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ad 作品

第六百七十八章:又见正德遗诏(第2页)

 尽管最后发现也没啥好改的。

 总之一句话,革除君他还是个孩子啊。他干了坏事,却不是个根本上的坏人。怪就怪这些近侍大臣的挑唆和十多年齐泰等逆臣教导下养成的思维定势。这不也就跟靖难时清君侧的口号衔接上了吗?

 至于革除君之死,纯属意外。

 把这些敲定以后,嘉靖跟没事人似的把李春芳放走了。

 而且连带着的科举改革方案,嘉靖几乎是看都没看就当场画个圈表示拟同意,就让李春芳拿着去内阁讨论了。

 李春芳其实相当懵逼的。因为无论是革除君还是科举改革都是非常非常重大的事情,难道不该详细推敲吗?

 不知是好是坏的李春芳埋着头走出去了。嘉靖才赶紧换黄锦过来。

 很明显,无论是革除君还是科举改革都不好自己亲自去做,这个功劳还是扔给堂兄正德吧。要是真有问题,自己再宣布圣旨中止就行了。

 这也是嘉靖如此漫不经心的底气所在,因为内书堂有一个书法临摹极好的内侍。只要这个人不死,嘉靖就可以有远远不断的正德遗诏来试探各种新政舆情。

 只希望百官后续不要来问正德到底还有多少遗诏就好。

 尽管李春芳一副难以李姐的样子,嘉靖可没义务去跟他解释。

 按照新学套利的逻辑。现在已经是三百年治乱循环的末期。如果用儒学,必然会被反贼熟知政策而导致政策崩溃。

 任何儒学的革新都是无效。因为反贼熟悉每一个儒学施政的关键点,完全可以提前布局套利,把所有的施政变成恶政。

 但用新学就不一样了。虽然不一定成功,但反贼更不熟悉啊。就算反贼打着儒学的旗号得逞一时。也会在一开始就遭受新学无穷无尽的反噬。另外届时自己的后人完全同样可以依样画葫芦,让反贼的施政不得人心。

 也正是有了,自己不好过,更不能让后来反贼捡漏好过的觉悟,嘉靖才打定了发展新学的主意。

 自己的皇孙是从小在新学的故事熏陶下长大的。将来没有人会比皇室更懂新学,只要有了先动优势就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