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ad 作品

第七百零六章 先秦诸子百家之名家公孙龙(第2页)

 所以这里不得不配一个章节小问题也挂天涯知道阁的:“如何避免名词翻译谬误?”来拓展思维,并暗暗地为徐有知的《词典》一书带货。

 公孙龙第二篇经典是《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天下无指,物不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指与物,非指也”

 看着这一大串东西,其实也能理解先秦诸子为何大骂名家了。及时语言经过前年发展,现在理解起来也相当困难。何况当时,汉字都没现在大明的一半多。又都是单音节词,当时诸子集体懵逼也很正常。

 其文中,名是事物的代称,指是揭露事物内涵的概念。事物不是由共性表现出来的,但共性并不是具体事物本身。差异性决定了具体事物是具体自己,共性则决定属于其某个概念一类的根源。共性或者本质存在于具象之中,并不能脱离具象而独立存在。

 前秦名家吃过最大的亏就是语言文字的发展并不足以充分展示其思想。可以想象,如果当时就有现在这么多字、词,这么充足的书稿而不是竹简,公孙龙本可以不必如此惜墨如金的。名家也必然更能得到当时读书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