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予 作品

499.顺应变化的安排 赛程

    钻石表演赛圆满结束, 虽然有些地方做得不如计划中那么好,但整体还能称得上一句差强人意。
 

    丛澜她们坐在地上,拆自己的奖励。
 

    桑莹“耶发财了发财了”
 

    慕清晖也好开心的
 

    现在移动支付很方便, 转个账就行的事情,虽然快但没有真实感。
 

    所以比赛奖金这种,还是给的现金。
 

    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特别爽。
 

    丛澜也在数“十一、十一一日暴富”
 

    算下来她能拿到三万多, 一部分是跳跃给的, 一部分是每个人都有的基础奖,还有一部分就是比赛结束后抽奖乐呵乐呵的。
 

    聚在一起拍了照片, 因为担心有炫富嫌疑,所以没拍到钱的本体, 而是拿着信封、红包、比赛奖状作为辅助物,一群人带着“第一届花样滑冰钻石表演赛”的话题, 各自发了微博、抖音什么的。
 

    其他赛场的人也好多都这样做了。
 

    热度起来, 不单单是靠运动员, 还有那些披荆斩棘去参加这场赛事的爱好者们,她们的数量才最为庞大。
 

    毕竟, 成为一个运动员很难,为了爱好而努力的人全天下都是。
 

    “这场比赛我太喜欢了”
 

    “感觉自己也成为了很厉害的选手”
 

    “原来参加比赛是这种感觉啊”
 

    这样的分享感受之下, 一篇篇小作文出现,一群群人聚集,比赛不再是比赛, 而是一个联结大家的机会。
 

    丛澜发完微博之后去这个话题广场,给人点赞评论。
 

    于是又收获了一群人的“啊啊啊”。
 

    沐修竹他们有样学样,一边是摸鱼放松,一边是真的好奇大家都什么感觉。
 

    丛澜起身往器材室走去, 打算取自己送去磨的刀。
 

    刀没拆下来,连着冰鞋一起给的师傅,所以她这次比赛穿得是之前那双半旧不新的鞋,左脚的鞋帮都快塌了。
 

    路上顺便给姥姥打了电话。
 

    丛澜“对,我刚给你转了五万块钱,嗯,我才比完,队里发的奖金”
 

    姥姥“我有钱”
 

    丛澜“你有钱是你的事情,我给你钱是我的事情,这不冲突。”
 

    姥姥“iu”
 

    丛澜笑了“豆包呀。”
 

    姥姥腿上跳来一只大毛团子“对啊,撒娇呢,这猫老爱撒娇了,大夏天我去哪儿给你找雪你等寒冬腊月的再说。”
 

    猫似乎有点不满。
 

    它格外喜欢玩雪,每年冬天都要在外面刨雪坑,老人除雪的时候,它还跟着一起帮忙,小爪子刨得老快了。
 

    两人聊了几句,丛澜又叮嘱姥姥注意安全,出门要戴口罩,回家了得消毒。
 

    姥姥“好了好了。”
 

    临了快结束,那边姥爷回来了。
 

    姥爷“你在跟谁打电话澜澜哎哎哎让我说说让我说说”
 

    本要挂掉的电话又续上了。
 

    丛澜得知姥爷刚才去给人送菜,说是现在市场环境不太好,他们原先经常免费送物资的养老院和福利院,都有点困难。
 

    加上本地人种菜去卖也不一定能卖完,所以姥姥之前跟一个大姐约了,每日剩下的菜她就包了,让这人替她送去福利院,回头结账。
 

    这大姐也经常免费送一点东西,互帮互助。
 

    郁红叶和丛澜都时不时给他俩转钱,两人应该有点存款,但没什么收入,顶多就是家里租出去给人集体化种植的地,每年有一笔钱到账,其余的也没什么了。
 

    挂断电话之后,丛澜想了想,又给转了五万块钱。
 

    器材室那边屋子里没什么人,就留了一个老师傅。
 

    老师傅说隔壁短道在筹备国内分站赛,所以他们这群磨刀的也分出去了,现在正在跟队适应,因为每个队伍的情况都不一样。
 

    “短道那刀是真的废。”他去给丛澜找冰刀,还吐槽着,“一个个的比你们都废。”
 

