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老李家的家底子(第2页)

  “咋了?”

  “你小子在村里那么一整,可把那些大领导们给整懵了!”

  接着李长青继续说道:“你们村一个壮劳力一年下来竟然分了两百多块钱,就算是没有劳动能力的也能分一百块钱,而且还有一半的钱没有分。这要是全分了,那一个人不就至少四五百块钱!”

  “再想想其他村里的老百姓,一年到头别说分钱了,连口粮都不够,这么大的收入差距,你让社员群众们怎么想,领导们怎么办?”

  “这也不怪我啊!”周扬笑着说道。

  “对,是不怪你,但是你却给县里出了一个难题!”

  “啥难题?”

  “就在从你们村视察回来的第二天,市里的领导在咱县里召开一次特别会议,要求县里好好研究一下你们村的发展模式,想办法提高一下社员群众们的收入,还给定下一个小目标!”李长青道。

  “啥小目标?”

  “明年秋天全县所有的21个乡镇公社全部补交齐今年欠下的任务粮,另外,人均收入不能低于50块钱!”李长青道。

  周扬想了想说道:“正常来说这个目标似乎也不太难吧?”

  “是不难,但是你小子不是说明年的气候不太对吗,这不是来找你商量一下!”李长青道。

  周扬当即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根据我的推断,明年的气候大概率的会很反常,一个不慎就会影响到粮食生产!”

  他这话可

  不是信口开河,历史上的76年的气候那叫一个异常,北方平均气温都比往年要低很多,是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低温冷夏年。

  尤其是东三省以及塞北省,受影响最为严重。

  毕竟低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农作物生长受限,甚至于还会出现禾苗被冻死的情况。

  据统计,当年仅仅东北一地,单单粮豆减产就高达47.5亿kg。

  其中辽省水稻减产一成多、吉省水稻减产43%,大豆减产26.4%。龙江省水稻单产下降46%,玉米单产下降20%,大豆单产下降39%。

  塞北省紧靠黑吉辽,气候反常既然能影响东北地区,自然也会影响这里。

  “那该怎么办?”李长青当即问道。

  周扬想了想说道:“我的想法是调整种植结构,多种抗寒耐旱的农作物,比如说小麦、土豆等。尤其是小麦,它不仅仅是耐寒作物,而且9月份就已成熟收获,低温对其影响不大。”

  “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咱们云山县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只能算是副业。从我们村今年养殖长白猪的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

  “所以我建议县里明年在全县大范围内推广长白猪养殖,也可以养鸡、养羊,并根据养殖业来调整农业结构,再怎么卖肉总比卖粮食挣得多!”

  听到周扬的话,李长青当即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就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现在只是我们云山县在大规模的养殖长白猪,这倒是一个契机!”

  “不过要是将养殖业当成一个大的产业来做的话,单靠这些还不够,必须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行!”

  周扬想了想说道:“详细的计划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正好我这段时间正在准备我们八宝梁村明年的发展规划,里面就要涉及到农牧业的布局,到时候要不你帮着参谋参谋?”

  李长青当然知道,周扬并不是真的是让他帮忙指点,而是让他抄作业。

  “行,那我过几天抽时间去一趟你们村儿!”

  “嗯!”

  “对了,县组织部已经找你老丈人谈话了,他是怎么想的,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李长青再次说道。

  “我爹不想到县城来,倒是对那个公社副主任有些兴趣!不过希望排名不要太靠后,受人欺负!”周扬道。

  “嗯,我知道了,等一下我找胡主任说说这事儿!”

  “那这事儿就麻烦你了!”周扬道。

  “呵呵,和我还客气啥呢!对了,中午没事儿的话就别回去了,叫上老卢咱坐会儿?”

  周扬摇了摇头说道:“还是下次吧,下午回去还有事儿呢!”

  “那行,反正过两天就又见面了,不着急!”

  “嗯!”

  .......