还是他们曾经的某个作业呢
 

    丛澜快乐地搜资料,与茉莉花有关的,与科幻有关的,一堆堆的资料文档视频图片。
 

    毕竟,思绪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固然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但其实那是无数的积累在某一刻的爆发,所以才能有灵光一闪。
 

    但只靠着这么一闪,走不远的。
 

    丛澜很早之前就明白这个道理。
 

    她不管做什么,都喜欢脚踏实地,安稳、牢靠,还能为以后垫底基础。
 

    然后她就顺畅地,摸到了与流浪地球相关的航天产业。
 

    幸运的是,2019年是星空灿烂的一年。
 

    早在一月份,嫦娥四号探测器就成功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了。
 

    丛澜不断补充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了关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新闻文稿。
 

    空间站,这三个提起来就充满了科幻感的字,让丛澜很感兴趣。
 

    六月份,海上航天发射成功。
 

    好像航天这两年就没停下来过,也仿佛这六十多年来,从长征、东方红到神舟、天宫再到嫦娥,优雅别致的名字诉说着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一个个成就,铭刻的是人类对宇宙的向往。
 

    科幻电影有什么用呢
 

    丛澜在网上看到了这类言论。
 

    她也见到过,有人问花样滑冰有什么用呢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带来什么遇到危险了还能让这群运动员出战吗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有人回答体育项目就是为了探究人体的极限,是一种拼搏精神的具象化。
 

    被这个问题的提出者否定,说,没有意义,不如拿钱来给贫苦人民改善生活。
 

    但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航天,国家力量的象征,未来征途的,划时代的意义,新征程的先行者。
 

    不是所有的所有最后都要落在“不如拿钱来给贫苦者”。
 

    正是一些被认为没有意义的,反而是有深远含义的。
 

    丛澜没去纠结,她看到了,那就这样吧,滑过去就是了。
 

    她没有时间与人争执,也没精力去与人探讨哲学,当一个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他极有可能就处于那样的环境里。
 

    很难与一个饿得要死的人说,你得坚强,你得追求精神的独立。
 

    他不需要,他就需要一碗饭。
 

    因为处境不一样,否定对方并不能显得自己多么高大,但总有人会去帮助这样的人,也总有人会理解航天是有意义的,花滑是有意义的,体育项目也是有意义的。
 

    意义,也是价值。
 

    茉莉花的价值,在于民族,在于文化。
 

    行星发动机的价值,在于文化,在于重工业。
 

    丛澜喜欢这两者交织以后带来的震撼。
 

    那是五千年的劳动人民流传下来的最真挚的表达,遇到了新时代的机械产物后,相互碰撞,与不断蔓延开来的难以形容的发人深省。
 

    除夕之夜听到了难忘今宵,会让人们动容,因为这是长久以来的习惯造就的反应。
 

    那是回忆,是时间刻下的脉络。
 

    茉莉花就是这样。
 

    它自民间走来,进入了家家户户,从南方到北方再到大西北,无数人听过它也学着唱它。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是历史透出来的文化价值。
 

    大好河山,五千年的岁月,凝聚成为了这样一句简洁明了的坚韧不屈。
 

    茉莉花的历史韵味太浓厚了,行星发动机的年岁又太小太小了。
 

    可后者,是科幻,是未来,是新生活的展望之现出来的进步。
 

    当民歌的温柔包容与坚硬浩大的科幻感碰撞在一起,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文化自信的不断上升,它就是一种新的辉煌。
 

    丛澜想要演绎这份辉煌。
 

    衔接在去赛季的皓月之后,她觉得实在是太好了
 

    开探讨会的时候,丛澜摇头“不是,不是这个。”
 

    她要的不是一而再的激昂,止不住的科技震颤。
 

    不是这么浅薄。
 

    编曲师“那是什么”
 

    丛澜要的是传统乐器加持之下,不丢失厚重历史感的茉莉花,也是融合了新时代的传承,向前不断迈进的茉莉花。
 

    编曲师误以为落脚点是行星发动机,但丛澜告诉对方,不是,是茉莉花。
 

    纵然没有明说,丛澜在演绎皓月时所挂念的是曾经那段伟人辈出的艰苦历史,而现今的自由滑又像是与其对话,一问一答,形成一整个回路。
 

    不能听不到茉莉花,它要贯穿整个自由滑的旋律,也要让观众从曲子里就能听出来
 

    一个民族自古代一步步走来,经历了战争、分裂、统一,成为多民族国家,又一步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高楼大厦,并且飞向了太空,迈入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