    还得根据比赛情况现场调整,不只是磨刀,修刀换刀才重要。
 

    而且他们磨刀的时候还得注意每个人的习惯,那刀跟花滑的不仅造型不同,它在冰鞋上的位置还是偏的。
 

    所以每次磨刀很费事,找师傅得排队,又慢,大多都运动员自己来。
 

    现在器材师分出去之后,要重新熟悉运动员的习惯,也得跟队练练,之前专管花滑没错,但道理都大差不差,没什么问题。
 

    要不然怎么谢今歌放着配给短道的器材师不要,非从花滑这边抢人呢
 

    因为好用。
 

    花滑现有的师傅年龄段分布均匀,老人、中年、青年都有,学历也越来越高,有师徒传承在,也有编制压底,还能找到脑子灵活擅于接纳意见并学习新技术的。
 

    短道的刀现在在用国内产的,张简方之前是不需要,现在直接从人家厂家定了高级工程师随队,看比赛情况的同时,还能给大家帮助。
 

    这种是短期的,给的补助也挺高。
 

    运动员使用过程里,顺便就把反馈给了,人家回厂以后能改一改技术。
 

    老师傅“你们新换的刀怎么样,好用吗”
 

    说的是国产的花刀,不是那些低端品牌的,也是短道那边的厂子研发的。
 

    丛澜“不太好用。”
 

    碳刀的生产不是大问题,就是一些专利技术层面的东西还没搞起来,这些被国外垄断太久了。
 

    老师傅“那没事,你们有意见就反馈,他们才好改。”
 

    丛澜“嗯呢。”
 

    老师傅“你试试,看行不行。”
 

    尽管没有单独制定规则,但丛澜在队内确实是有不少优待的,后勤方面都把她的需求放在前面。
 

    老师傅顺便跟丛澜合了个影“我孙女太喜欢你了呀”
 

    丛澜笑了笑“那我下次来找你的时候给你一本写真集。”
 

    老师傅叮嘱“要签名的”
 

    丛澜“好,还给to签”
 

    老师傅“那就好那就好”
 

    他还问了一句“你是不是最近t有点问题啊,你看看这里哦,我磨的时候发现这里磨损有点严重。”
 

    一个跳跃的质量会从冰痕上展现,同时,运动员的训练内容也可以在冰刀上呈现。
 

    练了哪个跳跃比较多,最近的跳跃轴心稳不稳,磨刀师一看就能知道。
 

    丛澜“是有点问题,在改技术。”
 

    老师傅说,你要是去北京冬奥的话,我就申请随队。
 

    他有点想退休了,常日在基地里待着不着家,挺累的。
 

    但真的很想看见丛澜的第三届冬奥,也想看到孩子用自己磨的刀比赛。
 

    冬奥随队人员的数量有限制,不过今年在自己家,会比去外国的限制松一点。
 

    只是,这得疫情消失,或者减弱。
 

    要不然看现在这种情况,冬奥如夏奥延期也说不定。
 

    今年教练的计划其实挺难整的。
 

    邝玉海发愁“比赛接连取消,b级赛本来报名表都交了,现在说都不办了。”
 

    束和预“三个年龄组的都办不了,国内举办的国际赛全都暂停了。”
 

    夏日杯举办不了,钻石表演赛改成了大联欢,后面的jr和novice赛事都没戏。
 

    本来novice这个组别的比赛就比较零散,一些什么亚洲xx联赛、节日赛等等,家长都是自费送孩子去的,报名费连着路费酒店,起码三千以上。
 

    这还是在国内批准的赛事多了以后,不包括国际航班机票的价格。
 

    运动员参赛也是要交钱的,教练若是跟着一起去就要给人家支付另外的费用。
 

    小孩子的比赛也很重要,它不是性价比的问题,如果要走专业路线,没有比赛是不可能的。
 

    jr组的赛事也是如此,但本来以为还能去国外参加b级赛,现在基本都砍没了。
 

    原定的训练计划就出现了断档。
 

    sr反而是今年赛况相对良好的那一组,毕竟,缺什么都不能缺sr的。
 

    要是连sr的都缺了,其他两个组别就更顾不上了。
 

    柳珈“是这样,我们这边商讨出来了一个方案,咱们的赛事节点用队内赛、国内赛来代替。”
 

    运动员需要以赛代练,也需要根据比赛时间不断地调整竞技状态,长时间不参赛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国际赛没有,就国内赛来补。
 

    举办不了大型的国内赛,那就队内赛。
 

    反正队内测试赛经常会有,早先是为了丰富gs的数据库,后来就是对运动员的竞技实力测评,现在逐渐形成了固定安排。
 

    严肃性肯定比不上正经的赛事,但好歹也算个小测。
 

    祁寻春认为,赛事临时取消这件事会让备赛状态被打断,两场比赛间隙里,积极调整固然有用,总归还是不如正常的一场比赛来得有效。
 

    谁也不知道第一场赛事会不会取消。
 

    柳珈“具体的安排还没定,但目前的计划是这样的”
 

