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龄 作品

第 2 章 “相公,”朱氏揣...(第2页)

 他说媳妇儿的时候,沈山更是大手一挥耗尽家中积蓄,给了亲家杨家三十六两的高额彩礼,这钱够一家子嚼用多少年,每每想起来,老刘氏都心疼的要命。

 大儿媳妇杨氏过门之后,不织布也不做家务,对此,老刘氏都不敢吭一声,谁叫沈文五短身材不好讨媳妇儿呢。

 不过沈文虽然生的不俊,但为人憨厚,且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杨氏过门后虽然成日里好吃懒做,但好在肚子争气,叫他们五年抱了俩孙子一孙女,子孙旺盛得羡煞旁人。

 眼瞧着沈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谁知道没过多久小儿子沈凉捅了个篓子——和村里头的小寡妇张氏勾搭上了,硬着哭天抢地闹着娶回家来当正经婆娘,好不丢人现眼。

 而且张氏最会占便宜贪小,用老刘氏

 的话说()?(),

 老三媳妇跟莲藕成精似的()?(),

 全身都是心眼?[(.)]?▼?+?+??()?(),

 一天到晚算计沈家()?(),

 气得她天天都要骂老三媳妇一顿。

 但骂归骂,谁叫沈凉是小儿子呢,骂完该怎么偏疼三房还怎么偏疼。

 “阿大,阿秋,”老刘氏瞥见孙子在屋外头,吆喝道:“一边玩儿去。”

 将他们撵了出去。

 沈持顺坡下驴,回去跟朱氏说他奶不让他们在堂屋玩儿。朱氏拉着脸,很是不满。

 “早上京城史家打发了人史老将军得知我有四个孙子,有意嫁个孙女进沈家。”

 他扫了眼儿子们:“我呀,给推了。”

 沈文和沈凉猛地抬头看着沈文:“爹?”

 沈山点点头:“爹知道,只要和史家结亲,史家闺女带一笔嫁妆嫁进来,咱们沈家就发达了。”

 史家为了报他当年的恩情,嫁女儿时必会陪嫁丰厚,少说得带几百两银子,上百亩良田进门。

 “知道还推?”沈凉气呼呼地质问亲爹。

 沈山吹胡子瞪眼:“结亲讲究个门当户对,咱家的小子配不上史家的闺女,”他指了指桌子上放的银子:“爹想了想,与其过些年同史家结亲,不如眼下要银子来的实在,”他拿起两锭银子掂了掂:“这样你们三房都有份,谁也不吃亏。”

 他向史家张口要了100两银子,手中留出40两,余下的60两三个儿子每人20两。

 沈煌微微点头:“爹说的是。”

 两家结亲太不实际了。史家的闺女那是金枝玉叶,将不准就此反目结仇,反倒不如不高攀的。

 沈文一向没什么主意,好半天讷讷地说道:“咱听爹的。”

 沈山瞧着沈凉:“你们哥仨把银子分了,咱们跟史家的事就算了了,以后谁也不许再提起。”

 沈凉撇嘴:“爹,史家一条人命才值这点儿银子啊。”埋怨沈山跟史家要少了。

 沈山没理他,他今天没跟儿子们说实话——史家并没有来说两家的亲事,见面塞给他一包银子便匆匆离开。

 他事后琢磨:史成麟刚回到京城那几年,每逢腊月底都派人给沈家送财物捎话,都被他如数换成禄县的土仪又送回去。后来有一年,大概十年前年前,史家突然没有音信了。

 这次史家不年不节地送银子过不要他还礼,沈山猜测:史老将军大概不在人世了。

 史家的后辈们也许看不上与沈家的婚约,要拿这笔银子了断当年之事。

 沈山心想:也好。

 本来沈家也高攀不起史家,何苦为了多年前的一点儿恩情误了人家孙女的终身大事。

 沈文揣了两锭银子回屋,把事情给他媳妇儿杨氏说了。杨氏吊着个脸子:“爹也是的,这么好的事情非要往门外推,阿大都十一了,正该说媳妇儿了。”

 “阿大”是沈文大儿子沈全的小名。

 “爹这么做是对的,”沈文沉默半晌说道:“沈家四个孙子,凭什么史家的亲事说给阿大,媳妇儿又不是别的能分一分都有份。”

 “阿大是他大孙子,”张氏给阿大。”

 “再不济的,”她又说道:“史家高门大户的不会就那么一个孙女,多嫁几个进道:“你疯了,史家什么人家,你别太贪心让人家瞧不顺眼翻脸给……”灭了口。

 沈山连一桩亲事都不敢接,她竟敢肖想几桩,真是不要命了。

 张氏“哼”了声,进屋收拾白日里搁在水池的碗筷,一肚子火气。

 半夜,沈煌拿出二十两银子交到朱氏手里:“爹推了史家的亲事,改要了一笔银子,你收着吧。”

 “怎地推了?”朱氏有点不大相信。

 沈煌简单说道:“银子对咱家来说最实在。”朱氏想了想,转过弯儿来,苦笑着道:“想是爹有爹的打算。”

 沈煌瞧着她头上的簪子旧了,说道:“你嫁过来这些年,跟着我受苦了,明日去买些衣裳,余下的……”

 他心中想着让沈持拜个师傅习武,日后去衙门当个快班的衙役,立功的机会多有赏银……但这会儿没说出口:“攒着吧。”

 “相公,”朱氏揣着银子:“老三她媳妇儿这回该送阿秋去念书了吧?”

 “阿秋”是三房沈凉和张氏的儿子沈知秋的小名。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