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幕 作品

第 32 章 好夫君不要同我计...

 第30章

 上午,宋胭打起了些精神,在房中做新账本。

 原本她手上没有进项,只有开支,也是不可避免的开支,所以无须记细致的账,只大概记个人情往来就行了。但现在有了魏祁给她的钱,她也有了需要添置的东西,便不可开支无度,得量入为出,好好打算。

 魏曦在一旁读《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读得磕磕绊绊,懒懒洋洋。

 宋胭听她态度懒散,第一段就读了最少有两刻,毫无长进,明显没用心,就在一旁告诫道:“午饭前要背会的,要不然便没有午饭了。”

 魏曦将书扔下,不服道:“我就不知,背这个有什么用,我又不去考科举!”

 宋胭看她一眼,“这一篇确实有些难,但也是诗中名篇,值得一背。”

 魏曦撇起嘴,干脆道:“我不想背!”

 宋胭想起这段时间她一直是如此,原本读书还算认真,现在却越来越抵触了。正因她不用心,自己才会罚她不背完不吃饭,原本也没这样严苛。

 可眼看着,哪怕严苛起来她也没好到哪儿去。

 想了想,她放下笔,抬眼问:“你是学厌了,还是觉得难?如果觉得暂时腻了,没意思,我们可以改读《论语》。”

 《论语》一听就更难,也一听就要背。魏曦不乐意道:“我就是不想读,什么也不想读,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受这种折磨?人家男人书读好了好歹能做官,我能做什么?这不就像男子学刺绣,有什么用,还惹人笑话!”

 宋胭许久没说话,最后叹息一声:“你要是真不愿读书,那就算了吧,以后就不读了,学针线吧,春红针线还不错,以后让她教你。”

 说完站起身来,拿了她面前的《诗经》,回到了自己桌上。

 魏曦面前桌上空空如也,她又很意外,半晌才问:“你为什么……又不让我读书了?”

 “不愿意,强行逼你读,只是浪费我二人的时间而已。而且你说的也对,读书考不了科举,得不来夸奖,想来还真不如一手好绣活。”

 魏曦不说话了。

 她没想到就这样以后都不用读书了。

 但她又想起曾经读书时的感动,《关雎》的甜蜜,《氓》的叹息,《采薇》的怅然,而这些,是针线活里没有的。

 宋胭已经又去记起了账,拨着算盘,她在旁边坐了很久,最后走到宋胭对面桌上坐下。

 “既然读书没什么用,那你为什么要让我读书,还有父亲也说读书好?”她的确曾说过读书能明事理,但魏曦也不觉得自己明了多少事理。

 宋胭没抬眼:“你等等,等我把这笔账算完。”

 魏曦便在旁边等着。

 她看着宋胭拨算盘的干脆利落,看着她做账的精细与一丝不苟,觉得她就像那些当铺后面坐着的大掌柜,随便拨弄几下珠子,便能将复杂的账算得清清楚楚,也能把控一个店面一年的营收利润,有了这本事,做掌柜能替

 东家挣钱()?(),

 做主母不会被下人糊弄。

 过一会儿()?(),

 宋胭算完了账()?(),

 抬眼?()_[(.)]???+?+??()?(),

 看见魏曦一动不动盯着她的算盘。

 她问:“书不读了,那算账还学吗?”

 魏曦点头:“学。”

 “因为有用是吧?”宋胭说道:“关于读书,我的确不能保证你读书了会过得更好,甚至还有可能过得更差,因为你的想法会多起来,也许不再甘于平淡的日子。

 “只是,如你所说,女人不能考功名,不能做官,不能顶天立地,女人能做的太少了,一辈子就只能在后宅打转,婆婆,丈夫,孩子,就是女人的一生,坐井观天,说的就是女人吧,可女人连天也看不到。”

 魏曦有些怅惘。

 宋胭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是江南风光;‘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那是漠北景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那是与战友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英勇,我们这辈子也到不了江南,去不了漠北,也不可能投军,却也能体会。

 “书上另有一番广阔天地,你出自公府,是尚书的女儿,你识字,家中有无数藏书,你就不想去这天地里看一看吗?”

 魏曦垂下头,她想的只是得到婆家的肯定和喜欢吗?

 如果她的婆家偏偏不喜欢绣活做得好的儿媳,只喜欢羹汤做得好的呢?那她是不是也白学了刺绣?

 “至于《论语》,你能听见孔圣人的教诲;《大学》为四书之首,治国齐家修身,是最浅显的做人的道理;你上午所读的《七月》,讲的是西周先民之四季劳作,凄苦艰辛,只为温饱。

 “你生来富贵,锦衣玉食,但也该知道米粮不是从米缸中舀来的,而是百姓种的;绸缎不是朝廷凭空赏的,而是从与你一样的农女采桑养蚕开始,捡出丝来一点点织的,人活一世,总不能稀里糊涂来,又稀里糊涂去。”

 魏曦没出声,宋胭最后道:“我也不是恩科进士,也只知道这些了,说着似乎很虚,依然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就看你愿意怎么想,你若实在不愿意读,那后面就专门做针线学理家也行。”

 说完,她去放账本,顺手也要拿起之前收来那本书。

 魏曦连忙将书按住:“等一等,我……再想一下。”

 宋胭看她一眼,松了手,只将账本放好。

 魏曦缓缓伸手拿回那本书,又到自己桌前翻起来,直愣愣看着面前满满有一整页,却有大半字都不认识的诗歌,《七月》。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这句她看得懂,说的是先民辛勤织来的鲜艳衣料,献给贵人做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