    novice组别的小赛事套在jr和sr的b级赛里,而后者以俱乐部赛事作为替代。
 

    冰协开放对疫情控制良好区域城市的商冰自组比赛的举办权,并给出一定的补贴和赞助商支援优先权。
 

    再者,各冰雪、冬运体育部门可以申办省级赛事,接受省内、省级联赛的申请,冰协和冬运中心的后勤会及时到位。
 

    同时,jg和g系列的赛事,如果无法出国参赛、赛事临时被取消,以大型俱乐部分站赛作为替代,并确保一周内有两个俱乐部分站赛的筹备,来避免疫情导致赛事临时取消的变故。
 

    以上如果都出现了意外,那么队内根据原本的赛事时间,安排队内测试赛,规格流程以国际赛标准进行。
 

    其实就是以俱乐部、省市赛事来托底b级赛,再用运营良好的俱乐部分站赛来托底jg和g,最后则是队内赛托底以上全部。
 

    确保到了赛事时间,一定有赛可比。
 

    上个季度耽搁的特训,今年暂时取消,不再延期填补这个安排。
 

    明年的看情况要不要做,到时候再说。
 

    柳珈“争取能把国内赛办下来,注意防疫,不放观众进来就行。”
 

    这都不算是下下策了。
 

    柳珈还是挺乐观的“我看防疫情况挺好的,说不准我们可以正常举办比赛。”
 

    场馆多安排一些消毒,也不是大问题。
 

    邝玉海“来一场感染就没然后了,所有比赛都要断掉。”
 

    柳珈“”
 

    有没有人说过,你非常乌鸦嘴。
 

    其他人“你闭嘴”
 

    邝玉海委屈。
 

    感染是很大的问题,聚集性事件一出,不是说赛事就多么的被嫌弃,而是没有人愿意背着这样的“危险”去阻止比赛。
 

    哪怕体育部门有人愿意,审批单位也不一定会批。
 

    否则,就不需要队内赛来托底了。
 

    柳珈“哦,我们队内赛也全程直播,首钢这边。”
 

    其他地方的花滑队就要看安排了,这些东西搞起来也确实很麻烦。
 

    丛澜今赛季的比赛曲目一直没定下来。
 

    钻石赛以后,她就更纠结了。
 

    堂溪茱迪都推荐给了她曲子,之前合作过的几个编舞师也有推荐,后者还表示丛澜需要的话她们可以飞到中国。
 

    队里一部分人今年的长短曲都不再换,或者只换一个,有的是不太方便换,有的是上赛季表现一般打算再琢磨一下。
 

    丛澜那个4a一出,她就想在“茉莉花”里用上。
 

    于谨“”
 

    你疯归疯,能不能不要这么吓我
 

    4a编进节目里的难度,跟她在跳跃大赛上跳出来,是有差距的。
 

    丛澜“我其实不单单想用4a。”
 

    她最初想做的是,把四周跳跳好。
 

    所以上赛季可以看到,双四和双3a的配置中,她不断地在精进跳跃,而非替换成三四、四四。
 

    以质量代替数量。
 

    丛澜把自己的自由滑排成四四3a,甚至不用怎么重复两个跳跃,t、s、o、z这都够了,她f只是不用,不是不能刷熟练度。
 

    可话又说回来,粗糙敷衍的四四3a套,丛澜看不上。
 

    照着冰迷说的五四,她也不是排不了,但不好看。
 

    再怎么去努力编排,还是不好看。
 

    因为赛用的规则就是那样,想上难度又想做到她想要的程度,丛澜暂时没那个自信。
 

    拿高分当然没什么问题,可她现在拿高分也没问题啊
 

    以前自由滑也有炫技,那个炫技炫得是真漂亮,编排衔接带跳跃,融合滑表,什么都不缺。
 

    丛澜“4a,加两个四周,和一个3a。”
 

    于谨“赔钱跳。”
 

    丛澜“不好看吗”
 

    于谨回忆了一下“好看。”
 

    丛澜满足了“那就好。”
 

    但要是加4a还改跳跃配置的话,小茉莉就得重新编了。
 

    丛澜“曲子也再编一下吧。”
 

    于谨“你看呗,这些都是你管的。”
 

    他对曲子啊编舞啊有一定的研究,只是在细节和精益求精上比不过丛澜还有茱迪,所以也不在这方面为难自己,主抓技术。
 

    “短曲呢”于谨问,“还用朱鹮吗”
 

    丛澜“换一个吧。”
 

    不换曲子可能是因为没钱没时间没档期编新的,也可能是之前的更适合自己,今年想冲一冲更好的成绩与名次,还可能是一个赛季没发挥好所以想一雪前耻。
 

    丛澜不换小茉莉,是她觉得这套节目还可以深挖,现在直接换掉太可惜了。
 

    于谨提起过,想用这个fs去比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